|
|
银行业:上市银行2007半年报汇总分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 11:05 顶点财经
中信证券 杨青丽 投资要点 类似于上半年的高增长势头也许会延续到明年,但可持续的增长率会有所降低。通过我们独家推出的净利润增长贡献分解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构成,从而区分各银行净利润增长背后的差异、发现相对来说高质量增长的银行。了解哪些增长是可持续的、而哪些增长是一次性的,可以使我们对未来的业绩增长有更合理的预期,从而提醒我们审慎的对待市场上关于净利差大幅扩大、费用收入比持续下降以及拨备力度大幅下降等导致预期净利润高增长的“乐观”假设的可持续性。我们认为类似于上半年的增长势头也许会延续到明年,但可持续的增长率会有所降低。 大银行的净利润增长比小银行更为扎实。大银行净利润增长贡献前三大驱动因素为:净利息收入增长、营业费用增长相对较慢以及手续费净收入的高速增长,降低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力度在大银行净利润增长中为第4/5位的驱动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此因素是几乎所有中小银行净利润增长的第1/2位的驱动因素。规模增长方面,大银行的存贷款增长匹配良好,而一些中小银行用做大同业负债支持同业资产高增长的模式略显激进。 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隐忧仍在。大部分银行2007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表现为下降,除宁波银行外所有的银行都实现了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双下降”主要受益于我国经济增长良好,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还款能力提高等;上市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拨备覆盖率普遍有所提高;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一些银行的逾期贷款增长较快、逾期与不良差额占总贷款之比的上升。因此,银行的可持续的信贷成本将高于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 继续推荐增长质量高的工行、建行,估值低的中行,以及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更多元化的招行;维持民生、华夏、交行、兴业、浦发、北京、南京增持评级,其它持有评级;维持银行股强于大市的评级。 大银行的业绩增长更扎实 全部上市银行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56%,其中净利息收入贡献了32.8%的增长、费用收入比下降贡献了9.2%的增长、拨备计提压力减小贡献了9%的增长、净手续费收入贡献了7.8%的增长。(表1)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大银行净利润增长相对于大部分中小银行而言更为“扎实”,其利润贡献前三大驱动因素依次为:净利息收入增长(规模增长和息差扩大)、营业费用增长相对较慢以及手续费净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使基金销售和基金托管的收入大幅增长)。降低贷款损失拨备计提力度在大银行净利润增长中为第4/5位的驱动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此因素是大部分中小银行净利润增长的第1/2位的驱动因素,这是大银行与中小银行利润增长驱动力的重要区别。(表2) 上市银行中营业净收入同比增长最快的是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增速分别为79.9%和73.7%,而比较而言,招商银行的增长更具竞争力,一方面因为招商银行的增长中手续费净收入贡献了14.1%(兴业银行的手续费净收入仅贡献了5.1%);另一方面的原因如同随后的规模增长中的分析所述,我们对兴业银行的规模增长模式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确认。 另外,除了交通银行因为2005年税务处理的特殊原因导致净利润增长达到近7倍、南京银行今年上半年受到债券损失的影响较大外,其他银行上市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与最近几年相比,增长速度都处于历史最高或第二高。 那么上市银行未来的净利润增长是否将继续延续今年上半年的增长势呢?我们的观点是:上市银行类似于上半年的增长势头也许会延续到明年,但长期可持续的增长率会有所降低。下面我们依次按照银行盈利增长的驱动因素作详细分解分析,包括利息净收入(包括规模因素和利差因素)、非息收入(主要是手续费收入)、营业费用、拨备因素以及所得税支出。 规模增长。规模增长是净利息收入增长的“量”基础。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中的主要部分,因此一般情况下贷款的增长往往决定了整个生息资产的增长情况。 2007上半年全部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长了19.8%,其中贷款是主要推动因素,贡献了其中8%的增长,此外存款央行款项、同业往来资产和投资分别贡献了4.4%、2.8%和4.5%的增长。 将生息资产/付息负债的增长按照构成项目分解表明大小银行规模增长的贡献因素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大银行主要表现为贷款和投资资产的增长,而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同业资产投放都是规模增长的重要部分,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中小银行对自身流动性安全有所担心有关。 大银行的规模增长中,贷款和投资的贡献度非常接近,同时存款增速都高于贷款增速,显示了大银行的资金来源相对充足,同时在贷款增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加大投资资产的配置。 相对而言,一些中小银行用做大同业负债支持同业资产高增长的模式略显激进。比如兴业银行,其生息资产同比增长高达51.6%,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增速最高,而且此高增长的模式也非常特别,规模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不是贷款、而是同业资产,同比增长了208%、在生息资产的增长中贡献了20.35%,这与其资金来源结构特点是相适应的,其同业负债同比增长了162.4%、在48.5%的生息资产增长中贡献了31.7%的增长。我们认为对于兴业银行的此种增长模式应该予以关注,以便确认这是一种全新的增长模式、还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暂时现象。 2007上半年几乎所有的上市银行的信贷增长都远远超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进度,甚至有很多银行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增长计划(表6),这与银行早投放早受益的思维有关。 大部分股份制银行的贷存比已达到80%左右(大银行城商行的贷存比在60%左右),也会影响其下半年的贷款增长速度。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上市银行下半年的贷款增速会降下来。 费用收入比的下降。除了民生银行和南京银行之外,2007上半年其他上市银行的营业费用同比增长率都低于其营业净收入的增长率,也就是说他们的费用收入比都有所下降。 不过,由于息差扩大带来的营业收入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费用的增长,因此“费用收入比”的下降不一定是银行成本控制的原因。同时,银行的费用支出具有明显的季节因素,一般而言下半年的费用会高于上半年,因此大部分银行2007年全年的费用收入比可能会低于去年,但是会高于上半年。 整体上看,大银行和小银行相对于中型银行,在费用收入比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拨备支出的下降。银行在某一会计期间实际计提拨备的数量,既受到当期资产质量变化的影响,也受到银行管理层对其资产质量的现状以及未来资产质量变化趋势主观判断的影响,同时也与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关。 2007上半年,几乎所有中小银行“超高增长”的第1/2位贡献因素是拨备。 这与宏观经济良好,企业盈利提升、还款能力增强,贷款抵押物价值提升有关,同时银行对未来的预期更乐观,因此拨备计提压力会有所下降。但是在一个更长的分析视野中,不应该把拨备因素作为一个持续的(尤其是最大的)利润贡献预期。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随后的资产质量分析中做进一步的讨论。 有效税率的降低。有效税率受到法定税率、收入结构以及支出结构的影响。 长期来看,影响有效税率的最重要因素是法定税率,银行之间不会有大的差别;收入结构对有效税率的影响是指收入中有多大比例可以免交所得税(比如国债利息收入),支出结构对有效税率的影响是指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不可以税前列支的(比如资产损失拨备的抵扣限额、工资抵扣限额、其他营业费用的抵扣限额) 一些银行是在去年下半年拿到工资税前全额抵扣政策的,因此2007上半年相对于去年上半年,税收因素对净利润也有不小的贡献,但是对于全年而言,这一贡献因素将不再存在。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尚未争取工资全额扣除政策,如果其在今年下半年争取到开始享受此政策,将会是带来一个一次性的增长机会。 此外,2007上半年影响有效税率的一个特殊因素是法定税率变动带来的递延税项调整,此因素是一次性的。 标准普尔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利用其对中国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和中国大型银行的历史平均信用损失率分析,得出了一个中国银行业的信用成本的合理范围,换算为我们常用的口径,应该在1.40%-2.55%之间。从2007年中期的数据来看,上市银行的实际拨备信贷成本年化后均远低于此范围的下限。虽然我们认为不能完全拿标准普尔的研究结果来对号入座的分析上市银行,但是至少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从长期来看,银行的可持续的信贷水平应该高于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据我们的了解,行业监管部门也提出希望银行增加拨备的计提力度亦应对未来如果经济下滑而给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的风险。 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大银行资产负债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相对较小。 从资产的整体配置角度看,大银行和城商行的贷款占比都较低(50%附近),和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60%左右甚至接近70%的贷款占比形成鲜明的对比。贷存比数据也反映了这一区别,大银行城商行的贷存比在60%左右,而股份制银行大部分都在80%左右。 (顺便作一说明,大银行和城商行贷款占比偏低的原因是类似的,即他们面对的信贷市场都“略有饱和”:大银行已经都是全国布局了,新开设网点的贡献已经不大;而城市商业银行在本地市场的占有率都在4/5位,继续扩大市场分额的机会也比较小。不过,对于具有跨区域战略优势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其资产结构未来将会逐渐调整为类似于股份制银行,贷款占比会逐步提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