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港口业:长期看好北方港口行业跟随大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7日 16:23 顶点财经

  西南证券 宋少波

  主要观点:

  从07年上半年港口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吞吐量持续增加,但是增速放缓,并且以资源型产品吞吐为主要货种的北方港口吞吐量增速明显高于南方港口,我们认为短期内这种趋势会继续保持。

  虽然上市公司的费用控制优良,但是由于成本上升导致港口运营费用提高,港口的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港口类上市公司也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我们关注的重点类港口板块07年和08年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分别达到44.7倍和38.9倍,和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相比,我们认为,不存在非常明显的投资价值,所以给予港口行业“跟随大市”的投资评级。

  在影响港口吞吐量的因素中,我们认为必须要考虑资本的转移对行业的影响。从南北港口吞吐量增幅的两极分化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南方土地、劳动力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北方的土地、人力资本方面的优势会进一步显现,资本逐利的本性必然会使驱使其向北方转移,而北方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必然进一步加大对资本的吸引力。长期看好日照港(600017)、天津港(600717)和营口港(600317)。

  一、港口业上市公司运行情况

  从我们关注的重点港口类上市公司(由于上港集团、日照港和连云港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我们选取深赤湾A盐田港、营口港和天津港的财务指标作纵向比较)上半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利润增幅明显低于收入增幅,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二、行业运行情况

  1、吞吐量持续增加,增速放缓

  近几年,得益于国内经济增长和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的吞吐量逐年上升,但是增速有下降的趋势。由于我国近期的CPI涨幅太大,国家的宏观调控预期会加大,我们认为短时期内,港口吞吐量的增幅将放缓。

  2、南北港口吞吐量的增速呈现两极分化

  从交通部的统计数据来看,以资源型产品吞吐为主要货种的北方港口增速明显高于南方港口。

  从下表可以看出,以天津港、秦皇岛港、日照港和营口港为代表的北方港口吞吐量的增幅明显高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广州港。由于北方港口主要以煤炭、铁矿石为主要货种,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导致这些港口的业务量强劲增长,我们估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3、行业盈利能力下滑

  全国“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各港口都加大了建设力度,一方面提高了竞争力,但是另一方面则由于装卸量增速跟上不装卸能力的增速,此外由于物价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导致港口运营费用的提高,都使港口的盈利能力下滑。

  我们认为,随着港口新建项目逐渐进入成熟运营期和国家对物价水平的宏观调控,整个行业盈利能力下滑的趋势会有所缓解,而随着港口议价能力的提高,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毛利率有触底反弹的趋势。

  三、相关政策分析

  1、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为缓解

  我国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国家税务总局从07年7月1日起,对部分商品开始调整出口退税税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彰显了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一是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553项此类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被取消;二是尽量减少贸易摩擦,提升产品高附加值,2268项此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

  对于港口发运的大宗商品(煤炭、铁矿石)而言,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会直接导致出口煤炭数量的下降,根据交通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1-8个月,我国港口发运外贸煤3506万吨,同比下降17.4%。虽然铁矿石的价格近年逐渐上涨,但是由于需求的钢性,我们认为我国对铁矿石进口量还是保持稳定增长,由于99%的铁矿石都通过水路运输,对港口业绩的稳定增长构成利好。

  2、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

  2006年12月,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资委将积极支持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意见》对于港口通过整体上市来做大做强,从政策面上给予强劲支持。

  四、港口业的投资机会

  1、港口板块的估值状况

  从下表可以看出,重点港口类上市公司07年和08年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分别达到44.7倍和38.9倍,和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相比,我们认为,不存在非常明显的投资价值,所以给予港口行业“跟随大市”的投资评级。

  2、投资机会分析

  从长期来看,港口业的投资价值在于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和内部成本的控制,随着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上市公司控制成本的动力得到提高,所以影响港口吞吐量的因素值得重点关注。短期来看,港口业的投资机会还在于上市公司的外延式增长——整体上市和对外并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