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电力设备:乘风破浪会有时投资价值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11:03 顶点财经

  中信建投 陈夷华

  全球风电发展迅速

  2006年世界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15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7500万千瓦,比去年增加25%。德国、美国、西班牙为总装机容量前三甲。根据世界风能协会预测,2020年世界风电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12%,而目前仅有1%左右。发达国家成熟的风电市场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市场份额前三位的企业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

  风电技术不断成熟进步

  风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的,过去20年成本下降了80%,并且还在不断下降,与常规发电的成本越来越接近。同时,风电领域的技术创新也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单机容量不断增大,2-3MW的风机商业化;叶片应用更轻、更强的新型材料;控制与监控系统不断完善;直驱式风机广泛应用;海上发电等方面。

  我国风电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设备制造企业实力提升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总计约10亿千瓦,风能利用潜力很大。2004年以来的三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4.7%、65.7%、90.9%,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在当前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提倡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我国风能产业遇到很好的发展机遇。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因此受益,不仅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在06年超越所有外资公司跃居当年市场占有率第一,而且还有一大批国内企业步入兆瓦级风机以及关键部件制造领域,实力都有明显提升。

  风电电价:利于风电产业发展

  风力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经济性已接近常规能源,未来一段时期将会保持较快发展。目前我国风电电价分为两类,政府审批电价和招标电价。在现阶段,采用招标电价可以促使运营商采用国产设备,有利于培育扶持国内还处在初级阶段的风电设备制造业。从长期角度以及国外经验来看,偏低的中标风电电价又会压低设备报价,使得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不大。国内外专家建议将风电定价方式改为固定电价,我们认为,经过前几年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具备一定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制造能力,未来几年风电定价有可能朝着最有利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到2020年将是风电装机容量大规模增长的时期,将会带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持续景气。但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竞争格局可能会有较大变化,机会也会较多,应该重点关注国有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市场较早的大型民营企业以及关键风电零部件制造企业,上市公司中湘电股份东方电机华仪电气长城电工、银星能源等较具优势。

  国外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风能概况风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蕴藏量大。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我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比之下,煤,石油都会有被耗尽的一天。

  没有任何污染,是最清洁的能源。

  风电场建设周期短,见效快。通常建设一个上万千瓦的风电场只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风电场建成后,运行费用低,维护工作量不大,比较容易实现无人值班。

  当然,风能也会有缺点,风能具有随机性,时大时小,时有时无,很不稳定,并网运行时,会增加电网调峰负担,独立运行时必须考虑相对应的蓄能设施或调解手段。相对其缺点来说,优越性更为明显,而存在的问题可望逐步得到解决,因而风能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并在能源、环保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今天迅速发展。

  国外风电发展迅速1997-2006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近几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目前,风力发电量约占世界总电量的0.5%,预计到2020年风力发电量比重可升至12%。

  2006年世界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15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7500万千瓦,比去年增加25%。对于总装机容量来讲,德国居世界第一位,总装机容量为2062.2万千瓦;美国超过西班牙列第二位,总装机容量为1195万千瓦;西班牙位居第三,总装机容量为1161.5万千瓦。对于新增装机容量来讲,美国列第一位,新增装机容量为280万千瓦;德国紧随其后,新增装机容量为223.3万千瓦;西班牙居第三,新增装机容量为158.7万千瓦

  世界风电技术发展趋势

  国外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2~3MW以上的风电机组已经商业化,5MW的风电机组已经投入运行,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维护,增加寿命,在风电机组的设计中出现了许多创新的理念,采用了许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目前传统的失速型风电机组被变桨变速恒频型风电机组所取代,直驱型风电机组和半直驱型风电机组具有很好的市场及发展前景。另外,海上风电场已是国际上风电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欧盟提出了到2020年达到1800万的kW战略目标,3.6MW的海上风电场已经研发成功。

  世界各国风电机组的平均装机容量在不断的增大。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大,风电的单位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截至04年,我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容量为750kw,为主要风电国家中的最低水平,最高的丹麦平均容量已高达2MW以上。未来我国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叶片材料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发展为强度高、质量轻的碳纤维。

  控制与监控技术不断完善。包括先进控制规律的应用、快速无冲击并网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独立桨叶控制技术、孤立风机或弱电网运行技术以及风电与光伏混合控制技术等。

  直接驱动技术。齿轮传动不仅降低了风电转换效率和产生噪音,同时是造成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而且为了减少机械磨损需要润滑清洗等定期维护。采用无齿轮箱的直驱方式虽然提高了电机的设计成本,但却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以及运行可靠性。

  离岸风力发电。海上风速大且稳定,利用小时数可达到3000小时以上。同容量装机,海上比陆上成本增加60%,电量增加50%以上。

  风速较陆上大20%,获得风能增加72%,且塔架不必太高;

  气流较陆上稳定,机组疲劳载荷小,寿命较陆上长25%;

  远离陆地,噪音及光影问题小,可自由提高转速;

  取用地较陆上单纯,不易发生争端,还会引来鱼群栖息;

  静风期少,每年满负荷小时数较陆上长,有利于增加发电量;

  未来机组可更大型化,易形成规模经济,缩短回收期。

  国内风电产业发展现状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中国风能资源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初步测算,我国陆地10米高度处可开发储量为2.53亿千瓦,海上可开发储量为7.5亿千瓦,总计约10亿千瓦,风能利用潜力很大。从资源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新疆、内蒙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近年来,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05年止,10千瓦以下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已累计生产30余万台,实际运行17余万台。2005年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生产3万余台,其中5千余台出口到30余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应用范围和用电量的扩大,已由一机一户向多机联网供电以及由单一风力发电机组供电发展到风/光、风/光/柴互补系统。

  风电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2004年以来,我国风力发电发展十分迅速,三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4.7%、65.7%、90.9%,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我国风能的发展遇到了非常好的机遇。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竞争力提升

  2006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中金风占据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Vestas、Gamesa等国外同行业的龙头企业,跃居第一。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华锐、运达、东汽等国内企业占总市场份额的44.9%,改变了过去80%市场份额由国外企业占据的局面,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竞争力逐渐提升。

  我国风电产业存在的差距

  对风电发展战略、风电技术路线、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将风电发展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并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但是还缺乏对保证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我们以风电上网电价来看,目前实施的是风电特许权招标,投标商报价低则可中标,表明国家希望通过这一政策迫使风电厂商继续加大国产风电设备的采购比例,降低发电成本,从而降低上网电价。这是继“建设风电场必须达到国产化率70%以上”之后发改委出台的第二项鼓励风电设备国产化的措施,同样说明了国家对国内风电产业及设备制造企业的政策性倾向。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中标投标商承诺非常低的电价,最低只有0.3820元/kWh,对风电产业没有激励作用;项目亏损不能提供所得税,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低的上网电价导致建设期间采购质量差的设备,增加在运行期发生的风险;低价格不利于培育风电设备制造业。按照国外成功的经验,一般是固定电价制度,在我国专家建议“当地脱硫燃煤电厂标杆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补贴0.25元”的方式制定固定电价。如果采用分区定价,可以利用投标电价为参照,用除去最高和最低价取平均值的方式确定相应区域电价;其他地区实行最高限价。现价段可以考虑在2020年之前,风电上网电价不低于每千瓦时0.5元。

  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MW级风电机组研发能力低。从设计到制造还依赖国外技术,没有完全摆脱引进、仿制、再引进、再仿制。而风电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风电机组品牌,一方面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风电市场;另一方面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其技术垄断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风电能力建设薄弱。能力建设是风电的重要技术基础,目前我国无论在风电产业方面,还是在风电技术方面的能力建设都还很薄弱。主要表现在风电技术标准、风电检测与认证、风电设计咨询、科学计算软件、地面实验设备、风资源评估等方面。

  风电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MW级风电机组生产能力尚未形成。风电投资商把投资重点主要放在整机和风电场开发上,有些品牌零部件制造厂也想转向制造整机,但实际情况是目前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和程度都还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风电电价:利于风电产业发展

  风电成本一直是风能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风电成本主要取决于风电机组的成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寿命一直是风电机组发展所追求的目标。随着风电技术不断进步和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风电成本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1年到l995年风电成本已由15.8欧分/度电下降到5.7欧分/度电,目前风电成本约为4欧分/度电左右,在过去五年中,风电成本下降约20%。如果在常规能源电价中,考虑了因污染环境而发生的外部成本之后,那么风能是目前最具有与常规能源竞争的可再生能源。

  根据《风力12在中国》预测,随着风电大规模建设,以及更多的采用国产设备,风电未来的成本不断下降,而同时,煤电煤炭成本上升以及环保因素的影响,成本在不断的增加,2020年左右,两者的电价将会趋于一致,到那是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将更具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行的风电场电价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审批电价,项目投产前按照可行性研究结果核定电价,截止2005年底上网电价最高1.2元/kWh,最低0.40元/kWh。另一类是招标电价,2003年到2006年共有11个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标上网电价最高0.5190元/kWh,最低0.3820元/kWh。

  2003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行风电特许权项目,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风电。2003年到2006年,中标项目规模合计2450MW。风电特许权招标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投资商,承诺最低上网电价者(2005年改变)中标。

  风电特许权项目特许期为25年。

  省电网公司要按照与中标人签订的购电合同收购风电项目全部电量。

  风电与常规电源的电价差在省电网内分摊(2006年起在全国分摊)。

  项目执行两段制电价政策。

  第一段电价执行期为风电场累计上网电量在等效满负荷小时数30000以内,执行中标人的投标电价。

  第二段电价执行当时电力市场中的平均上网电价。

  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的负面影响包括:为了中标投标商承诺非常低的电价,最低只有0.3820元/kWh,对风电产业没有激励作用;项目亏损不能提供所得税,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低的上网电价导致建设期间采购质量差的设备,增加在运行期发生的风险。

  风电特许权招标也有正面影响,在我国现阶段,如果采用固定电价,风电运营商可能会有较大的盈利空间,那么运营商在采购设备时,可能不会更多的考虑成本,而是综合考虑风电设备的性价比,而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水平还比较低,运营商可能就会去采购国外的设备,那么将不利于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培育。如果采用招标的方式,风电电价较低,压缩了运营商的盈利空间,那么将优先考虑采购国内设备,有利于培育扶持国内还处在初级阶段的风电设备制造业。

  当然,从长期角度以及国外的经验来看,招标方式又是不太利于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当国内企业具备独立生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时,过低的风电电价将造成直接压低设备报价,使得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不大,甚至于亏损。当前,世界风能协会以及国内众多专家都建议将风电定价方式改为固定电价,我们认为,经过前几年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具备一定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制造能力,未来几年风电定价有可能朝着最有利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

  风电系统部件:关键部件制造能力有待提高

  如不考虑塔架,风力发电机组组件共可分为叶片系统、电力系统、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以成本结构来看,叶片、齿轮箱(含轴承)占比最高,两者合计约可占风机成本的40-50%,控制系统及发电机也分别占约15%,其它则包括轮壳、机舱底座、机舱罩等非关键部件。

  目前全球风机的零部件供应链趋于紧张,其中又以轴承及叶片最为紧张,轴承攸关发电效率及齿轮箱的寿命,精密度要求较高,目前国内风机所需的轴承主要来自瑞典SKF及德国Schaeffler,国内企业尚未投产,轴承是目前供应最吃紧的部件。

  另外随着风机越往高功率机种发展,其所需叶片的长度就越长,而叶片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所需高端技术人力较多,国内相关技术人力仍较缺,因此也是目前供应较为紧张的零部件。风电机组的设计始于叶片,借着空气的流动带动叶片,进而转换为机械能或带动发电机发电,实质都是在捕捉风的能量,因此,叶片的成败即是风电机组的成败。可调螺距是目前叶片的主流,翼内结构须抵抗频繁转动的扭力。风速若超过25m/s,固定攻角的叶片就完全失速,可变螺距叶片在高风速下可以改变螺距以避免失速现象而输出稳定功率。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风机企业维斯塔斯、西班牙Gamesa、丹麦LM叶片公司已在天津建立风电叶片厂,而国内部分企业也引进技术进入叶片生产领域,目前尚未形成规模。

  以电力技术可分为定速型直上电网如Bonus、双馈型如GE、Vestas、低速齿轮永磁发电机如Winwind、直驱型感应发电机如Enercon、高速齿轮永磁发电机如Multibrid、直驱型永磁发电机如Zephyros。

  目前国内进入风力发电机制造业的企业很多,如前文表7、表8所示。

  国内生产齿轮箱的企业众多,但风力发电机组对齿轮箱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能够生产风电齿轮箱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包括重庆齿轮箱厂、南京高速齿轮箱厂和杭州齿轮箱厂等。但目前也多为兆瓦级以下的产品,由于齿轮箱在风电机组中十分重要,发生故障则维修时间较长,因此目前国内风机中多采用进口齿轮箱设备。行业政策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国外风电产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得到繁荣发展以丹麦为例,解析国外风电产业政策。就技术的先进性和全球市场占有率来说,丹麦风电设备制造商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丹麦已安装风机的99%都来自本国,06年全球市场占有率28.2%,居第一位。

  目标明确的研发与严格的认证标准相结合是发展大型风机制造业首要的驱动力,而政府担保贷款和出口援助项目是第二驱动力。丹麦政府在风机技术开发的最初阶段资助了重要的研发活动,目的是为了降低大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成本,使得风电可以与传统电力竞争。倡导适用风机技术的质量认证和采用标准化系统;风机担保项目为适用丹麦风机的项目提供了长期的融资和担保贷款,显著降低了风电场的风险。在购电法政策体系的基础上,风电产业进一步壮大,从79年起就要求风电强制上网,要求电力公司支付部分的并网成本;为丹麦的风机提供资金,补贴他们的安装成本;为风力发电提供补贴,要求电力公司提供一个固定的上网电价。在稳定的政策环境下,通过政府有效分配的研发资金、较早建立的质量标准、对外援助项目和补贴等各种激励因素相结合而建立起来,为风电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又具有吸引力的风电价格。政府通过开展风电资源评价的方式支持国内风电场的开发,同时政府的贷款担保也创建了一个稳定的投资环境。

  我们再来看看印度风电产业的发展,印度Suzlon经过多年发展,06年市场占有率7.7%,居世界第五位。

  印度风电产业的繁荣与国家的激励政策和财政支持密切相关。

  印度政府规定,在风电项目装机第一年,允许风电设备按100%进行折旧,电量销售的前五年免税;用不同关税鼓励进口风机零部件,对风机制造所需的专用轴承、齿轮箱、零部件、传感器和叶片生产所需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对用于风机制造所需的液压刹车部件、万向联轴器、刹车钳、风机控制器和叶片减征关税,对发电机制造所需的部件免征消费税。基于工业状况,在某些州给予风电津贴补助,通过州际电力委员会以有利的价格购买后备电力等。

  印度政府在政策上对风电的倾斜和支持,还通过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加以保证。1995年7月,印度制定了为风电项目清除障碍的国家指导方针,强制要求所有地方电力部门以及所属单位都必须确保已规划风电项目接入电网;在批复项目前,聘请独立咨询公司,对规划装机容量大于1000千瓦的风电开发项目进行投资成本、风力资源及可发电量等科学评估。

  除国家政策这一主要驱动力外,还包括一些其他因素:一是成立风能技术中心,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加强实验研究室,提高风电领域研发能力,进行风力资源评估、风电项目选址及提供风电信息,搞好培训和监测,建立风机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及预备标准。二是建立213个风力监测站,同时安装530个风能地图站,准确测量20-30米距离外的风速,用精密的微处理器控制处理记录下来的风速、风向等数据。三是在非常规能源部协助下,由相关机构制订总体规划,配以现有风能监测手段,将风力发电所需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细节化。

  国内风电优惠政策逐步完善《可再生能源法》:风电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法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再生能源可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电量;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予以贷款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对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未全额收购其电量,造成企业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法规无法定量很多指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上网电量消纳方面,风电有着火电不可比拟的优势,运营方面几乎不用考虑人为造成的利用小时下降。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风电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通过大规模的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制造自主化,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力。

  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三北”地区,建设30个左右10万千瓦等级的大型风电项目,建成1~2个1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建成若干个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大省。建成新疆达坂城、甘肃玉门、苏沪沿海、内蒙古辉腾锡勒、河北张北和吉林白城等6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并建成100万千瓦海上风电。

  特许权招标利于行业规范发展

  从2005年起,特许权招标不再只注重招标价格,而是从投标上网电价、本地化方案、技术方案、投标人的投融资能力、项目财务方案多个方面综合评分。对国产化率提出要求,国产化率达不到70%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另外,投标人还需捆绑一家风电设备制造商进行投标,风电设备制造商要向招标人提交保证供应符合70%国产化率风电机组的承诺函。综合来看,目前的特许权招标更加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

  其他具体细则《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条件成熟时,由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此外,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意见》还提出将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重点十六个领域中包括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的大功率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设备。

  电监会《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电网企业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时提供上网服务;电力调度机构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安全运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费结算等。

  发改委《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到“十一五”期末,完成约5000万千瓦的风能资源详细测量、评价和建设规划;建立国家风电设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和用于整机及关键零部件试验测试的公共技术平台;培育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和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研发生产具有自主只是产权和品牌的风力发电设备。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

  风电行业投资机会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能源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技术相对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的可再生能源,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条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十一五”到2020年将是风电装机容量大规模增长的时期,将会带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持续景气。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绝大部分的风力发电机组都是国外进口产品。随着风电设备国产化进程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涉足到风电设备制造领域,未来格局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机会也较多。

  我们建议关注几类企业:

  一是国有大型发电设备集团:包括三大主机-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和一大辅机-湘电集团。在过去,风电市场很小,国有大型发电设备集团全力投入火电、水电领域,随着风电市场的发展,国有大型发电设备集团凭借其技术与规模实力,在未来风电市场里必将成为主角。

  二是大型民营企业:以金风科技为代表,凭借多年的经验、良好的管理以及灵活的机制占有市场,其他的如浙江运达、华仪电气。

  三是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包括生产电机与电控系统、叶片、主轴承的优势企业。如生产电机的长城电工、生产叶片的鑫贸科技等。

  上市公司我们建议

  重点关注湘电股份、东方电机、华仪电气、银星能源、长城电工等。

  湘电股份:电机技术实力领先,综合配套能力强

  湘电集团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电工器材厂,是我国电工产品的摇篮。在电机制造领域综合技术实力领先,是发改委制订的风电设备国产化基地之一。公司凭借在电机及电控领域的优势,进入风电整机制造领域。06年与日本原弘产合资成立湖南湘原风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3.2亿元,投入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及整机产业化项目,2010年达产后形成年产300套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和500套电机电控的生产能力。风电业务的业绩将在08年后大幅度增长。承担了国家项目2.5MW以上直驱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研制、1.5MW以上直驱式风电机组永磁发电机的研制及产业化和1.5MW以上风电机组双馈式发电机的研制及产业化三个课题。并牵头起草制订《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较多,已公告的订单金额约7.7亿元。公司与大唐集团战略合作,因此未来订单市场会有保障,但由于公司兆瓦级产品研制还未完成,因此承接订单显得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今年年底之前生产出自己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并试运行成功。从公司综合配套以及电机技术实力来看,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成功将会使公司面临巨大的机遇。从证券市场投资角度来看,如期实现目标,湘电股份将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东方电机:集团整体上市,风电潜力不可忽视

  东方电机本身不具备风电设备制造业务,但由于东方电气集团即将即将通过东方电机的平台整体上市,因此我们将东方电机看作东方电气。东方电气集团下的东方汽轮机厂在2004年与德国REpower公司签定风电机组生产许可证合同,购买Repower1.5兆瓦MD70和MD77型风力发电机组整机设计,2006年生产出样机。作为国家大型发电设备集团的优势体现非常明显,06年当年市场份额在国内本地企业中为第三位,仅次于新疆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大连重工),公司的风电市场地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华仪电气:民营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佼佼者

  公司2006年经过资产重组后,主业变更为高压电器、风电设备制造。资产置换完成以后,公司具备250台风力发电机组的总装能力,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步扩充到500台。公司目前具备成熟的600kw、780kw风力发电机技术,保持着与新疆金风合作生产风机整机,同时引进技术,与德国合作开发1.5兆瓦风力发电整机及配套设备。在销售方面,公司采取“风机整机制造+风电场开发建设”捆绑方式进入,在全国20多个风场测风,已经测风完成、符合风电开发条件并正在报批的风电总装机达到45万千瓦,而保证了公司未来几年的风机订单。

  新疆金风科技:国内龙头企业,期待A股上市

  在市场份额方面,新疆金风科技不仅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内企业,而且在06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3.19%,第一次超越国外企业,成为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绝对老大。同时,受益于国内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金风科技也第一次进入世界前十大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00%,预计2007年销售收入可突破32亿元。公司目前有新疆、包头、承德隆化、北京亦庄四大生产基地,成熟机型是600kW、750kW,研发机型包括2500kW和3000kW。金风科技有望于近期登陆A股市场,成为风电设备业的龙头。

  风险分析政策风险目前风电成本还较高,无法与常规火电相竞争。因此国家对风电产业的政策非常重要。国家目前积极支持风电,并且很可能在较长时期内这一现状基本不会改变。但若未来国家政策有变化,将直接影响风电产业发展。

  替代产品风险目前可再生能源中,风电的技术最为成熟,成本也最接近常规火电。未来由于技术进步,其他能源或可再生能源超越并替代风电,则风电发展速度有减慢的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