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加坡联手淡马锡参股东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9日 21:21 理财周报

  民航业二次整合大戏预演

  理财周报记者 刘璐/文

  联手淡马锡入股东方航空(600115.SH,0670.HK,下称“东航”)获批,它们将以约72亿港元的价格获得东方航空24%股份,而东航集团则持股51%占据绝对控股地位,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航业获得的最大一笔外方投资。

  归属中国民航总局这场东航引资的最终揭晓,在中国航空业的大背景之下,只是个开始。中国航空的战国时代,将由何方诸侯称雄?新航驶入东航的天空,无疑开启了更多的并购想象空间。

  “2+X”模式可信度增大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王长顺9月3日在香港表示,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航空业的整合是理性的选择,是未来两年中国航空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光大

证券交运行业分析师李军如此判断。《2007年国资工作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表明,国资委希望建立以一两家大型企业为主导、以数个中小型航空公司为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

  李军指出,“中国国航(601111.SH,0753.HK,下称‘国航’)在未来中国航空业的重组中能够获得有利的地位,在品牌的建设上最具潜力。”事实上,国航并不隐瞒其整合的雄心。8月29日,中国国航总裁兼执行董事蔡剑江称,不排除与南方航空(600029.SH,1055.HK,下称“南航”)等兄弟航空公司重组可能性。

  此前,对于国内航空业整合,曾有“三合一”和“2+X”两种版本流传。所谓三合一,指的是国航、南航、东航合并;“2+X”,是指保留两家大型国有航企,再加几家稍小的公司。新航入主东航,让“2+X”的方案开始更多地为人所信。

  在内资巨头整合猜想之余,在过去的一年间,航空业对外政策风向改变。2007年5月,中美达成准天空开放协议,欧盟很可能紧随美国获准进入“开放”的中国天空。新航此番入股东航验明了国外航空公司入股国内航空公司的路径可行。

  国泰君安交运业分析师冯志刚认为,民航管理当局对行业竞争格局和并购重组方面的管理政策取向发生了微妙变化,行业内的其它公司如南航,也很可能顺理成章地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有消息称,南航引资的合作伙伴可能是法航或者阿联酋航空,而日本全日空也表达了欲结盟上航的意愿。目前,南航和法航在货航上展开合作。

  小公司整合可能性更大

  “从三个大的航空公司来看,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出现。”中国民航大学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李将短期界定为两年左右。

  李晓津认为,比较可能出现整合的是三国内航空巨头之外的海南航空(600221.SH,下称“海航”)、上海航空(600591.SH,下称“上航”)、深圳航空(下称“深航”)以及一些民营航空公司,包括这些小公司之间的整合,和来自三大巨头对小公司的整合。

  “从1985年形成以九大航空为主,加上一些地方航空公司的局面,在2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以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全国性的航空公司为主,外加海航、上航、深航等的局面。趋势是不断会有大的公司出现,也会有小的公司存在。”李晓津如此研判行业大势。

  论及国航数次在H股收购东航股权,李晓津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国航收购东航H股,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和财务投资意义上,毕竟东航对外公开发行的股份很少。”李晓津认为大股东同属国资委管辖的几大航空公司,将较多受到来自政府的影响,而仅拥有航空公司上市公司少数股权的投资人话语权并不大。

  根据国资委对央企的要求,是否进入行业前三是一道门槛。李晓津认为,国航、南航、东航虽然财务状况相差很大,但其均处于行业前三,因此并无紧迫的重组需求。“对于民航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几乎每次民航业重组之后,都出现了比较大的

安全事故。因此没有特别明显的重组需求时,一般不会贸然重组。而且,从国际范围来看,并购重组成功的概率并不高,在航空业更是如此。联盟是比并购更常用的方法。比如说国航与国泰航空的联盟,以及南航加入天合联盟。”李晓津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