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纺织服装行业:两极分化明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 09:54 金融时报

  记者 王济洲

  截至8月28日,沪深两市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除5家尚未披露中报外,其余59家上市公司中报已经亮相,其中盈利51家,亏损8家。

  纺织服装行业本来就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上市公司竞争的一个主要焦点在出口贸易上。而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种激烈的竞争又进入了新的阶段。世界各国取消了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基本告别了配额时代,全面回归自由化,进入了所谓“后配额时代”。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在世界纺织业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尤其在中低端市场,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具有很明显的

竞争力优势。比如,宜科科技公布的2007年半年报显示:每股收益0.11元,每股净资产2.47元,净资产收益率4.37%。公司预计200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小于30%。宜科科技的情况大致反映了纺织服装类公司今年中期业绩的普遍情况。

  据业内人士分析,纺织服装行业公司上半年业绩总体处于不好不坏的态势,虽然并未表现出强劲增长,但也并未下挫,全行业略有增长。随着消费水平提高,社会对纺织服装的需求也在加大,但与其他高速增长的行业相比,纺织行业处于“低水准的稳定增长状态”。

  纵观纺织服装企业,虽然整体发展平稳,但是同为上市企业,在其经营管理中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中报报表总体看来,后上市公司的业绩要强于老的上市企业,行业业绩整体呈现橄榄状,即业绩好与差为两头的少数,大部分呈现中间状态。

  于8月3日发行上市的“宏达经编”公司中报显示,上半年每股收益达0.151元,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2.91%。8月16日上市的“报喜鸟”每股收益则高达0.38元,而刚刚上市的“华峰氨纶”每股收益竟然高达1.06元!与这些闪耀登场的“新贵”相比,大部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上市的公司经营业绩总体处于中下游。沪深两市纺织类公司上半年平均每股收益仅为0.077元,除去亏损的11家和尚未公布中期业绩的5家企业,其平均市盈率还高达171倍,远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市盈率。

  在亏损的企业中,ST类企业为数较多,如*ST春花、ST中冠A、S*ST雪绒、ST远东等等。这些企业许多已经退至下市的边缘,企业正在寻求重组的新出路,这些公司如果仅靠其自身力量估计很难翻身。中国服装继第一季度季报后,中报又出现小幅亏损,这些公司的管理应当还是在进步,部分亏损主要来自市场的变化。比如,由于我国今年6月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中国服装主营业务产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羊绒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至9%,这项政策自2007年7月1日起执行。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将减少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582万元左右。

  说到纺织服装类公司上半年的表现,不能不说到主业之外的“副业”收入。

  经粗略统计,半年业绩增长的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有雅戈尔七匹狼、宜科科技、大杨创世霞客环保、孚日股份、锦龙股份等多家公司。但是只要认真分析一下,这些公司盈利中的非行业性因素,特别是如投资收益等对利润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主业的贡献。

  雅戈尔在中报中显示,因公司第一季度减持中信证券股权,预计公司2007年半年度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50%以上。锦龙股份的中报则明确说明,中期业绩大幅度增长既有2006年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012元,对比基数较小的原因。但是主要还在于公司在2007年上半年实现了较高的股权转让的投资收益。大杨创世也在上半年报告期内,处理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万通先锋以及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净收益同比大幅度增加。其他一些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如华茂股份海欣股份等进行的股权投资也给公司带来了不错的业绩回报。

  那么,景气度不高的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在下半年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内,是不是还要靠投资类收益改善业绩呢?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是与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相比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则作为机会收益的投资收益,这种收益本身就不是确定的;二则相当一部分公司已经将前期收益兑现,如果再行投资,风险之大不言自明,能否收益倒在其次了。

  就上市公司发展的根基来说还是主营业务的成长性。当前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的确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局面,但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机遇,只要这类公司抓紧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完全可以营造新的盈利局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