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船舶行业:战略转型保障持续发展 评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12:28 齐鲁证券
齐鲁证券 李将军 投资要点 2007年8月30—31日,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强调,面对世界造船业发展大势,面对多种力量的角逐,我国船舶工业要想赢得竞争,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实施战略转型。 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印度,欧洲的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南美洲的巴西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造船工业。市场通常在最繁荣的发展阶段孕育着萧条的因素。 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船舶产业市场增加仍将强劲,世界船舶工业总体兴旺的大趋势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从最新的新船价格表来看,船市目前仍然处于繁荣阶段,船价维持高位运行。 未来五年,由于造船能力扩张过快,世界范围内供需矛盾有可能成为突出问题。就我国来说,造船工业面对的主要风险是: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风险不断增大;国际造船规范、标准不断升级,我国船舶工业面临严峻考验;人力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订单都已经安排到了2011年,生产任务饱满,具备了比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 重点关注:中国船舶(600150)、广船国际(600685)、江南重工(600072) 一、战略转型的内涵和奋斗目标 2007年8月30—31日,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强调,面对世界造船业发展大势,面对多种力量的角逐,我国船舶工业要想赢得竞争,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实施战略转型。 实施战略转型指的是: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发展的重心从主要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的途径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数量扩张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率转变;发展的内容从以发展造船为主向促进造船、配套、海洋工程装备协调发展转变。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战略基点,努力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本次会议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实现四个新的跨越:一是造船总量与经济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力争有5家以上造船企业入围世界造船前十强;二是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跃居世界第一;三是船舶工业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造船效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四是管理水平和本土化配套能力显著增强,能耗物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国际船市周期预测 2006年底,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clarkson)公司曾经预测,国际船市自2003年下半年恢复景气以来,其间新船订造数量几乎是直线上升,根据船市周期推测,这种新船需求迅速增长的势头很难长久维持下去,回顾国际船市兴衰交替的过程,可以很容易的出这样的结论:市场通常在最繁荣的发展阶段孕育着萧条的因素。 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印度,欧洲的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南美洲的巴西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造船工业。 但是,对船市的兴衰交替周期国际造船工业行业和海洋运输行业也存在着乐观的观点:虽然船舶市场需求兴衰交替,总是保持着近四年这样的旺盛的需求势头不可能,但由于现在造船企业手中订单充足,完全可以渡过船市需求的低潮期,迎来下一个船市需求旺盛的阶段。 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船舶产业市场增加仍将强劲,世界船舶工业总体兴旺的大趋势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从最新的新船价格表来看,船市目前仍然处于繁荣阶段,船价维持高位运行。 表1:新船最新价格表 三、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三个重要文件分析 2007年8月下旬,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 -2010年)》。上述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根据《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科技发展将超前部署代表船舶科技发展方向的10项重大关键技术,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10项重大关键技术包括:1、超高速集装箱船关键技术。2、豪华游船关键技术。3、深海SPAR平台关键技术。4、深海空间站关键技术。5、LNG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关键技术。6、船用低速柴油机设计技术。7、电力推进系统关键技术。8、大功率喷水推进系统关键技术。9、船舶风险设计技术。10、敏捷造船关键技术。 根据《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将重点开展船舶动力及其关键零部件和船用辅机两大领域重点产品国产化研制,以求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高国产化能力和水平。未来5年我国将加快中高速柴油机、后传动装置的研制;推进超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智能型柴油机的技术引进和国产化;加快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研制。在组织开展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研制(一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二期的研制工作,加快突破和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基本完成80%—90%的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研制;推进新型锚绞机、船用起重机、焚烧炉、舵机等甲板机械、舱室机械产品的技术引进,加快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提高本土生产船用辅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突破双燃料柴油机、新型推进系统、观通导航等产品的关键技术,增强技术储备。 根据《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十一五”期间建模工作确定五大重点工作:优化造船作业主流程,进一步提高总装化水平;加快推进船舶中间产品专业化配套体系的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管理,推进信息集成化;强化工程管理方式与手段;加强总装造船工法研究与应用。 现代造船以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为特征。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认为,完成建模五大重点工作有助于切实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到2010年,我国实现骨干造船企业基本建成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总装造船模式,中间产品实现成品化、专业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连续、均衡、有节拍的流水式生产;生产效率达到25工时/修正总吨,三大主流船型造船周期缩短到10个月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60点以上,人均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中小型造船企业初步实现由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基本形成按中间产品组织设计、生产的管理模式,全行业生产效率与日、韩的差距缩小到1/4。 四、船舶制造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船舶制造处于“中间产业”的位置。从其上游和下游来看,都存在很大的风险。从上游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资本提高都会提高整个造船行业的经营风险;从下游来看,国际船市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就上游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陈芳指出,船舶的生产周期比较长,钢铁的价格波动对造船成本的影响比较大,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和造船两个行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两个行业要加强合作,建立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2003年二季度造船钢板价格上涨较快,造船用钢板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在商务部协调下,钢铁和船舶两个行业成立了船舶用钢协调小组,在信息交流、稳定造船板供应量及探讨建立钢厂与船厂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等方面开始了积极的合作。我国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的海运量对国际海运量影响力越来越强:2006年国内铁矿石50%以上靠进口,国际矿石海运量为8亿吨,中国占41.56%,比2001年提高20多个百分点,运输费用方面,巴西、澳大利亚至中国的海运费水平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说明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运价方面常常受制于人,没有主动权。陈芳希望中国船舶工业、中国远洋航运企业和中国钢铁工业建立相应的联系、联合机制,打破垄断,在国际上争取应有的市场份额。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有关领导表示,鼓励钢铁等上下游企业投资入股造船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联盟。 就下游来看,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负责人张相木在“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指出,国际船市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我国船东协会副会长许贵斌指出,目前我国航运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还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我国航运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巨大。具体分析,不同船型的需求状况差异明显:从目前在航船舶来看,集装箱船已明显过剩;而大型船舶(包括大型VLCC、VLOC)和吨位并不大的特种专用船(包括远洋冷藏船,大型LPG,技术含量很高的LNG船以及商品车滚装船和化学品船)还处于短缺状态。 五、我国船舶行业公司动态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行业格局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和地方船厂各占国内造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来说,其旗下的中国船舶(600150)、广船国际(600685)等造船上市公司的订单都已经安排到了2011年,生产任务饱满,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集团公司层面来分析,对中国船舶(600150)、广船国际(600685)、江南重工(600072)的后续整合会继续进行下去,但是具体整合方式还不确定。 就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来说,9月3日上海证券报报导,继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核心民品主业整合上市之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也在准备其A股上市计划。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计划将旗下16家与造船配套的企业整合成一家股份公司,并通过此公司实现A股上市。其上市计划首发约16亿股A股,募资60亿至70亿元。2006年中船重工总资产达到1300多亿元,总产值600多亿元,净利润25亿元,生产订单也已经安排到2011年。目前中船重工集团正在大连、青岛、山海关等地大规模兴建造船基地。 对船舶行业投资评级维持“推荐”。 中国船舶(600150) 8月20日公司公布2007年半年报:在不考虑注入资产业绩的话,每股收益0.759元,净资产收益率14.36%,净利润同比去年增加了86.87%,每股收益增加71.88%。可以看出,公司抓住了船市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超额完成生产经营各项经济指标,业绩增长超出预期,非常理想。值须体现于当期损益中,贡献每股收益0.3元左右。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核算的集团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241,239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32,7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10%;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6,514万元,较去年同期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增长613.37%(较未做调整的去年同期净利润增长517.75%)。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94元。 2007年上半年,集团造船实现完工交船7艘、开工10艘及下水8艘,造船完工吨位为27.78万载重吨。主要客户为欧洲的船东,涉及丹麦、意大利、瑞典及马尔他等国家;此外还有一些国内重要客户。本报告期内承建的主要产品品种为29000载重吨化学品/成品油轮、38500、51800载重吨成品油轮及52500载重吨原油轮。除此之外,集团完成钢结构工程20950吨,销售剪压床88台、电梯155台。 2007年上半年,集团新接获的造船合同38.70万载重吨,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34.87亿元,经营合同已承接到2011年。至2007年6月30日止,本集团累计手持造船合同订单计有61艘,261.08万载重吨。 预计公司07年每股收益将会达到1.8~2.0元左右。 江南重工(600072) 公司主营大型钢结构、船配件、机械设备,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船舶配套与非船产品经营比例达到1:1的份额,使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 8月11日,公司发布中报,在2007年上半年保持了生产的稳定和连续,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9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9%,其中机械制造业销售收入27177.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6.62%,主要是公司自去年开始,承接了中船集团内部长兴造船基地和龙穴造船基地共计12台大型的龙门吊车,按完工百分比实现的部分收入。公司上半年度实现净利润5720.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0.17%,每股收益0.158元,其中本期实现投资收益5178.87万元,主要是出售持有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带来的收益。 公司的搬迁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新基地的主要厂房结构将要封顶,新添设备的招标工作基本完成,旧址搬迁计划基本明确,部分废旧设备已开始处理,预计到年底整个搬迁建设工作将基本结束。 公司还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科目余额为21423.54万元,公司股本为36244.67万股,如果两年内出售完毕的话,扣除初始投资成本9654万元,每股可增加收益为0.33元。 如果从中船集团公司的视角来看江南重工的话,在07年底搬迁完成后,在中船集团内部进一步进行资产的整合是值得期待和关注的,加上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的老牌军工企业,旗下优良资产甚多,搬迁完成后的增发注资也令人关注,这可能是近期二级市场上江南重工走强的原因。但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没有并表,但是公司中报指出“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已近完成”。 如果考虑注入资产的业绩,在增长超出预期的情况下,公司2007全年每股收益可能在4~5元之间(并表后),在船市近期持续兴旺的预期下,公司业绩增长维持50%以上,给予50倍市盈率,则其目标股价为200~250元。 广船国际(600685) 8月17日公司发布中报,显示出业绩非常优良,大大超出预期。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增幅较大,主要是本报告期内造船、钢结构业务收入增加;投资收益增加,主要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公司签订的远期外汇合约规模加大使公允价值变动增大,根据现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之公允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