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电力设备:三峡模式助推行业升级强大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18:44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 刘磊

  投资要点

  看好输变电、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子行业发展前景。电站设备需求趋于平稳,而水电、核电,海外需求较为乐观。

  国内电网投资严重滞后,投资增长是未来长期趋势。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展望未来10-20年,持续加大输配电领域投资、提高电网资产占比,是我国电力工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规划,2007年电网投资同比高增长25%,预计2008-201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左右。

  “市场换技术”借助外力实现技术进步。电力装备制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在重大项目招投标上一直采取“市场换技术”策略,将跨国公司的尖端技术通过联合投标嫁接到国内企业,并希望国内企业逐渐能够自主设计及生产,伴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核心制造技术也被带到中国。行业频频上演“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经典“三峡模式”。

  资本市场对行业内公司快速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如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加快企业间收购兼并;实施股权激励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投资分享其他上市公司成长等。

  “节能减排”正在成为电力发展的主旋律。电力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我国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的效率提高是关键,高等级、高参数以及节能产品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投资建议。国际比较A股估值水平合理;鉴于输变电设备未来长期增长趋势确定,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其他子行业维持“中性”评级。

  中国电力市场快速发展

  电力市场蓬勃发展为电力设备行业开创商机

  全球发电装机快速增长

  据世界能源组织(IEA)估计,1995年~2020年间,世界电力翻一番,由3000GW增加到6000GW。在增加的约3000GW中,CECD(经合组织)为1094GW,发展中国家550GW,中国550GW,其他国家1109GW,总计3303GW。

  预计在这25年中需要投资资金33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每增加1kW电力,需投资900美元。预计发电设备企业每年从全世界发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获得大约400亿美元的总收入,维修养护合同又为其增加大约50%的收入。按照输配电与发电设备配比1:1估算,全球输配电设备年需求量也应在400-500亿美元左右。

  电源建设——发电装机快速增长,供电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为6.22亿千瓦,同比增长20%;新增发电机组容量再创历史新高,突破了1亿千瓦,比上年增长20.3%;总发电量为2.83万亿千瓦时,增速高达13.5%,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全国新增投运的发电装机10097万千瓦,其中水电971万千瓦,火电9028万千瓦,风电92万千瓦。

  “十一五”新增装机从高速增长回归平稳增长。根据预测07年全国新增装机将超过95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共新增装机4.2亿千瓦,考虑5900万千瓦机组退役因素,2010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8.85亿千瓦(发改委规划为8.4亿千瓦)。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规模大幅增长,“十一五”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增速将由05年的17%逐步下滑到7-8%左右。

  电站设备总的发展趋势: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污染、高可靠性、负荷适应性、经济性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发电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发电构成上,火电仍是主要组成部分,在火电中燃煤发电占有突出地位。

  电网建设:相对电源滞后,行业长期景气上升

  输配电与发电资产配比严重偏低,电网投资长期上升。长期以来,国内电力建设中一直存在着“重发轻送不管供”的现象,尤其是开放发电领域的投资后,发电和输配电的结构严重失衡。根据有关资料,发达国家中输配电和发电资产的比例约是6:4,我国两者的比例关系是4:6,输变电的投资远远落后于发电资产的投资。尽管“十一五”规划电网投资比“十五”翻倍,但是仍然难以扭转输配电资产比例严重偏低问题,未来持续加大输配电领域投资是我国电力工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网公司调高30%“十一五”电网投资额度。2007年最新的“十一五”电网规划调整报告中,国网公司将原来“十一五”电网投资的8,586亿元调增至11,300亿元,调高幅度为31.6%。假定南方电网公司的上调幅度也为30%,那么全国“十一五”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的总额将从原计划的1.09万亿元(国网公司8,586亿元,南网公司2,340亿元)上升到1.43万亿元(国网公司11300亿元,南网公司3000亿元),是“十五”期间电网投资2倍多,这样“十一五”后三年的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投资额度将从原计划的6500亿元上升到1万亿元,年均投资额3300亿元。

  根据投资规划,2007年电网投资增速为25%左右,预测“十一五”后三年仍能保持1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输配电设备的总发展趋势是在向大容量、高电压、智能化、组合化、小型化、无油化、免维护和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等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将全面渗透到输配电技术和设备之中。

  子行业历史数据跟踪

  电站设备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信息显示,过去三年的电力持续短缺,使以发电设备为代表的电工产品高速增长。2006年发电设备生产实现11900万千瓦,同比2005年全年的9670万千瓦增长了23%,增速较过去4年遗精有了较大程度回落;2007年1季度发电设备产量2399万千瓦,同比增速仅为5.85%,预计全年产量仍将维持在1万亿千瓦左右。2005年开始,发电设备产量增速明显放缓。

  06年行业利润增速明显下降。从2006年电站设备子行业的统计数据来看,锅炉、发电机、汽轮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8%、32%、40%;其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23%、22%、4%,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均低于同期收入的增速,规模效应不在,行业增速明显下降。

  电站设备行业增速大幅下降已经成为事实。行业转暖后,收入规模迅速扩大,行业增速表现为逐步下降趋势。从锅炉行业、汽轮机行业来看,2006年下半年后,火电设备利润增速开始低于收入增速,且增速下滑到25%之下,行业增速大幅下滑已成事实。

  输变电设备——处于景气周期快速上升阶段

  行业稳步上升趋势未变。2006年,输变电类设备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基本在25-50%之间;受原料价格企稳影响,除了电线电缆类,其他同期各输变电子行业利润增速均高于收入增速,行业仍然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增长。2006年变压器类、配电开关类产品,其利润增速高出收入增速近10个百分点,体现了较高的行业景气。统计数据表明,输变电设备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期。

  输变电行业景气度快速上升,主要类别产品2006年均表现为快速增长,收入增速均在20-50%。认为未来5年需求仍可保持20-30%左右的年均增速,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利润年增速有望达到20-50%。

  电力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2006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31,与2005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相当,两年来我国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同向上升,并高出同期GDP增速6个百分点左右。

  电站设备——从行业爆发式增长到阶段性顶部

  2006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了6.22亿千瓦,预计07年底将超过7亿千瓦。过去三年平均的年装机增速为16.7%,远高于同期GDP增速,电力供给弹性系数远超过需求弹性,主要是弥补过去电力供应不足。预计2007年新投产装机将超过9500万千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缓和,利用小时数基本下降到合理水平,供给需求弹性都将逐步下降,回归到0.8左右的合理水平,国内电站设备行业需求即将见顶。

  水电、核电设备以及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需求相对较好。由于生产水电和核电、高端设备的企业较为集中(主要是三大动力集团),而且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提高,市场份额有可能继续扩大。

  海外市场扩张和小火电关停有助于平滑国内需求周期波动。经过过去3年的快速发展与技术进步,国内发电设备制造巨头已经迈入国际先进制造技术行列,在核电等高难度技术领域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并逐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当中,可部分抵偿国内需求总量大幅下降的负面影响。另外,根据十一五规划,计划关停运行效率低的60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可以平滑国内需求波动。

  我们认为06-07年是行业需求本轮高峰值,2007年后年新增装机可能趋于平稳下降,但鉴于出口业务增多,逐步淘汰部分小火电,电站设备年产量可能较为平稳;行业可能步入阶段性顶部,年需求增速不显著;“十二五”阶段,装机规模基数增大,高尖端技术培育成熟(100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以及核电、风电核心技术),行业增速有望回升。

  输变电设备——行业长期持续上升

  “十一五”国网和南网公司规划总投资规模超过1.3万亿,相当于“十五”期间的6500多亿两倍,预计电网投资年均增速20%。“十一五”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无疑是投资输配电设备行业的大好时机。

  电网投资严重滞后,未来长期需要补课。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电网累计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例约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电源建设和投产速度加快,电网发展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电网投资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从投资比重来看,未来电网投资重点是骨干电网、大城市电网改造,因此输变电高低端设备行业均将面临行业景气,高端设备行业壁垒相对较高,竞争较为垄断,更为看好高端输变电设备。另外,从长期来看,2009年后特高压大规模启动可保证高端设备未来长期需求增长,预计特高压总投资规模超过4000亿元,能够参与到特高压设备市场的公司景气度更长。

  电力环保设备——行业无序竞争状况仍不见好转

  节能环保产业是“十一五”重点鼓励产业,市场需求不是问题,2004-2006年是新增装机脱硫市场高峰,07年之后火电配套的新增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老机组尚有超过1亿千瓦待安装脱硫设备,存量市场约有200亿的份额。

  预测2007-2009年后仍能维持较高需求水平,但由于行业进入壁垒低、行业低价竞争问题一直没有明显好转,我们仍对该子行业仍持谨慎观点。

  进入门槛低,行业徘徊微利时代。早期行业的丰厚利润及较低的进入门槛,使众多企业纷纷涌进。而随后产生的激烈竞争,使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全行业步入微利时代。目前市场价格普遍在200元/KW左右,行业毛利率水平较低。

  发电集团也参与到行业竞争中,加剧竞争态势恶化。脱硫项目关键技术是工艺流程设计,可通过购买国外成熟的技术进入行业。由于行业较低的进入壁垒,目前五大发电集团均参与到脱硫设备制造业中,从而加剧行业竞争态势进一步恶化,没有发电集团股东背景优势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新能源发电设备——需求旺盛,尚待政策扶持

  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也就是常说的新能源。在国际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化石燃料等常规能源之外的一种替代能源。尽管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的消费比例不到2%,但其应用的潜力是巨大的。

  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发电的规划是:以风能发电为重点,重点发展单机600千瓦及以上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要继续搞好试点。计划到“十二五”期末,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3%左右。

  按目前规划,到2020年,我国小水电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500万千瓦,年替代8000万吨标准煤;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4000万千瓦,年替代30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年替代2800万吨标准煤;生物油开发可达到年产200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2.7亿平方米,年替代10000多万吨标准煤。专家表示,如能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国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将达到3亿吨标准煤,约占届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

  我国发展新能源主要以风电为主,现在看来对于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扶持尚不到位,短期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长期看来,风电将是国内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产业,预计未来长期年均增速将超过30%。

  毛利率对原料价格变动敏感度下降

  钢材类、有色金属是电力设备行业的主要上游原料,一般占成本的60%左右。

  原料价格再居高位,行业仍有压力

  2003-2005年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直至2006年下半年价格有所回落,2007年又进入新一轮上涨。目前,原料价格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判断2007年行业平均原料采购价格同比上升。

  毛利率对原料价格波动敏感度下降。电力设备行业一般原材料占成本的比重都在60-70%,过去行业承受了较长时间的原料提价,有定价能力的产品及企业基本承受住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已基本完成了提价对成本的转移;那些没有定价能力的产品及企业,面临产业整合和淘汰命运。我们认为,目前电力设备行业对原料价格波动的敏感度已经弱化,未来原料价格合理幅度波动,对行业的毛利率水平不会产生过于重大影响。

  钢价回落——电站设备毛利率基本稳定

  过去三年多,钢材类原料价格波动较大。在2005年5月之前,钢材价格持续攀升,屡创新高;05年5月以后,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国内钢价明显下降,,之后有一定幅度反弹,但仍未回到05年的高点。比较同期国际钢价,03年以来持续攀升,05年后国内国际钢价价差逐步拉大,目前综合价差在40-50%左右,认为未来国内钢价下跌可能较小,长期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电站设备子行业毛利率趋稳。钢材是电站设备(电机类另有铜原料占比20-30%左右)的主要原材料,企业累积的在手订单较多,受国内钢价的企稳影响,行业毛利率水平逐步趋稳。2006年以来,只有锅炉毛利下滑较快(比年初下滑了近3个百分点),对上游原料较为敏感,行业毛利率对原料价格波动敏感度逐步下降,判断07年全年钢材平均采购价格同比上升,电站设备毛利率仍将小幅下滑。

  有色金属价格高位盘整

  有色金属5月份冲高后维持高位盘整。我国有色金属的需求占全球需求的近20-30%,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国际市场的价格。2004年至今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铜铝价已创10年来新高,目前价格处于历史高位。07年铜铝平均价格同比上升比较肯定,认为未来铜铝价格高位震荡可能性较大,输变电一次设备、电机类产品成本压力继续增大。有色金属价格高位盘整有色金属5月份冲高后维持高位盘整。我国有色金属的需求占全球需求的近20-30%,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国际市场的价格。2004年至今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铜铝价已创10年来新高,目前价格处于历史高位。07年铜铝平均价格同比上升比较肯定,认为未来铜铝价格高位震荡可能性较大,输变电一次设备、电机类产品成本压力继续增大。

  高端具备部分定价能力,低端仅是价格接受者。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电线电缆、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等设备成本压力增大。高端产品定价能力较强,基本可以转移成本上升部分,仅影响在手订单利润;低端产品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成本压力继续增大。

  套期保值可部分锁定利润,抗风险能力增强。2003年以来,铜、铝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越来越多用量大的企业(如电缆、变压器等)开始通过套期保值锁定成本,从而保证订单收益,目前行业抗原料价格波动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从下图看,2006年以来,各品种输配电设备毛利率均有小幅下滑。我们认为,经过过去2-3年的原料涨价,高端设备已具备一定的成本转嫁能力,规模扩张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低端设备低毛利,继续下降几乎没有空间。判断未来输变电行业对原料价格敏感度下降,毛利率基本趋于平稳。

  “市场换技术”——借助外力实现技术进步

  随着中国的开放及“十一五”期间对电力建设投入的增加,电力设备业将迎来空前的快速发展黄金周期。随着订单的增加,进入行业的厂家也在不断的增加,竞争也随之加剧。掌握技术优势的厂家将获得较多的订单,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或与国外的巨头进行合作,成为企业技术快速升级的一种途径。而外方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其标准一点都不低,选择的合作对象都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他们要借国内企业的通道更快地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因此,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在与外方的合作中,只有从引进先进技术方面作为切入点,才能"巧借外力"真正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市场换技术——内外资的博弈

  电力装备制造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一直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引进策略,将跨国公司的尖端技术通过联合投标嫁接到国内企业,并希望国内企业逐渐能够自主设计自主生产,伴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核心制造技术也被带到中国。

  制造技术、市场逐步向高端演变。在多年的“市场换技术”正确政策引导下,目前电力设备制造业已经从单一生产中低端产品,逐步步入了具备国际一流制造技术的生产能力。凭借明显的成本优势,一面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一面加大出口力度。

  经典案例——三峡模式

  电站设备:1996年6月,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外宣布,左岸电站一次采购14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招标文件规定:投标者对供货设备的经济和技术负全部责任,必须与中国有资格的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合同总价的25%。在“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引导下,国内制造业从只能设计生产50万千瓦水电机组,到一跃能全部国产化制造70万千瓦特大型水电机组,中国用了五六年时间,跨越了与国外三十年的差距。依托三峡工程,国内两家企业(东电、哈电)成功走出了“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三大步,这一做法业界称之为“三峡模式”。

  直流变压器:国家在此项目上的策略是,通过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合作,进而掌握核心技术。在项目操作过程中,ABB将直流变压器的技术转移给西安变压器厂,而西门子则转让给沈阳变压器厂,使以上两家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该项核心制造技术。在之后的直流项目招标中,提出国产化率最低指标(一般是60-70%),以保证内资企业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500 kV气体绝缘开关:如重庆ABB就是为了三峡电站及其他电站配套而建的大型变压器制造企业。与此同时,ABB还获得了500 kV气体绝缘开关的项目,但事实上,ABB是通过分包的方式获得上述项目的,三峡工程总公司首先与西安高压开关公司和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公司签定供货合同,随后ABB与这两家签定分包合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国内企业掌握500 kV气体绝缘开关的技术。

  设备保护技术:许继电气作为国内继电器的龙头企业,两年前,公司的高管就随温家宝总理出访德国,并与西门子公司就双方合作事宜签署合作备忘录。2005年许继与西门子正式合资组建国内首家高压直流及高压无功补偿技术的合资企业---西门子许继输电系统有限公司。西门子公司是拥有国际领先的发电和输变电成套装备核心技术的企业。许继寄希望于合资公司的成立,使中国市场急需的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设备和高压交流电力电子成套设备的相关技术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得到跨越性的提升。从而使许继可以在国内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频频斩获大单。

  特高压——“技术引进”迈向“自主创新”重要转折

  “特高压”网架建设是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机遇,将推动我国电工设备制造从技术引进为主,走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新阶段,抢占世界电力科技和设备制造技术的制高点,实现新的突破。

  基本具备特高压设备研发生产能力。随着三峡送出等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在重大装备国产化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目前,500千伏输变电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基本具备生产直流500千伏主设备和控制保护系统的能力。

  通过750千伏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设备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为特高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发展特高压对推动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特高压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要求坚持走自主化研制和供货的道路,在特高压工程实践中,充分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原始创新,掌握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提升制造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共同推进特高压输电设备的研制和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的最前沿。

  “资本红利”对行业的贡献

  重大资产重组及治理结构改善是未来关注重点。过去几年,电力设备都保持了很高的行业景气,未来我们继续看好输变电、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行业长期发展。目前行业内的优质公司07年动态市盈率水平基本在30以上,已经反映了对行业景气预期。我们认为未来可以重点关注具有重大资产重组、潜在治理结构改善的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加快企业间收购兼并;实施股权激励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国有企业影响显著);股权投资分享其他上市公司成长等。

  “特变电工”是善用“资本红利”典范。资本市场在电力设备行业发展、公司自我壮大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特变电工”,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从当地街道小厂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完成对国内最大老派变压器企业——沈变的成功入主,跃升到行业龙头位置;再到对衡变收购及扩建,该公司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变压器生产企业,且多项业务拓展到海外。公司变压器制造技术接近全球领先水平,并涉足新材料、新能源等多项领域。

  “思源电气”从2004上市之初的主营消弧线圈等小型电力装置,到今天参与生产高压开关、互感器、电容器等电力关键部件,并成功成为国内高压开关行业龙头公司——平高电气的二股东。上市三年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营收入分别增长了48%、178%、42%;、净利润增长46%、71%、70%;股本比上市之初的5300万股翻了一倍,目前总市值是54亿,是上市之初的5倍多。

  公司经过上市后3年的快速成长,已经成为电力设备行业主要的生力军,其成长性远高于同行业,也是善用“资本红利”典范之一。

  节能环保——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目前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适当降低煤炭消耗,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如果高耗能、高排放的情况不能尽快改善,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就会遇到很多瓶颈,从而对国家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制约。

  “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节能减排”正在成为电力发展的主旋律。电力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随着电力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其自身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2006年,发电用原煤超过12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4%,火电用水占工业用水的40%,烟尘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20%,产生的灰渣占全国的70%。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占据了突出位置,‘节能减排’正在成为电力发展的主旋律。

  2006年未完成节能降耗指标。2006年全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仅仅下降了1.23%,与4%的既定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有缓慢增幅,没有实现减少2%的既定目标。一季度重工业增速18.1%,远远高出全社会用电增速;一季度中国的工业更重了,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75.1%,其中重工业比重高达61.3%。一季度全国电力消耗同比增长14.9%,高于经济增长率3.8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形式更加严峻。

  关注具有节能环保概念电力设备公司

  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我国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的效率提高是关键,高等级、高参数以及节能产品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可划分为应用于发电侧、输变电侧、用电侧三领域节能降耗产品。

  1、上大压小——发电侧节能降耗最重要举措

  “小型化”是我国火电行业高能耗、重污染的主要原因。电力行业煤炭消耗量占到煤炭总消耗量的50%以上,2006年的全国平均单位供电煤耗(366g/kwh)与发达国家(330g/kwh)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从污染物排放看,2005年,小火电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到电力行业总排放量的35%和52%。小机组比重高是火电行业单位煤耗居高、污染重的原因,因此,电力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实现能耗降低20%的关键所在。

  优化机组结构对节能降耗效果明显,主力机型向60万千瓦以及以上过度。

  统计数据显示,机组单机容量越大,单位发供电煤耗、厂用电率越低。现全国共有1.15亿千瓦小机组,占火电装机30%。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发电煤耗平均为366克/千瓦时,而5万千瓦小机组煤耗为440克/千瓦时,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煤耗仅为270克/千瓦时。5万千瓦小机组厂用电率高达。“十一五”,电力行业要确保关停6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电站设备行业受益。

  相关上市公司:东方电机、上电股份、哈空调菲达环保九龙电力龙净环保湘电股份

  2、电站空冷——节约利用水资源

  我国人均水资源较为匮乏,节约用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火电是工业用水的“大户”,空冷系统技术是目前有效节水重要举措,配备空冷设备是电站行业发展方向。

  相关上市公司:哈空调、双良股份

  3、烟气排污——减排大气污染

  相关上市公司:九龙电力、菲达环保、龙净环保。

  4、新能源——环境保护

  相关上市公司:东方电机(核电设备)、华光股份(生物质能发电设备)、天威保变(光伏发电);参与风电设备制造有湘电股份、华仪电气长城电工、东方电机。

  5、电厂应用高压变频——节约厂用电

  320亿元的市场容量。据统计,全国火力发电厂下述八种风机和水泵: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排粉风机、给水泵、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和灰浆泵配套电动机的总容量为15000MW,年总用电量为600亿kW.h,约占全国火力发电量的5.2%。按上述数据估算,全国需要4万台以上的大功率高压电机。目前全国电厂投运的高压变频器约为1500台,仅占3.8%左右,若火电机组高压变频器按每kW平均投资为800元计算,即为320亿元的市场,可见火电机组辅机节能改造的潜力非常巨大。

  相关上市公司:国电南自、荣信股份

  6、电力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建立电力市场目的是用市场“看不见的手”去运行经济,通过电源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相关上市公司:国电南瑞(电力交易平台)

  7、特高压、无功补偿、柔性输电——节约电网投资、稳定电能质量

  相关上市公司: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荣信股份

  8、非晶变压器、真空开关——节约电能和减少大气污染

  相关上市公司:置信电气、万家乐、东源电器、宝光股份、旭光股份

  9、智能建筑、无功补偿、变频器——节约用电、稳定电能质量

  相关上市公司:泰豪科技、荣信股份、国电南自

  10、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节能

  需求侧管理项目涉及电力蓄能技术、绿色照明技术、高效电动机和变频调速技术、采用高效节能家电以及打包节能的能效电厂项目等,通过这些示范项目的建设,推动了社会节能降耗,激发了全社会各行业积极参与节约用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情。

  相关上市公司:国电南瑞、东方电子(电力调度系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