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有色板块:不再单恋金属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8:30 中证网(来源:中国证券报)
具备资产注入预期、深加工及一体化的有色公司受青睐 □本报记者 王超 伴随着上海期铜和期锌双双涨停,昨日有色板块全面开花。其中驰宏锌锗二度强势封于涨停,终场收于128.24元,进一步巩固两市第一高价股地位,宏达股份、锌业股份等也大幅度飙升。 昨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锌三大有色金属品种大幅飙升。沪铜沪锌双双涨停,沪铜主力0706合约大涨2670元至69650元/吨报收,期价创半年以来新高;沪锌主力707合约涨1235元至32195元/吨;沪铝在巨量买盘的推动下,成交量和期价均创出半年新高。 去年以来,铜、锌和黄金等有色品种期价多次刷新历史记录高点,让股票投资者看到了有色冶炼企业的投资价值,“看期货炒股票”开始风靡整个证券市场。有色板块与金属牛齐头并进,不仅创造了两市第一高价股——驰宏锌锗,整个行业也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行业企业效益大幅提高,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稳定增长至1900万吨以上,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则高达1200亿元。截至昨日,在所有行业板块中,唯独有色金属板块业绩增长超过了100%达到148.78%。除锡业股份年净利润出现下滑外,其余公司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不过,相关分析师指出,有色板块如今暗恋对象已不单是“金属牛”,具备产能扩张、集团资产注入、深加工及一体化的有色企业也成为重要投资参考因素。 还是中国因素 对于有色金属板块后市的演化动力,原光大证券分析师衡昆认为, “中国因素,还是中国因素。”他表示,有色金属价格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走势再次证明,中国因素对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影响十分重要。他指出,首先,自去年12月份起,中国精铜进口大幅度增加,出口却持续下降,表明中国消费正在逐步恢复。这带动铜价稳步上涨,目前LME铜价已经重新稳定在7200美元/吨之上。 其次,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精锌出口大幅度增加,4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长近8倍,中国重新成为精锌净出口国。这使得锌价在去年11月创出4600美元/吨的新高后持续回落,走势低迷,一度跌至3100美元。衡昆认为,随着国内外价差的缩小,未来精锌的出口量可望逐步回落。他继续维持对锌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 同时,尽管预测今年我国原铝市场将出现144万吨的供应过剩,但投资者仍可重点关注具有行业纵向一体化的电解铝企业,如南山铝业、神火股份及焦作万方等。 一体化和注资成焦点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安乐认为,具有产能扩张、集团资产注入、深加工及一体化的有色企业才是目前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他表示,2006年是金属价格普涨的一年,而2007年金属价格普涨的可能性不大,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即便是那些价格仍具备上涨潜力的金属,其上涨幅度也有限。因此,今年金属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将大大减弱,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推动力由前期的价格增长转变为产量的增长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优质公司的价格由此凸现。他建议重点关注稀土高科、新疆众和、宏达股份等企业。 黄安乐认为,首先,产能扩张的企业具有未来产量大幅度提升的可能,在毛利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产量的增长将提升公司未来业绩。其次,加强成本优势,提升盈利空间是提高业绩的另外一种有效方式,其最普遍的途径是通过定向增发增加自有资源量从而降低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金属价格处于高位,矿山收购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只有矿产质量较高,未来会产生高效益的矿产才具备投资价值。同时,是否具有相对合理的矿山收购成本也值得警惕。 最后,从企业具有的附加值角度看,深加工及一体化企业是目前具有最高附加值的企业。有色金属行业周期性的回落更多是影响到产业链的上中游,深加工企业由于其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同时具有转嫁的能力。因此,在金属价格回落时,依然能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而一体化生产企业,由于其他产业链的完整,具有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 “有‘整体上市’预期或者集团优质资产注入预期的上市公司,是首选的投资品种,”平安证券研究员彭波也持同样观点。他甚至表示,即便两者居其一的上市公司,同样能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投资收益。 走出去值得期待 有色行业风光无限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有资深人士指出,2006年,有色金属产品进口在贸易比例中进一步提高,行业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较低的国内资源自给率可能会导致国内大型企业逐步丧失在产业上游的话语权和支配权,慢慢沦为全球矿山和冶炼巨头在境内的代理冶炼加工基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有色行业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50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250亿,比2005年增加70亿美元,进口400亿美元,增长100亿美元。进口当中,铜比重最大,为54.16%,进口值20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加55亿美元。铅、锌、镍、钛等进口数量也在增加,其中进口镍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63%左右。 该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在2007年度铜精矿加工费谈判中,必和必拓与中国主要铜企业达成的铜精矿加工费为60美元/吨,比目前的70美元/吨减少了10美元,而且还取消了沿用三十多年的价格分享条款。“这对铜冶炼企业的利润影响非常大。”他认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海外矿产资源巨头继续扩大自己的垄断优势,国内企业则陷入尴尬境地。 中国农业大学常清教授介绍,从境外获取资源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引进来”,即通过贸易从资源国进口;其二是“走出去”,通过参与境外资源勘探和开采的投资,获得矿产等资源的长期使用权。他表示,实践已经表明,通过贸易途径从境外获取资源具有极大不可控性,要受价格变动、与贸易伙伴关系等多方面影响,多种情况下会受制于人,使资源消费国付出很高的成本。比较而言,通过参与境外资源的勘探和开采,从全球范围内主动寻找资源以获得长期使用权,是保证资源稳定供给的更长远的、更有效途径。 “在国外有矿山股权的有色企业将成为亮点,”某大型有色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中色股份进军非洲、蒙古和澳洲,中国五矿购买智利铜矿和牙买加铝矿资源,均开创了良好的先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