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交通运输:投资热潮中显示投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1:52 民族证券

  民族证券 王晓艳

  要点: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交通运输行业的各项指标也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

  "十一五"规划指出: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等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行业规划,上述规划必将在交通运输领域掀起一波投资热潮。

  机场建设方面,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齐头并进,国家将加强航空枢纽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将首都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建设成为我国的三大航空枢纽,成为我国连接世界的客、货集散中心,同时国家将积极推进支线航空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机场建设。

  港口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完全放开了港口的投资和经营权,允许外资控股甚至独资,新一轮的港口建设浪潮在这种背景下形成。2006年以来港口投资金额多达1000亿元,未来几年境外和民间资本对港口的投资还将增加。

  铁路建设方面,巨大的投资规模并非铁道部一家所能胜任,仅2007年,铁路建设资金缺口多达250亿元以上,因此铁道部将重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合资铁路,深入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不断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和社会投资比例,新建铁路将普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的交通运输行业,其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前列,随着投融资政策的逐渐开放,具有稳定持续回报特性的交通运输行业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近三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呈现上升态势,进入2007年,这一趋势有望加速。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业务量的提升,进而推动行业利润水平的提高。

  2006年开始,包括机场、铁路、港口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行业中弥漫着资源整合和整体上市的气息。在交通运输行业多数上市公司的资产只是集团公司的一部分,特别是铁路、机场、港口和高速公路公司,未来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吸引

股票市场的注意力。

  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热潮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集团公司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步伐,将行业内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公司推入市场,相应资产的优良盈利能力将会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和丰厚的回报。

  与国内A股市场相比,交通运输行业动态市盈率相对处于低位,且前期涨幅输于大盘,进入2007年,交通运输板块呈现补涨趋势,预计2季度该行业将会进一步展示自己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港口、机场、公路和铁路运输类上市公司以及新股。

  一、交通运输行业运营现状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交通运输行业的各项指标也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

  1、民航和机场稳定增长

  2006年,全国各机场共实现旅客吞吐量33197.3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完成货邮吞吐量753.2万吨,同比增长19%;飞机起降架次为348.6万架次,同比增长14.1%。2007年1月份,全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和货邮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4.7%、8.1%和24.2%,机场行业各项运营指标都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对外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国进出我国的航班也在不断增加,2006年,国际航线总周转量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国内航线增长速度,2007年1月份,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国际航线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7.7%,远高于国内航线8.8%的增长速度。预计宏观经济依然向好的前提下,机场行业将有一个较好的增长,起降架次的增长能够保持12-14%的速度。预计2010年,民航全年飞行将超过470万起降架次,其中,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都将步入世界繁忙机场行列。

  与此同时,我国航空货运业也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07年1月,货邮运输量和周转量开始超过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的增长幅度,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成都双流机场等主要机场均保持20%左右的增长幅度,而国际航线的货邮运输量则同比增长33.7%,中国航空货(邮)运输市场指数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2季度,民航业已经进入夏秋航季,即繁忙时段,民航新辟国内航线19条,国际航线10条,预计民航全国民航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周转量和货邮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5%、12%和22%,各项业务量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2、港口和航运

  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6亿吨,同比增长1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60万TEU,同比增长23%。其中,我国内河港口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8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0.9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约20%;集装箱吞吐量380万TEU,同比增长40%以上。我国港口生产快速增长,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07年。

  2007年1-2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8.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0%。其中,出口1687.12亿美元,同比增长41.5%;进口129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1亿美元,同比增长229.53%。为了缓解过快增长的贸易顺差带来的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政府计划适当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进口规模,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因此,我们认为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依然会保持相对较快、平稳的增长速度,为港口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2月份,受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特别是处于集装箱吞吐量较大幅度增长,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亿吨,同比增长21%;完成外贸吞吐量2.8亿吨,同比增长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5万TEU,同比增长30.2%。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深入,能源、原料等货物需求增长量将趋缓,该类产品的出口将适度放缓,但是,机电产品和传统大宗商品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进口将不断提速。因此,我们认为2季度港口吞吐量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集装箱吞吐量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增长速度达到25%左右。

  3、铁路和公路

  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保持在5%以上,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公路运输业务量的上升,特别是高速公路车流量的上升。

  与此同时,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将于2007年4月正式实施,主要干线时速160公里提高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部分铁路干线火车时速将达250公里。第六次大提速还将大量开行城际快速旅客列车和中心城市间动车组快速旅客列车,预计提速后铁路客运能力可增加18%。这将成为2007年陆路运输的一大亮点

  二、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热潮

  "十一五"规划指出: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展铁路运输,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积极发展水路运输,优化民用机场布局。相应地,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等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行业规划,上述规划必将在交通运输领域掀起一波投资热潮。

  1、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并进

  "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总体改扩建37个机场、25个机场的航站区、9个机场的飞行区,迁建12个机场,新建40个机场,改造复航4个机场,实施军民合用12个机场,内地机场建设投资将达1400亿元人民币。

  一方面,国家将加强航空枢纽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将首都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建设成为我国的三大航空枢纽,成为我国连接世界的客、货集散中心。

  另一方面,国家将积极推进支线航空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机场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共有民航运输机场54个,占全国运输机场总数的38%,其中西北地区机场密度仅为华东地区的1/5。而西部地域广阔,随着经济的增长,对民用航空的将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民航计划"十一五"期间,在西部地区新增机场37个,迁建机场6个,改扩建机场31个,新、迁、扩建机场总数达到74座,整个西部地区机场建设投入资金将达到520亿元,其中新建机场投入资金96亿元,高于东部地区。

  枢纽和支线机场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完善民航网络布局,促进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支线机场的建设将会极大的促进西部地区航空业务量的上升,枢纽和支线运输的有效结合将使得航空运输占旅客和货物运输的比重逐步加大。

  2、港口建设浪潮继续袭来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计划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专业运输系统布局。"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水运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到2010年,沿海港口新增深水泊位639个,新增年吞吐能力21亿吨,达到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亿至1.4亿标箱,港口适应度接近1:1。在加强沿海港口建设的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对长江航道的投入,由于长江干线沿江七省二市汇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长江沿岸大型企业生产所需铁矿石的80%、原油的72%和电煤的83%依靠长江水运完成,长江航道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80%,因此,长江航道的完善将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水运体系,预计到2010年,长江航道将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亿元。

  由于我国已经完全放开了港口的投资和经营权,允许外资控股甚至独资,因此,新一轮的港口建设浪潮已经形成。2006年以来港口投资金额多达1000亿元,未来几年境外和民间资本对港口的投资还将增加。目前,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的港口建设已经卓有成效,但华东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东部港口值得关注。

  3、铁路建设规模成倍放大

  铁路"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明确表示:将建设新线1.7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5万公里。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复线、电气化率均达到45%以上,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达到2万公里以上,煤炭通道总能力达到18亿吨,西部路网总规模达到3.5万公里,形成覆盖全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未来五年,我国铁路建成新线比此前15年总和还要多。仅2007年,铁道部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332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2560亿元、更新改造160亿元、机车车辆购置600亿元;计划新线铺轨2099公里,复线铺轨2347公里,新线投产607公里,复线投产663公里,电气化投产2019公里。2007年1-2月份铁路运输业共投资99.02亿元,同比增长了97.2%。整体来看,铁路"十一五"期间的投资规模是相当大的。

  不过,巨大的投资规模并非铁道部一家所能胜任。为确保2007年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安全,铁道部就投入上亿元资金对提速线路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加强,而更多的建设项目尚未正式开工,据测算,仅2007年,铁路建设资金缺口多达250亿元以上,因此铁道部将重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合资铁路,深入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不断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和社会投资比例,新建铁路将普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4、公路建设

  公路建设中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建设重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总长8.5万公里,计划30年完成,静态投资2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前计划建成60%左右,年均投资约为1400-1500亿元人民币,年增加高速公路3000公里左右,2010年到2020年之间,年均投资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的车辆购置税、地方的各项规费、国债资金、银行贷款、内资、外资和社会资金等多种渠道。

  整体来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的交通运输行业,其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前列,随着投融资政策的逐渐开放和交通运输行业稳定持续的投资特性,交通运输行业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三、行业投资热潮带来的投资机会

  1、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近三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呈现上升态势,并于2006年超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进入2007年,这一趋势有望加速。2007年1-2月份,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32.86%,比全国平均水平23.40%高出将近10个百分点,特别是民航和铁路行业从2006年开始平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1-2月继续保持100%左右的增长速度,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业务量的提升,进而推动行业利润水平的提高。

  2、上市公司将不断受益于行业成长

  2006年开始,包括机场、铁路、港口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行业中弥漫着资源整合和整体上市的气息。上海港首先拉开整体上市的序幕,采用换股的方式平稳的将上海港集团的全部资产推入市场,随后白云机场、深圳机场等上市公司也陆续发出公告说明将把集团的航空类资产不断纳入上市公司当中准备实现整体上市,招商局则不断通过收购逐步控制深圳赤湾和蛇口码头资源并欲对其进行整合。

  不过,这只是行业资源进行整合的开始。在交通运输行业,更多上市公司的资产只是集团公司的一部分,甚至很多优良资产并未上市,特别是铁路、机场、港口和高速公路公司,但是未来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吸引股票市场的注意力。一方面,由于交通运输行业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周期较长,需要资金甚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股票市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而交通运输行业运营稳定,特别是在国民经济高速成长期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其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低的投资风险将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集团公司通过上市公司完成整体上市和资源整合或者上市公司不断收购集团公司优良资产将会令上市公司和行业保持同步增长,不断获取行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

  3、市场价值将会进一步展现

  从市盈率来看,目前,国内A股市场动态市盈率达到37倍,交通运输行业达到31倍,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的动态市盈率分别达到40倍、34倍、28倍和30倍,其中公路和铁路都相对处于低位。

  从涨幅来看,本轮行情截至今日,国内A股市场平均涨幅达到2.6倍,而交通运输行业涨幅仅有1.5倍,其中,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的涨幅分别只有1.37倍、1.34倍、1.29倍和2.16倍,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涨幅。从2007年头一个交易日截止今日,国内A股市场平均涨幅为30%,而交通运输行业涨幅为59%,其中,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的涨幅分别为48%、46%、63%和57%,呈现补涨趋势。因此,我们认为交通运输行业在2季度将会进一步展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热潮将会不断推动集团公司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将行业内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公司推入市场,相应资产的优良盈利能力将会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和丰厚的回报。建议重点关注港口、机场、公路和铁路类上市公司以及部分新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