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钢铁行业:业绩增长持续 期待龙头表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1:44 民族证券
民族证券 周华 2006年全国城镇钢铁项目完成投资额为2246.5亿元,同比下降2.5%,钢铁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1%下降到2006年的2.4%,成为国内唯一出现投资负增长的行业。 无论从粗钢还是钢材的统计数据来看,预计2007年的总产量都将超越去年。但是市场对钢材的需求依然旺盛,建筑、铁路、汽车、机械都占据着比较大的份额。再加上国家对装备制造业、铁路大发展的政策支持,预计这些行业将会高速增长,进一步消化钢材扩张的产能。 今年1月份我国大部分钢材品种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其中建筑钢材、热卷、中厚板等产量较大的品种,价格涨幅均在4%以上。预计我国二季度的钢材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预计二季度的4月份我国将出台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这对钢铁行业利润的影响大概有140亿元,目前钢材价格的上涨可以抵消该项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值得期待。两会期间表决通过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对于钢铁股未来业绩的提升作用明显。 建议关注宝钢、武钢、鞍钢、唐钢、济南钢铁等龙头股,这些公司未来几年产能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向高端产品转移,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们给与钢铁龙头股15倍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行业投资减速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直接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上,每年都以20%以上的增幅不断上扬。钢铁行业从2001年至2005年,我国钢铁业进入了一个投资快速增长时期,年增长率均在30%以上,最高峰时增速甚至超过了100%。"十五"期间共完成钢铁投资额7160多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3倍。 但是到了2006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回落(具体见图一),2007年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4,同比减少12.03%,环比减少4.49%。2006年钢铁行业投资也同比下降2.5%,这是最近6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钢铁项目完成投资额为2246.5亿元,同比下降2.5%,钢铁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1%下降到2006年的2.4%,成为国内唯一出现投资负增长的行业。 图一: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钢铁投资的大规模"爆发式"增长基本已经结束,今后将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对钢材的消费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将淘汰落后产能,钢铁企业将进行结构升级,加大对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的生产。 二、产量的变化 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41878.2万吨,同比增长18.48%,钢铁全行业实现利润1699.5亿元,比上年增加397.58亿元,增长30%以上。2007年1-2月全国累计粗钢产量为7425.42万吨,同比增加1394.40万吨,同比增幅为23.10%,远高于2006年全年的同比增幅。 2007年1月份全国粗钢月产量为3811.91万吨,同比增幅26.08%,比2006年12月份增加3.85万吨。2月份全国粗钢月产量为3613.51万吨,同比增幅为20.10%,与1月份环比减少198.4万吨,减幅为5.2%。 由于2月份为28天,折算为日均产量,2月份仍创出我国日产水平历史新高,达到129.05万吨。如果按2月份我国日产水平计算,2007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降达到4.71亿吨。 1月份全国钢材月产量为4043.98万吨,同比增幅为28.49%,与2006年12月相比,环比减少347.54万吨,减幅为7.91%。2月份全国钢材月产量为3856.83万吨,同比增幅为22.30%,环比减少187.15万吨,减幅为4.63%。如果我们按2月份日均钢材产量计算,2007年全年我国钢材总产量将达到5.03亿吨。 图三:我国钢材月产量及日产量走势图 无论从粗钢还是钢材的统计数据来看,预计2007年的总产量都将超越去年,每月的同比数据依然在上升,说明前几年的投资产能在逐步释放,目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特别是对于热轧类板带材,产能将集中在这两年释放,2007年热轧板(卷)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供给过剩。 由于我国还是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GDP保持在10%以上,市场对钢材的需求依然旺盛,建筑、铁路、汽车、机械都占据着比较大的份额。再加上国家对装备制造业、铁路大发展的政策支持,预计这些行业将会高速增长,进一步消化钢材扩张的产能。 三、钢材价格的上涨 自2007年以来,国内外钢材市场出现一轮较强的价格上涨走势。CRU全球钢铁价格指数逐步回升,其中扁平材、长材都不断上涨(具体见图五)。年初以来,印度生产商提高国内热轧卷价格10-20美元;日本贸易商阪和兴业株式会社(Hanwa)2月份合同的热轧卷和酸洗涂油薄板价格提高16.6美元;由于土耳其市场钢筋需求旺盛,土耳其钢筋出口价格已经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价位;日本JFE钢铁集团表示计划将二季度的热轧板卷和中厚板出口价格上调5-10%。 图五:CRU钢铁价格指数及扁平材、长材价格指数图 国内市场从今年1月份我国大部分钢材品种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其中建筑钢材、热卷、中厚板等产量较大的品种,价格涨幅均在4%以上。鞍钢、武钢都上调了3月份产品出厂价,热轧板每吨上涨300-350元,冷轧板每吨上涨100-120元。宝钢更是上调了二季度的钢材价格,主要产品冷轧板卷上调300元/吨,热轧产品平均上调约200元/吨,其它产品上调幅度在100-700元/吨之间。 预计我国二季度的钢材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的钢材价格在上涨过程中,波动可能会比较大。 四、出口退税及两税合并政策的影响 1、出口退税 自2004年以来国家共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调整,2004年1月1日,钢材产品退税由原来的15%统一下调到13%;2005年5月1日,再次下调板材、线棒材出口退税,由13%下调到11%;2006年9月15日,再次下调板材及线棒材出口退税,下调幅度为3个百分点。其中后两次出口退税调整,主要以板材和线棒材为主,目前无缝管等管材仍保持13%、热轧卷材仍保持11%的出口退税政策。另外,在钢材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的同时,取消了生铁、钢坯等钢材半成品的出口退税,并于2006年11月1日对铁合金、生铁、钢坯等钢铁产品加征10%出口关税。 从历史规律来看,每次出口退税率的下调,都导致我国钢材出口价格的突然上涨。2004年1月调低为13%,出口均价上涨了100美元。2005年5月调低为11%,出口均价上涨了100美元。2006年9月调低为8%,由于本次调整以签订的出口合同为准,所以实际起消失从12月份,而就在07年1月,我国钢材出口价格出现了30美元的上涨。 图六:钢材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价格的变化 预计二季度的4月份我国将出台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这对钢铁行业利润的影响大概有140亿元,目前钢材价格的上涨可以抵消该项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值得期待。 2、两税合并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税法实施后,预计我国财政一年内将减收930亿元,其中内资企业所得税减收1340亿元,外资企业所得税增收410亿元。 在钢铁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大都为33%,其中马钢股份、重庆钢铁、新钢钒的所得税税率为15%。分公司来看,当所得税下降至25%-30%,济南钢铁的提升幅度为4.84%-12.92%,武钢股份的提升幅度为4.22%-11.26%,唐钢股份的提升幅度为4.22%-11.24%,宝钢股份的提升幅度为4.19%-11.17%,鞍钢股份的提升幅度为3.95%-10.53%。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次将所得税下调到25%,对于钢铁股的业绩提升作用明显。 五、行业并购 2006年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并购安赛乐,年钢产量达到了1.15亿吨,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钢铁业的并购浪潮。同时米塔尔参股我国的华菱管线29.48%股权,近期还认购了华菱管线49.33%的非公开定向增发的股份。在全球钢铁巨头米塔尔集团的带动下,国际钢铁业内的并购风潮逐步刮向我国。2007年宝钢对八钢集团注资重组,间接控股了八一钢铁,完成了国内战略布局的第一步,拉开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并购序幕。 资产规模较大的钢铁公司例如宝钢、鞍钢、武钢等都是未来行业并购的主要并购方,被并购方更多是产能低于500万吨甚至低于300万吨的地方公司,这类公司的主要产品更多的是集中于低端的建筑用钢,公司的竞争力不强。这类的公司包括八一钢铁、韶钢、广钢、南钢、杭钢、新兴铸管等。 六、重点公司 四月份是钢铁股年报的集中披露期,预计业绩增长会比较明显。2007的钢价持续上涨,再加上2006年一季度的业绩基数比较低,预计2007年一季度的业绩也将出现大幅增长,不排除很多公司在公布年报的同时公布2007年一季度季报,我们预计钢铁板块在二季度还将继续表现,尤其是四月份。 截止3月24日,已经公布年报的钢铁公司共9家,与2005年业绩相比,总体趋势在不断增长。 钢铁股从06年10底以来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宝钢三季度的业绩大幅增长而引发的,这是一种估值重构行情。整个行业的整体市盈率由当初的6倍提升到目前的15倍,这种估值15倍的市盈率其实是07年的动态市盈率,随着估值重构的完成,分化将是必然。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宝钢、武钢、鞍钢、唐钢、济南钢铁等龙头股,这些公司未来几年相关项目的投产,产能将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已经开始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转移,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未来钢铁行业的并购将是主要趋势,龙头公司将凭借其规模和技术优势完成国内的整合,这也是我们给与钢铁龙头股15倍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