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07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增长86%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11:57 中银国际

  中银国际 邹敏 

  两会期间,直接关系到民生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最受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代表的讨论课题中也频频涉及,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相关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些局部改革的草案和观点,现将主要事件点评如下。

  两会期间医疗卫生事件和点评

  1.总理政府报告确定2007年卫生事业改革重点。温家宝总理表示,2007年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重点抓好四件事,其中包括: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经费保障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政府给予必要的资助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以及中央财政增加支出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2. 2007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增幅位列各项事业之首,达86.8%。根据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草案,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45.36亿元,增长86.8%,增幅列各项事业之首。

  点评:总理的政府报告再次体现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卫生工作思路,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仅覆盖了30%的城镇居民和约10%的农村人口,新的工作思路下,国家将逐渐将医疗保险扩大到城镇非就业人口,扩大新型农村合村医疗的覆盖范围,并最终形成覆盖全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

  为此,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我们预计相应的各级地方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也会大幅增加,以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虽然2007年卫生投入仍然偏低,但预计今后政府投入还将会逐渐增加。

  3.以药养医是医改核心难题,国家委托六机构分别设计医改备选方案。卫生部新闻发发言人表示:以药养医的政策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核心、也是最难的政策制定过程,要取消这个政策,必须为医疗机构设计一套更加合理的经济政策,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目前,国家平行地委托了六个机构设计中国

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案。这六个机构包括国内的著名高校、国务院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以及国际上著名的私人机构。届时将会提供六套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供有关部门作比较最终制定医疗体制改革政策。

  点评:以药品收入补贴医疗机构,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政策是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所在。要彻底地改变,必须解决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问题。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医疗体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具体方案将在2007年出台,但新方案很难在短期内完全切断药品和医院的经济联系。

  4. SFDA推出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草案,重新定义新药,鼓励创新。3月10日,国家药监局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点评:新办法与老办法相比,首先,改变过去个别人滥用权利的情况,改为审评人员集体负责制,使得审评过程透明化;其次,对新药的界定更为严格,改变剂型、和规格的药品不再按新药申请管理。我们认为新办法更加鼓励实质性的技术创新,对通过低水平改变剂型和规格来逃避药品降价的行为有控制作用。

  5.两会代表提议设立医疗、医保和医药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

  在全国政协医卫组的讨论现场,有些委员提出的医药管理体制重组的方案之一就是实行卫生部“扩权”,把一些原来就属于卫生部的、后来分散出去的权力再收回,在卫生部下面设立三个直属的部管局:药品监督局、中医药管理局和医疗保险局。

  点评:我国自1997年开始的医疗改革不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国家各分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政出各门,导致政策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国务院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级协调工作小组,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牵头,共有15个部委参与,该小组对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卫生投入机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药品购销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

  代表的提议正是基于这一点,希望能有一个高于现有各医疗卫生部门的机构,敢于打破各部门内的既得利益,从全局的角度推进医疗体制的改革。

  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虽然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细则尚未出台,但其“低水平,广覆盖”的方向十分清晰。在此方向指导下,国家必将加大投入,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院和农村卫生所的建设,加强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因此,整体上我们对医药行业抱有偏乐观的态度,但同时药品降价政策和药品监督各环节的专项整顿措施对医药行业的短期效益有负面作用。

  在行业内公司的选择上,我们倾向于几类企业:受国家调控影响相对较小的品牌OTC中成药生产企业、受惠于国家政策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生物疫苗类企业和低价普药生产企业。而高价普通处方药生产企业整体上受国家调控影响最大,但研发实力突出的企业可以通过新产品抵御老产品的降价影响。

  品牌OTC药品生产企业生存环境相对宽松:相对宽松的定价政策,不参与招标采购,民众自主医疗意识的提高使得OTC终端增长活跃。随着不少处方药转战OTC市场,未来这一领域竞争趋于激烈,我们重点关注品牌中成药生产企业。

  生物疫苗类企业处于行业景气高峰:国家对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带来对疫苗需求的持续升温。

  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面临机遇:反商业贿赂、二票制等药品销售政策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以带金销售为主的销售自然人,市场份额正向规范、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倾斜;未来医药商业的收购兼并活动将趋于活跃;更长远来看,医疗体制改革最终将引向医药分家,医药商业企业的行业地位有望提升,带动行业利润率回升。但短期内由于医疗改革的不确定性,行业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高还需要观察。

  高价处方药生产企业整体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其中的高价普通处方药生产商,反商业贿赂导致医院用药量增长缓慢,药品降价压缩盈利空间。但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仍然值得关注,如恒瑞医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