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造船企业加速整合酝酿投资机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1:26 天相投顾
天相投顾 虞光 在全球船舶制造行业持续景气与世界船舶工业向我国产业转移趋势已经确立的背景下,我国造船业将继续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内造船企业正在加速整合,从而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世界船舶市场将继续保持景气 造船市场繁荣的动力来自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贸易持续稳定的增长。世界贸易增速在各国纷纷加息的背景下,近几年仍保持在7%以上,2008年世界贸易增速至少可达4.5%。我国石油、铁矿石及其他大宗散货的海上运输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航运市场未来两年的走向。跨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TSA)统计,近几个月从我国到美国的货运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国际机构预测中国未来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2%;而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将从2005年的4640万TEU至少增加到2015年的7940万TEU,增长率达到71%-85%。 预计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将继续保持景气,船价将维持高位。目前的油船船队中,单壳油船仍占四分之一以上,2010年前需要淘汰的单壳油船约为9000万载重吨。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增长和IMO提前淘汰单壳油船的规定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油船价格将保持较高水平。散货船市场仍会保持一定程度坚挺,我国铁矿石的进口和世界粮食的进出口将会继续支撑这一市场。相比较,集装箱船市场前景较难把握,集装箱船的建造取决于集装箱航运需求量,预计未来订造量恐难高过近几年的水平。 针对市场对船舶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担心,我们认为,在经历了持续4年的景气高峰后,未来5 年全球主要船厂的接单势头会逐渐减弱。但本次全球造船业旺盛期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出乎大部分人意料,进入造船高峰期之初各船厂的储备产能很小,结果造成目前全球主要船企手持新船订单仍相当于今后3年-4年的作业量。5年之后,贸易需求带动新船订造需求将再度回升。因此,目前过度担忧造船业将受需求周期性影响并不可取。 国内造船业加快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造船业的崛起,世界船舶市场份额呈现由日、韩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因为船舶工业具有劳动、资金、技术三密集的特征,而我国既拥有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又拥有较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的资金、技术条件。针对自己所长,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确立了以三大常规船型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策略。该策略的确定主要是由于在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中,我国船厂的劳动力优势更为明显;同时,在三大船型建造所需的土地、岸线等资源上,我国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在三大主力船型中,我国与日、韩在研发、设计等方面的科技差距不是特别明显。也就是说,在三大主力船型上,我国船企在资源和要素上的比较优势已经完全超越了科技水平上的相对不足,非常适合在上述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实现船舶工业的产业转移。 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三造船大国,而且与排名前两位的韩国和日本的差距不断缩小,大有赶超之势。国防科工委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船舶完工量达到创纪录的1452万吨,同比增长20%,占全球船舶完工量的19%。其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完工602万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完工267万吨,地方船厂完工583万吨。2006年我国船舶企业新接订单4251万吨,手持订单6872万吨,占全球订单的24%。2006 年出口船舶达到1171万载重吨,出口创汇81.1 亿美元,同比增长74%。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7%、102%。 中船集团加速整合酝酿投资机会 结合中船集团“十一五”目标规划和2006 年以来集团资本运作的动向,有理由相信,对沪东重机(600150)的资产注入仅是中船集团资产整合的第一步。市场目前在关注中船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整合动向。 目前,沪东重机(600150)已先从中船集团的资产整合中大幅受益。在1月29日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当天,我们在报告中提出,假设外高桥、澄西、文冲三个船厂资产在2007年4 月进入公司,而且新公司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0%,大致推算出新公司2007年EPS为2.41 元;按照2007年27倍PE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65.1元。目前公司股价表现基本符合我们的判断。 值得关注的是,外高桥、澄西、文冲3个船厂资产在上市公司中还将有进一步整合过程,我们对新公司2007年业绩至少增长30%的判断仅为初步判断。结合行业基本面、国家政策面因素,我们认为公司新资产或有超预期表现。在良好预期推动下,公司享受更高的成长性溢价也是合理的。为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中船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除沪东重机之外,还有江南重工(600072)、广船国际(600685)。这两家上市公司分别地处上海、广州,而中船集团进一步资产整合的潜在目标——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也地处上海、广州两地且与江南重工、广船国际有极深渊源。 从江南重工、广船国际两家公司2006年3季报披露的净利润增长率指标看,广船国际增长408.5%,江南重工增长45.3%。1月25日,广船国际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06年全年净利润将同比上升150%以上,我们预测该公司2006年EPS将达0.5元。江南重工在完成生产基地搬迁后,公司基本面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公司主业将从钢结构转变为船舶配件制造。公司2007年内有望完成搬迁。公司在上海长兴岛的两个船舶配件生产新基地将令公司的产品类型扩展到船舶电气设备、其他甲板机械等领域,目标产能为500万吨-600万吨。 基于对行业成长性、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产业整合加快等方面判断,我们继续看好造船类上市公司沪东重机、广船国际、江南重工,近期建议重点关注江南重工、广船国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