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热卖综合金融概念 平安回A挑战保险股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22:13 中国经营报

  “平安最快可能在2月底上市。”1月30日,平安保险(2318.HK)顺利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与中国人寿(601628,2628.HK)回归A股上市前不同,海外投行在平安过会前后纷纷调高对平安的评级。“平安保险‘紧密型’的金融综合经营平台是其A股上市最大的投资亮点。”金融分析师对平安保险上市发行区间的预测大多在35元至40元之间。

  发行价区间预估:35元以上

  按中国人寿从通过审核到A股挂牌19个工作日估算,平安上市的时间大约在春节后开市不久。

  “我们认为,按照平安申请上市前在香港30个交易日均价的90%~95%计算,发行价约为每股35~37元,此次发行11.5亿股,那么平安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将融资400亿~425亿元人民币左右。”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分析认为。35~40元是大多数分析师预测的发行价区间。平安证券金融分析师邵子钦认为35元是一个中轴,区间应该在33~37元;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则认为35~40元是一个合理区间。

  “保险公司的股票,成长性、投资回报率、折现率是定价的三个主要依据。但平安保险打造综合性金融平台的战略、控股多个金融机构的举动应该给予折价还是溢价,是影响它定价的第四个因素。历史资料表明,市场往往会给综合金融股票一定折价,主要是考虑其效率下降,盈利受到拖累。但平安不同,它所有的子公司都是高度控股的。所以我认为目前起码不应该折价。”王小罡说。

  “平安的金融架构与光大金融集团和中信金融集团不同。平安属于‘紧密型’金融集团架构,这正是平安的投资亮点之一。”邵子钦说。

  对此,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如此诠释:“我们确立的是‘一个客户,多个产品’的策略;在渠道方面,我们推动交叉销售,2006年产、寿、养老、健康险交叉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在服务方面,依托平安全国后援中心,建立统一的客户接触平台和服务知识库。”

  溢价甚于国寿

  “与中国人寿迥异的是平安一贯的战略和目标。”王小罡分析,“比如在投资方面,中国人寿参股南方电网、广发银行都是财务投资,目的是获得投资收益。而平安的收购多为谋求绝对控股,构建金融平台。”

  市场化、竞争力、创新性是金融分析师对平安一致的认识。平安证券邵子钦分析:“有别于中国人寿的资源优势和国企背景,平安可能在大型投资项目上拿不到中国人寿那样的资源,但具有突出的自我成长基因。”王小罡则认为:“平安的创新性和较低的成本率也是给予平安估值溢价的一个依据。比如平安的产品创新,它最新推出外汇保单平衡它的外汇资产;平安在大城市和中高人群的市场占有率高于中国人寿,同时平安展业成本以外的维持成本一直远低于中国人寿,它的代理人人均保费收入要高于中国人寿38%。”

  “相对于中国人寿的股票估值,我给予平安保险溢价。”海通证券分析师邱志承表示。

  保险股进入脆弱期?

  “从港股价格看,平安股价始终高于中国人寿10~15港元,相当于50%~60%左右。以此推论,平安A股的股价可能在50~70元的范围内运行。”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如是分析。

  邱志承认为,目前A股保险股已存在一定泡沫成分,“在我看来,中国人寿股价目前只应该运行在20多元的水平,但实际一直是两倍以上的市场价。”

  中国人寿发行价最后定为18.88元人民币,但开盘价即翻番至37元,首日收盘38.93元,涨幅106.2%。随后几个的交易日中,一度出现涨停、最高摸高到50元,随后跌至38元,平安保险是否也会面临这样疯狂的“过山车”?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在分析股市涨跌中,有明显的抗跌类股票和脆弱型股票,本来保险是属于防御性较强的抗跌类股票,但在A股市场,保险属于脆弱型股票。他提醒投资者:“保险在A股市场与市场涨跌的关联性太大了。尤其是A股市场下跌时,保险股会有明显的下行动作。”

  相关报道

  中保国际蓄势海归

  当A股聚焦灯光照耀在保险第一股中国人寿(601628,2628.HK)和即将挂牌上市的平安保险(2318.HK)时,中国保险业的“海外势力”——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集团)正在部署一系列将重心转移到内地市场的举措。

  集团发展转向内地

  1月26日,中保集团旗下19家成员公司在上海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期间,中保集团董事长冯晓增向记者乐观地表示:“我们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回到内地市场上市)。”

  冯晓增指出,中保集团的未来发展战略定位是“以保险业务为中心,资产管理为保障,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以境内为重心,境内外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品牌特色、持续发展能力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性综合金融保险集团。”其中,以“境内为重心”是首次在集团内部提及。

  中国保险业共有五家在海外上市的保险公司,但中保国际(0966.HK)、民安控股(1389.HK)却常常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这两家上市公司都有共同的母公司——中保集团,且它们一半的业务都在内地市场。

  而据记者从年度会议上了解到的消息,中保国际将于年内乘势回归A股市场。

  中保国际于2001年在香港上市,当时这家上市公司是把中保集团旗下的中国国际再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经纪公司重组而成。

  2001年底,随着中保集团控股的太平人寿、太平保险内地复业经营,以及后来成立的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太平资产管理公司,中保国际上市公司陆续将在内地经营的这四个“太平”字号公司重组进来,至2006年初,中保国际成为一家拥有境内外保险业务的保险股。

  冯晓增对中保国际2006年的市场表现表示满意:“中保国际的内在价值得到市场的重新发现和投资者的热捧,从2006年初到2007年1月,中保国际的股价从3港元涨至11港元。”

  冯晓增说:“对于中保集团及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来说,香港是座‘金矿’,两家上市公司在香港表现将为进一步加快在国内市场发展创造条件。”

  投资亮点独特

  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1月26日,中保集团增持305万股中保国际(0966.HK)股份,每股作价8.8港元,持股量由50.85%增至51.07%。分析师认为,中保集团增持子公司股份,显示了对中保集团对旗下这一上市公司未来股价走势的看好。

  这一天正是中保集团在上海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前期,问及中保集团2006年总的投资回报,冯晓增用了“好得超过想象”这个词。

  据资料显示,中保国际旗下内地附属公司——太平人寿保险去年保费收入为112.07亿元人民币,较2005年的78.47亿元人民币上升42.8%。

  “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如期实现打平赢利的战略目标,太平人寿保费收入突破百亿元,太平保险则超过20亿元。”冯晓增还介绍,“太平人寿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实现了赢利,打破了寿险公司前期亏损的一般规律。”

  “在我们目前的资产里,太平人寿是最大的亮点,在未来五年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将是新的亮点。”中保国际CEO吴俞霖介绍说。

  在目前中国保险股备受热炒的时候,资产组合里拥有海外的再保险业务、内地的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中保国际具备了与中国人寿、平安保险所不同的投资亮点、投资故事和增长空间。本报记者:万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