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投资者预期变化市场调整 国外投行看好银行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09:01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谢利

  1月31日,沪深两市再度出现深幅下跌,跌幅分别达到4.92%和7.62%,深成指甚至一度几近跌停,引发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此番市场调整正值A股经过一轮急速攀升后各方分歧加剧之际,更与近期政策面对股市泡沫的判断有直接的关系。

  1月3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说,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投资者面临投资行为不理性的危险。这一看法被认为是政策层面权威人士对争论日久的“股市泡沫说”的首次回应。同日,正在京举行的德意志银行“中国概念”论坛上,该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发出了类似警告:“A股市场‘泡沫’风险加大,市场可能在今后几个月内出现调整。”

  事实上,随着2006年中国股市迎来惊人涨幅,在短短一年中创出有史以来最高点后,有关“泡沫”的争辩一直不绝于耳。在如火如荼的股市面前,既有谢国忠、罗杰斯、吴敬琏等人的“釜底抽薪”,也有另外一些专家学者以及市场分析人士的“火上浇油”。相对于上述各种定性结论,马骏给出的看法更倾向于动态:“A股市场的合理估值应当在20至30倍市盈率之间,目前平均市盈率已达27倍,假如再有10%至15%的上涨,就应当引起监管层的重视。”

  尽管围绕“泡沫”所进行的这样一场对决并不能改变市场基本面的事实,但它却至少对一件事产生了重要影响,那就是“投资者的短期预期”。

  “流动性过剩并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惟一理由”,马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泡沫’增加主要是投资者预期变化从而导致资产配置的改变,防止‘泡沫’加剧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人们的预期。”按照这一观点,股市近日的深幅下挫更可看作是由投资者预期变化所引致,而并非“泡沫”的破裂。毫无疑问,合理的预期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但如何正向引导投资者对市场的短期预期?马骏认为,一旦监管部门对通货膨胀压力、A股股市过热、固定资产增速反弹等问题形成明确看法,就可能采取紧缩流动性、加息、风险提示、制止非法资金流入股市乃至行政性调控手段,这些对策就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短期预期。

  事实上,进入2007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市场风险并有所动作,如央行再次上调银行存款

准备金率;
证监会
一度叫停新
股票
基金发行,减缓A股市场大规模投资资金的流入;银监会发出通知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等等。事实证明,这些举措不仅已经开始发挥对市场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而被看作引导预期的一种零成本手段,前面提到的各方专家学者特别是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的谈话和观点,也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

  尽管认为中国股市短期内已经积聚了潜在风险,市场调整不可避免,但大部分国内外投行和券商依然对中长期市场前景表示乐观。德意志银行在其公布的

  2007年中国投资战略中,十分看好银行、汽车、机械、医疗器械、环境、基础设施、消费、软件和黄金等行业。对于近来市场中对银行股估值过高的质疑,德意志银行的研究分析认为,随着企业盈利以年均36%的幅度增长,银行整体不良率将持续下降,有望从目前的平均7.3%降到两年后的2.5%,而不良率的改善将使其拨备覆盖率得以降低,从而带来银行利润的增加。此外,混业经营不断扩大也支持银行净资产回报率上升。

  既然支撑股市上涨的基本因素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面对由市场预期变化带来的短期调整,投资者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和采取怎样的对策呢?对此,专家给出的建议是:近期应逐渐转向相对较具防御性的产业,如电信、银行、公用事业、消费品、科技和贵金属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