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汽车制造:规范出口秩序 严防恶性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11:30 新浪财经

  国泰君安

  张欣

  -五部委公布《2007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涉车部分简评

  投资要点:

  2006年12月31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7年3月1日起,对汽车整车产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底盘及成套散件)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同时对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汽车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

  由于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将历史性地突破700万辆,国内市场开始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局面,因此诸多汽车制造厂商纷纷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但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采取以降价为主要手段的策略,结果导致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单价日益降低,甚至有可能被进口国实施“反倾销”制裁。因此对出口汽车采取许可证管理措施将规范我国汽车的出口秩序,严防恶性竞争,治理2005年以来汽车市场出口价格混乱的局面,做到防患于未然。

  中国政府已经把汽车工业定为国家支柱产业,把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定为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商务部更是计划要在10年内争取把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出口从11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使中国汽车工业出口的年产值由仅占全球市场交易量的0.7%,提升到占全球的10%。

  但与此同时,在汽车出口数量增长迅猛的同时,汽车产品的出口平均单价则在大幅下降。而且,随着国内市场的相对饱和和出口市场的扩大,我国汽车出口开始出现竞争无序的局面。价格战是我国汽车厂商惯用的手段,而且随着国内自主品牌市场拓展到海外,价格战也开始随之蔓延。自己人在新的市场上自相残杀,不仅利润没有了,而且口碑做差了。

  因此此次国家有关部门对汽车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总体上看对合规的大中型汽车厂商并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只有那些“散、乱、差”的小企业才将会被禁止从事汽车出口贸易。

  2006年12月31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7年3月1日起,对汽车整车产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底盘及成套散件)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同时对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汽车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

  《通知》指出,申领汽车整车产品出口许可证的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列入国家发改委《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且持续有效、具备与出口汽车保有量相适应的维修服务能力,在主要出口市场建立较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

  申领汽车整车产品出口许可证出口经营企业(含汽车集团所属的进出口公司)应获得符合出口条件的汽车生产企业的出口授权,并根据授权出口该企业的产品,出口经营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应在授权中约定共同承担出口产品的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连带法律责任。

  通知规定,如果汽车出口企业提供虚假资质证明材料、产品被相关部门认定为侵犯知识产权、伪造生产企业授权证明、出口非自产或非授权企业产品、出口汽车在国外有重大质量事件并对我国出口汽车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将被取消下一年度从事汽车整车产品出口资格。

  由于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将历史性地突破700万辆,国内市场开始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局面,因此诸多汽车制造厂商纷纷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但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采取以降价为主要手段的策略,结果导致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单价日益降低,甚至有可能被进口国实施“反倾销”制裁。因此对出口汽车采取许可证管理措施将规范我国汽车的出口秩序,严防恶性竞争,治理2005年以来汽车市场出口价格混乱的局面,做到防患于未然。

  伴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大,我国汽车从2002年开始尝试出口海外并逐渐形成规模。

  来自海关的统计显示,2002年中国出口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2万辆,2003年出口4.8万辆,2004年出口7.8万辆,2005年出口17.2万辆,预计2006年将出口34万辆。这表明中国汽车工业的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中国政府已经把汽车工业定为国家支柱产业,把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定为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商务部更是计划要在10年内争取把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出口从11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使中国汽车工业出口的年产值由仅占全球市场交易量的0.7%,提升到占全球的10%。

  但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首先,由于我国出口的汽车以中低档为主,主要面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大部分出口企业并没有明确的出口战略,海外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国产汽车出口批量小,远未形成规模。其次,有资料显示,在上千家汽车出口厂商中,年出口量在10辆以下的占了60%还多,甚至有超过15%的商家年出口汽车仅为一辆。而一些出口汽车产品的质量不过关、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在汽车出口数量增长迅猛的同时,汽车产品的出口平均单价则在大幅下降。而且,随着国内市场的相对饱和和出口市场的扩大,我国汽车出口开始出现竞争无序的局面。价格战是我国汽车厂商惯用的手段,而且随着国内自主品牌市场拓展到海外,价格战也开始随之蔓延。自己人在新的市场上自相残杀,不仅利润没有了,而且口碑做差了。

  因此此次国家有关部门对汽车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总体上看对合规的大中型汽车厂商不会有什么冲击。只有那些“散、乱、差”的小企业才将会被禁止从事汽车出口贸易。

  其实早在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曾针对我国摩托车出口中的低价竞争问题出台过相关措施,但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虽然现在国家五部委出台了汽车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很多地方汽车企业的出口背后是当地政府的力量在主导,类似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而严格的执行,让人拭目以待。

  据悉,为了实现平稳过渡,2007年汽车厂商向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申报的截止时间为2007年1月15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申报截止时间为2007年1月22日,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将于2007年2月公布2007年度《符合申领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2007年3月1日起执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