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金融业:选择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15:01 新浪财经

  东方证券

  顾军蕾

  2006年,中国金融股全年涨幅120%,表现远好于全球主要市场金融股。金融股的表现是典型的“业绩增长+估值提升”交替推动股价上涨,使其由“中国折价”转变为“中国溢价”的投资故事。

  中国溢价是否合理?溢价后如何发掘投资机会?我们认为:中国溢价存在于中国市场潜力,而投资机会的钥匙也存在于中国溢价本身。只有寻找那些更能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将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价值的企业才能充分享有中国溢价,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从金融服务业的本质去把握投资机会。

  我们相信,综合金融服务代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其实质是在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依托强大的品牌和网络及持续的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挖掘金融服务的附加价值。潜在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成长过程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回报。

  潜在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特点包括:创新的内在机制、有力的政策支持、领先的品牌和网络以及垄断竞争的行业压力。我们给出的主观评分显示,银行在政策支持、品牌网络方面具有最大的优势,创新体制和行业格局也向逐渐有利于推动综合经营的方向转变,因此具有最大潜力。证券在创新体制和行业竞争压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虽然政策支持和品牌网络尚存不足,但个别公司成长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机遇仍十分明显。保险总体看向综合金融服务渗透的动力和压力不足,更多是出于获取投资收益或协同发展主业的目的介入新的领域,但垄断企业可以锁定保险市场本身的高速成长和投资收益的爆发双重好处。

  我们认为大银行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潜力更为巨大,而中国银行具有四重优势,面临更大的投资机会。股份制银行在开展综合金融服务方面也不乏佼佼者,招商银行有望成为零售银行的细分市场龙头。证券业将面临最好的投资时机,原因在于股市的整体向好对证券公司的业绩和估值形成双重拉动。看好创新类券商在上市之后的投资机会。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将享受估值溢价。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回归A股将助推市场热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