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农牧渔:《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15:40 新浪财经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于12月15日正式发布。这是农业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继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之后,编制的又一个中长期战略规划。

  该《规划》是指导各地科学安排粮食生产力布局,着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行动指南。编制该《规划》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阐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思路方面,该《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的政策精粹一脉相承,但该《规划》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该《规划》根据我国不同区域主产优势的不同,以及对全国粮食安全影响作用的不同,在原有“主产区”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与创新,首次正式提出了“功能区”的详细划分思想,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并对各区的功能定位与主攻方向进行了总体描述。

  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近中期我国粮食供求格局的变化趋势、需求结构和粮食增产途径,提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攻方向;

  第二部分侧重从全局角度,本着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市场调控、确保供给与农民增收、明确重点与责任分工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粮食中长期发展方向,具体目标和实施战略;

  第三部分是从细化落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布局的视角,在综合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布局的历史沿革和重心变化的基础上,对未来粮食发展提出了按不同区域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来划分粮食发展功能区的设想,将全国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潜力提升区、稳固发展区、战略储备区四个功能区,并分区提出了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

  第四部分主要按照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的要求,具体谋划了需要支持的政策领域;

  第五部分从资源保护、法律保障、制度建设、投入机制、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颁布的意义在于:

  从战略上继续强调粮食生产布局的重要性,有助于缓解我国持续紧张的粮食供需矛盾。虽然2006年是我国连续第三个丰产年,使得我国持续多年的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足需的态势依然存在。据最新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粮食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7%左右,国家粮食安全仍存在隐忧。该《规划》从战略上再次强调了国家对粮食生产与发展的高度重视,有助于缓解我国持续紧张的粮食供需矛盾。

  “功能区”的划分有助于不同区域认清自我优劣势,找准自身特色,选择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人才、区位、政策等优势资源,找准方向进行重点突破,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同时,使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更富有持续性,进而使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布局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突出了我国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中的重心和要点。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规划》指出:今后粮食生产的发展必须重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在确保口粮供给的前提下,注重解决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