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水泥集团政策扶持未来将花落谁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16:26 证券导刊

  国家扶持十大内资水泥集团,必将对行业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区域性龙头企业在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的并购也将愈演愈烈。作为扶持对象的上市公司,不仅获得政策支持,而且有望获得并购红利,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银河证券 洪亮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为落实今年4月13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圈定十大内资水泥集团,并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上予以扶持。一石击起千重浪,此举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十大扶持对象的确定,必将对行业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并为二级市场水泥板块带来投资机会。

  一、调控水泥产业结构的任务艰巨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材料可以替代它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2005年我国水泥产量达9.7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42.73%。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泥行业的供求矛盾不断加剧。2005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5亿吨,而水泥生产能力已达13亿吨,产能过剩2.5亿吨。特别是落后生产能力比重仍占60%左右。预计2010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12-12.5亿吨,比2005年的产能少0.5-1亿吨,未来水泥行业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为此,《意见》就加大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关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管理的力度。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把环保新标准纳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的审核条件,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二是认真执行2006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三是提高建筑市场应用水泥的准入标准,禁止立窑水泥进入重点建设工程和建筑物结构工程。这些标准的执行,进一步加大了新上水泥项目的管理力度,使总量控制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政策标准,有利于水泥行业的合理布局,防止新的盲目投资。

  二、行业集中度亟待提高

  水泥行业不仅总量过剩、结构失衡,而且存在行业集中度低的问题。2005年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集团水泥产量超过1.65亿吨,市场份额由2000年4.4%左右提高到15%。尽管水泥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但与世界水泥巨头仍有相当差距。我国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水泥生产总能力也只相当于世界水泥工业第一位的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的产能。目前,世界前50家水泥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60%。

  行业集中度过低,会产生什么后果?海螺水泥在上海的市场份额占到20%,对上海市场的水泥价格也只能起到“兴风作浪”的作用,海螺的水泥价格上涨,其他企业跟着上涨;海螺水泥降价,其他企业也跟着降价,远远没有达到控制市场价格的地步。从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要在区域性的水泥市场中起到稳定价格作用,作为区域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要达到60%以上。2003、2004、2005年我国新型干法熟料能力分别增长0.8、1.3和1.02亿吨,增速分别达到67.94%、65.05%和30.88%。但水泥行业的利润却从2004年的300多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80多亿元,为何水泥行业增产不增效?问题就出在行业集中度过低带来的无序竞争。因此,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当务之急。预计2010年将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2005年的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企业户数由5000家减少到3500家左右。实现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10年,水泥产量前10位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吨以上,生产集中度提高到30%;前5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为此,《意见》提出选择10家国家重点支持和30家地方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上优先给予支持。

  三、外资蚕食水泥企业的压力加大

  包括国外水泥巨头在内的国外投资者看好中国水泥市场。我国经济在未来二十年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又一个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目前水泥市场发展不平衡,许多地区存在发展空间,特别是人均消费量在400kg以下的地级城市有309个,占地级市总数的85%;广大农村市场有待于启动;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和东南亚等国家建设输油管道和基础设施等,水泥需求旺盛。50%以上的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替代也是水泥行业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正是非常看好我国水泥市场,外资水泥巨头认为:要主宰世界水泥界就不能不进入中国水泥市场。因此,对我国水泥行业以及水泥企业很早就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水泥无论是建设成本还是生产成本在世界上都是最低的。即使按我国水泥生产线的建设成本×2.5,作为在海外水泥建设工程项目承包的报价,在国际上都是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水泥业的平均价格为每吨30-40美元,而在欧美市场则高达70-80美元,日本市场卖到100美元,即使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达到60美元。

  对外资来说,中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对我国水泥企业只要进行一定的管理,经营成本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再适当提高水泥的价格,企业就会有可观的盈利空间。

  水泥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要在行业中立足,必须在结构调整中扩大规模,成为区域龙头水泥企业。目前的状况是:受资金的制约,国内众多中小水泥企业失去扩张机会,这却为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外资敏锐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对国内水泥企业的渗透力度,有选择地对区域龙头或有望成为区域龙头的水泥企业进行投资。法国拉法基集团(Lafarge)收购四川双马(000935),HOLCHIN B.V.增持华新水泥B股,德国海德堡入股冀东水泥(000401)的子公司,海螺水泥(600585)引入MS Asia Investment Limited(摩根士丹利公司之附属公司)和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两家战略投资者,海螺水泥(600585)牵手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入股巢东股份(600318)。并购方式多种多样,并购案例不断涌现。

  四、水泥行业的洗牌将加速

  扶持对象确定后,将有助于解决一直困扰国内龙头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自2004年以来,信贷紧缩使国内水泥业受到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像海螺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也缺乏资金来进行扩张;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在我国“跑马圈地”,很多企业在经营困难之下不得不与外企联姻,并且由于行业整体低迷也卖不出一个好价钱。这一措施将改变这一不平等的竞争局面,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预期,未来水泥行业洗牌将加速,区域性龙头企业在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的并购也将愈演愈烈。未来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将以形成区域龙头企业为主:一方面,国内有实力的水泥企业对目标市场周边的中小水泥企业进行各种层次的“联合”,以期成为区域水泥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外资水泥巨头在国内水泥市场积极布局设点,对国内水泥企业形成压力,加速上述区域龙头企业进一步兼并的步伐。

  水泥行业洗牌的加速,也为二级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水泥上市公司在水泥行业中处于行业龙头,其生产规模和经营业绩一般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作为扶持对象的上市公司不仅获得政策支持,而且有望获得并购红利,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可能成为扶持对象的水泥上市公司包括:G海螺(600585)、G华新(600801)、G冀东(000401)、亚太集团(600881)和G天山(000877)等。

  有望成为十大扶持对象的水泥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

公司名称

2005 年水泥产量

(万吨)

EPS(E) (元)

投资评级

2005

2006

2007

600585

G 海螺

4368

0.32

0.70

0.98

买入

600801

G 华新

1333.32

0.19

0.38

0.58

买入

000401

G 冀东

1173

0.13

0.26

0.38

买入

600881

亚泰集团

1022

0.08

0.19

0.26

买入

000877

G 天山

1200

0.04

0.20

0.22

买入

中国银河

证券洪亮统计并预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