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成本大比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07:50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本刊实习生 吴九九 方美珍

  近年来,在盛大、百度等一批高技术企业带领下,国内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外股市。但面对许多企业头脑发热、盲目跟风潮,对境内外上市成本进行理智分析十分必要。

  据了解,中国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深圳中小企业板的平均发行成本为400万—450万元,占总筹资额的4%—8%;香港创业板为10%-15%,总体上与中小企业板相当;纳斯达克是中小企业板的3—4倍,纽交所与其相当;主板的发行成本在450万—1000万港元,占总筹资额的20%。

  从企业上市最大的一项成本—保荐人费来看,纽交所和纳斯达克都在千万人民币以上,而其他各板均不超过500万元,香港创业板只需100万—200万港元,与

中小企业板的费用基本相当甚至更低。法律顾问费和会计师费的成本方面,深圳中小企业板、香港创业板均在200万—250万间,香港主板约是该数字的两倍,而英国和美国市场更高,英国的AIM市场最低,只有650万,纽交所和纳斯达克都是700万人民币左右。支出最少的上市初费一项,中小企业板只需3万元,海外各板为10万—40万不等,香港主板最高为65万港元。

  另外,中国企业在不同市场的维持费用(可预测部分)的统计数据显示,除去保荐人顾问费用,在中小企业板、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以及纽约交易所、纳斯达克和英国AIM市场的总费用分别在50万—60万、200万—500万、140万—270万、800万—850万、300万—400万。其中中小企业板的保荐人顾问费用是双方约定,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而要在美国市场上市,仅此一项就至少需要准备800万人民币的费用。60万左右的维持费用使中小企业板保持了最低的成本,创业板的费用也远远超过了中小企业板,至少需要170万港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板的发行成本与维护费用总额最低,与香港创业板大致同在500万元的水平。而中国企业若想在美国和英国上市,首先必须应付高额的成本支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