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巨资虎视煤化工行业 赌还是不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4:2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多家公司虽然已经立项,但一直引而不发,他们看不清楚未来

  证券时报记者 刘行健

  一场持续7年、耗资7亿多的豪赌终于结束,双环科技油改煤项目今年5月底顺利投产之际,恰是油价高企之时。保守估计,此次改造一年可为企业节约2亿元的成本。

  不过像双环科技如此幸运的油基化工企业毕竟是少数。近年来油价的持续飞涨,令油基化工企业很是受伤。 “不改是等死,改还有可能不死。”一位企业高管如是说,这位高管所在的公司已实施油改气项目,每年可节省数千万的燃料费。

  油价的大幅上涨,带给油基化工企业的是痛苦,带给煤基化工企业的却是发展的机遇。譬如煤制甲醇,生产成本每吨不到1500元,售价却达到2500元,如此惊人的毛利率,不仅原煤基甲醇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也吸引业外资金蜂拥而入。

  50年一轮回?

  从理论上讲,煤化工的产业链可以替代大多数的石化产品,上世纪初曾经就是煤化工的天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场影响深远的油代煤的进程奠定了世界石油为主要能源和化工原料的格局,只有煤的焦化工业仍然在世界范围占有一定的位置。近几年

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加上煤化工技术的进步,使得油基化工和气基化工逐步转向煤基化工。在中国,煤气化制醇醚、油改煤等都因为成本优势脱颖而出,获得了新的活力。又一次轮回开始了?

  煤和油替代存在多个方面,包括煤代替油作为能源,以及煤代替油作为化工原料。近年来,油改煤、煤制油已经在中国大地纷纷上马。面对纷纷上马的煤化工,市场大都叫好和热捧,但同样也有人质疑。一位化工业人士说:“如果未来油价大幅下跌至40美元以下,煤化工就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

  机遇还是陷阱

  没有人敢确切肯定这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但是赌与不赌,已成为一个问题。当油价冲破70美元,甚至不久前冲击过每桶80美元的高位时候,煤基的甲醇、二甲醚等的新能源成为市场的新宠。

  一方面是前期动辄数十亿的投入,以及长达多年的建设周期;一方面是成功后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或者广阔的市场空间。许多化工业的上市公司面临的是矛盾的抉择。或者换句话来说,机遇和风险,该选择什么?煤化工热潮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却发布《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踩下刹车。

  研究员测算表明,许多煤代油、煤制油的技术,在石油价格30-40美元以上时才拥有成本优势,虽然很少人认为三五年后石油价格会下降到30美元,但是长期来看石油价格总是充满不确定性。煤油替代,这可能是机遇,但也可能是陷阱。

  中国许多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地兴起煤化工项目。一些公司赌成功了,比如双环科技。双环科技利用壳牌技术建设7年之久的油改煤项目在今年5月试车成功,该公司董事长吴党生在5月的壳牌推介会上说,保守估计一年可以节约2亿元的成本。同时,三峡新材也已大规模实施“重油改天然气”,工程将于2006年8月份全面完成,随着油改气的全面完成,该公司每年可节省燃料成本约4000万元。此外,柳化股份煤气化工程也即将投产。

  而在煤制油等替代能源方面,目前以甲醇、二甲醚最为热火。很多公司正在赌或者想要赌。上市公司现在只有泸天化已经建成10万吨的二甲醚项目;而太工天成赤天化兰花科创等上市公司都因为将投建二甲醚项目被研究人员看好未来发展。

  高油价带来机会同时,新拟投建的甲醇、二甲醚项目的风险又如何呢?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通知指出:煤制油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并存在技术和工程放大风险;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由此,天富热电曾经设想过的30万吨二甲醚项目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从上市公司项目来看,大多公司的二甲醚项目都在准备还没有动工的阶段。太工天成和赤天化的工作人员都告诉记者,称其项目并未受到通知影响,但是还在前期准备阶段。事实上,多数上市公司新上煤化工新能源项目都要到2008年甚至2009年才能完成。赌赢还是赌输?三年之后,等待这些项目的会是什么呢?

  现状:富煤少油缺气

  很明显,正是资源条件导致了目前化工的变化和格局。在煤替代油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两个矛盾,一是煤多油少,国际油价高昂的格局导致煤代替油符合资源战略;另一方面,中国煤多的地方往往缺水,耗水量大却是煤化工的一大特点。

  资料显示,全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我国2004年产量21.1亿吨,居世界第一。我国含煤面积55万平方公里,资源总量55965.63亿吨,资源保有量10077亿吨,资源探明率18%,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在世界已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中,中国的煤炭占世界总量的15%,石油占2.7%,天然气占0.9%。中国化石能源总量(约46万亿吨标准煤)中,95.6%为煤炭,3.2%为石油,1.2%为天然气。“富煤少油缺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煤和水也是个矛盾。“煤变油”等煤化工项目,不仅仅需要煤,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水资源。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煤变油”项目,年需用水约在1000万立方米左右。这对于电力不算富余和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内蒙、陕西、山西、宁夏来说,是两项重要的资源消耗。目前,这些地区水资源的成本还不能真正反映其资源稀缺性,“煤制油”项目的大量上马将进一步加剧这些地区水资源的缺乏。

  拥有煤化工项目的公司大多不认为自身存在水资源问题,身处新疆的天富热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60万吨甲醛项目年需要水270万吨,地方供给没有问题。太工天成对于未来二甲醚20万吨项目用水也声称并无缺水问题。而赤天化董秘杨呈祥说:“很多西部公司光有煤缺水,我们贵州有煤又有水,这是我们公司的优势。”

  一位行业研究员说,西部煤多水少,一旦受缺水困扰,企业的正常生产完全可能受影响。而且,煤化工企业对水价也比较敏感,全国各地水价相差很大,一般南方靠近江河的地方水价便宜,然而有的地方要从很远地方调水,有的地区水价较高,企业将难以承受。过高的水价将增加煤化工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除了水价,煤价也可能成为成本提高的因素。长江证券研究员付云峰说,煤价今年一直向好,在煤化工发展的背景下,煤炭价格存在一个价值再发现的可能。另外,“煤制油”是用一种稀缺资源去换另一种稀缺资源的行为,转换之间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如果用4吨每吨比热5000-5500大卡的煤炭,转化成1吨11000大卡/千克的石油,可以计算出,其间会浪费近一半的能源。

  是否真能替代

  目前,乐观者正在市场上以连续的

股票大涨来支持泸天化等新替代能源公司。悲观者却认为,无论是甲醛、还是二甲醚要替代石油燃料都不是一朝一夕,且需要政府的大投入和大力推动。要用煤化工替代某些石油化工,也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和时间。

  以二甲醚为例,并不是每个研究员都完全对此乐观。事实上,二甲醚作为添加剂掺杂在石油液化气中,已有几十年历史,并非新用途。二甲醚被视作新型替代能源,因为近年来生产工艺进步,有可能在未来将生产出高纯度二甲醚用于城市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代用品,或者替代

柴油,直接用为新型的汽车燃料。

  长江证券付云峰认为,煤头二甲醚成本在2200-2400元/吨之间,盈利能力并不看好,而且作为汽车替代燃料可能性不大;国家限制100万吨以下的项目建设,可能是引导投资到乙烯、丙烯等煤化工。上市公司中,天富热电的甲醇可能并不用来生产二甲醚,而将用于制造乙烯、丙烯。事实上,除了城市用气的用途外,二甲醚目前仅仅是在上海有望进行汽车替代燃料的试验推广。

  用于液化石油气添加剂仍是未来几年内二甲醚最大的市场。中国液化石油气年产量为1450万吨,用量则在2020万吨左右。若每吨液化石油气添加10%二甲醚,那么中国每年二甲醚的需求量应该维持在200万吨左右。沪深两市中,已建成和动工的二甲醚题材股,其总产能已超过100万吨/年。而在上市公司之外,山东久泰即将开工百万吨级二甲醚项目,其他6个国内煤化工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二甲醚生产线,其规模均在60万吨/年以上。在短短的2、3年内,中国国内的二甲醚年产能有望超过600万吨,远超出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