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三行业的博弈 积极地对抗努力地妥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09:5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于丽波

  2005年,无论是煤电之争、电解铝企业结盟对抗氧化铝,还是国内钢铁企业一致对抗铁矿石涨价……种种迹象表明,这场博弈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而在这场博弈的背后,利益需求则犹如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博弈的双方的态度,或是暂时妥协,或是继续僵持。

  煤电两大行业之对峙与联动

  前几年,随着国内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执行,大批高耗能项目的上马,造成电力紧张的局面,“十五”期间,为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又大张旗鼓地开展电力建设,而建设的大量电厂,带来的是对煤炭消耗的巨量需求,使得煤炭价格直线上升。面对上涨的煤炭价格,电价却受到限制,电力行业坚持煤炭价格不能变动,煤炭行业却不愿放弃煤价上涨带来的利益, 2003年在电煤订货会上,双方矛盾终于爆发,形成了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垒,并且愈演愈烈,此后,虽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矛盾暂时缓和,但未完全得以解决,2006年的订货会,出现合同“有量无价”的局面。

  煤电双方表面是价格之争,实际是在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过渡中计划与市场两种体制的冲突,从另一方面讲,煤炭作为一种日渐枯竭性资源,其价格上涨乃大势所趋,随着2005年12月电煤价格放开,国家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的方向日渐明确,如何处理由此带来的上下游之间的冲突,取决于未来电价市场化方向的确定。

  电解铝企业从联盟到瓦解

  同为上下游产业对峙,氧化铝和电解铝行业的冲突却又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争执,体现为对市场话语权的争夺。

  2005年,由于中国巨大的电解铝产能造成的氧化铝供应紧张,致使氧化铝价格上涨了35%。氧化铝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比重高达55%,高企的氧化铝价格让电解铝行业不堪重负,同时,由于产能扩张造成电解铝产品在市场供过于求,很长一段时间价格处在低迷状态,电解铝全行业出现亏损局面。

  为了能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以换来在竞争激烈市场中的生存,电解铝企业拼命扩产,但结果是越拼越亏,在此艰难局面下,业内出现“联合减产”的呼声,出于以市场换取生存的目的,国内电解铝企业走到了一起,2005年底,占国内六成产能的23家骨干电解铝企业集体宣布主动减产10%,以减少市场供应量,进而调节产品价格。

  但电解铝企业高兴了还不到24个小时,国内最大的氧化铝供应商中铝公司即宣布将氧化铝价格再度上调,减产换来的价格转机登时化为泡影。

  从铁矿石涨价到被迫结盟

  同样处于上游的钢铁企业却也体验到了做为铁矿石下游企业的尴尬境地。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同时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市场。但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购买力量分散,往往受制于供应商。铁矿石涨价给国内的钢铁企业带来极大的成本压力。

  面对严峻的国际兼并形势,自去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走到一起,共同应对来自海外原料供应商的压力,在2006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国内企业一致抗击供应商涨价的要求。目前,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进程已经开始加快。

  在铁矿石传导下的钢材涨价后,国内七家轻卡巨头联盟涨价2%-5%左右,相信其真正的原因,应该也是上游原材料带来的成本和利润压力。

  <于丽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