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科技强国战略造就股市机会 相关行业牛股全揭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8:45 证券时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股市的影响及投资策略

  东方证券研究所

  A股市场将转向“成长性溢价”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

  2006年2月9日,我国向全世界发布雄心勃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尽快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勾画宏伟的路线图。这个由2000多名顶尖科学家和科技政策专家历时一年多制定的纲要,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首个国家科技规划,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时发布施行这一《纲要》,全文分为十大部分,部署了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68项优先主题,16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专项,8个重点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它们涵盖能源、资源、农业、制造业领域,载人航天和探月、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战略工程,生物、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蛋白质、纳米等科学研究。这些都是“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以及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如是说。

  《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提高到2.5%,将超过9000亿元,投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这部45000字的纲要突出强调“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的目标。提出要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同时在财税政策和建立研发平台上给企业大力支持。

  科技政策专家们设计了中国各类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增强竞争力的实现路径,提出到2020年左右,以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为基础,在各产业中造就一批效益突出、创新业绩出众、成长迅速、实力强大的中国企业,并使其中佼佼者跻身世界500强,形成“航母级”企业。

  规划纲要对

  经济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

  《纲要》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它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已经遇到的各种资源瓶颈问题。

  去年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已经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如果不加以解决,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这一点已经有国际经验可借鉴。如日本的资源利用效率是很高的,但在其经济高速增长的1955年到1973年的近2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也因石油资源的约束而受到影响。在《纲要》的11个重点领域中,第一个领域就是能源的节约技术、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的技术等;第二个便是水和矿产资源的节约技术、开发技术、勘查技术、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技术等。这些相关技术的重要突破,将能够有效解决未来经济增长可能遭遇的资源约束,为经济在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提供基础的支持。

  二是它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然而却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根据80年代以来在经济增长理论上占据优势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资本和劳力的投入;二是效率的提高,而效率提高的主要靠自主创新带来的技术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还有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认为,技术进步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是由这个国家的制度、政策、环境所决定的。《纲要》不但提出了中长期内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整套强有力措施,创造了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这将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经济的增长也将进入一种全新的模式。

  三是它能够解决我国长期经济增长中会遇到的技术瓶颈。

  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经济体在利用现有能够得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时,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是资本的可得性。但是,当经济体的发展已经充分利用了现有能够得到的科学技术时,制约因素将是经济体的知识、技术储备。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正逐步接近后一种情形。《纲要》中确定的一系列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等将从不同层次上分别为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当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步由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的投入转变为更多依赖创新带来的效率的提高时,还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有望缩窄,企业盈利的波动也会缩小。在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的投入时,经济将不时陷入“高投资-产能过剩-经济大幅波动” 的循环,这已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实。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提高。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只靠资本投入的增长模式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一个结果就是平均利润率的降低,因为资本总量里面不变资本的部分越来越大,而能够创造利润的部分越来越小,平均利润率就会降低。而如果增长更多是来源于自主的技术创新,则企业的利润率则会提高。

  A股市场将发生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的以超过9%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企业经济效益难以体现、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日趋恶劣,“大局上欣欣向荣,微观上困难重重”,海内外的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保持很大的疑惑和担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A股市场所隐含的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出现了“成长性折价”。

  然而,从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开始,新世纪首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以及本次发布的《规划纲要》,不仅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和谐社会”,而且还落到实处,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从而真正的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问题,解决了微观层面的重重困难,真正实现宏观上的欣欣向荣。我国A股市场也终将从“一个成长性折价的市场”转变为“一个成长性溢价的市场”,A股的总体估值水平将得到提高。

  创新造就重大投资机会

  《纲要》对证券市场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不仅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并且有详细具体的政策配套: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等。从而为证券市场,无论是行业角度还是上市公司角度都带来显著的投资机会。相关的受惠个股,建议重点关注重庆啤酒、铜峰电子、秦川发展、航天机电、置信电气、国电南瑞、烟台万华、登海种业、中兴通讯、火箭股份等。

  《纲要》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全面的深远影响,但由于篇幅所限,我们这里只对部份行业进行点评。

  1、能源:技术要突破结构要优化

  《纲要》阐述了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目标: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维持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但对新能源子行业给以“看好”的投资评级。

  能源行业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在《纲要》中,能源被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我国中长期的能源安全以及相应的经济安全需要较为长远的合理规划与政策指引。

  节能与清洁这两个关键字在未来能源发展中将愈显突出。化石能源的可耗竭性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以及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严峻性,使得节能降耗与清洁能源的发展成为中长期能源政策围绕的中心。

  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对于传统的能源提供商,需要同步顺应产业政策,进行相应调整,增加相应的投入。

  我们认为,目前受益的行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煤炭综合开采利用以及煤炭安全生产设备,可再生能源中的风机制造,太阳能行业,大型核电和水轮机生产企业,大规模输配电,直流输电,电网安全行业。建议关注这些行业内的龙头公司。

  《纲要》第五大部分前沿技术———先进能源技术是前沿技术所提及的第五点。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经济、高效、清洁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先进核燃料循环以及聚变能等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氢作为可从多种途径获取的理想能源载体,将为能源的清洁利用带来新的变革;具有清洁、灵活特征的燃料电池动力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将为终端能源利用提供新的重要形式。

  低成本,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先行者将引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注意能够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训则实现规模扩张的公司。我们认为,无论是在风电还是光伏行业,注重成本控制,注重市场扩张的行业先行者将占有较多的市场与政策资源。关注航天机电,ST 仪表。

  根据我们对《纲要》关于能源方面的解读,我们认为机会仍将集中在相关子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中,我们认为目前存在一定投资机会的相关上市公司如下:ST仪表、航天机电、置信电器、G许继、国电南瑞、天地科技、东方电机、长江电力、桂冠电力、山西焦化、兰花科创等。

  2、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中,农业作为第四大点,包括了9小点内容,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化的重视。我们维持对农业“增持”的投资评级。

  在《纲要》关于农业的优先主题和相关的上市公司主要有:

  一、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

  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规模化制种、繁育技术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

  在该领域相关的个股有:隆平高科、 登海种业、好当家。

  二、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及相应的冷链运输系统技术。

  在该领域相关的个股有:G北大荒、双汇发展、G新希望。

  三、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培育、收集与转化关键技术,沼气、固化与液化燃料等生物质能以及生物基新材料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农村垃圾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沼气电站设备、生物基新材料装备等。

  在该领域相关的个股有:G丰原、南宁糖业、贵糖股份。

  四、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

  重点研究开发农林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林草生态系统综合调控技术,森林与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特别是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及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技术,生态型林产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人工草地高效建植技术和优质草生产技术,开发环保型竹木基复合材料技术。

  在该领域相关的个股有:永安林业 、G森工 。

  五、现代奶业。

  重点研究开发优质种公牛培育与奶牛胚胎产业化快繁技术,奶牛专用饲料、牧草种植与高效利用、疾病防治及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开发奶制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

  在该领域相关的个股有:光明乳业、伊利股份。

  3、元器件行业:面临重大机遇

  《纲要》提出,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20年在我国科学技术的要实现八大目标,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维持对该行业“增持”的投资评级。

  《纲要》进一步支持突破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就是要掌握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大型软件、高性能计算、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等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正是由于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对行业的基础作用,因此《纲要》在提出的16个重大专项中,前3个专项主要围绕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展,分别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

  IT行业是最具创新能力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技术创新是IT行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这其中根本原因是,技术创造了需求,许多我们熟悉的IT产品都是技术创新出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80年代的PC、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现在的消费电子,每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带来重大的投资机会。

  在IT行业中,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行业是最基础的行业,也是技术进步最快的行业,摩尔定律决定行业的发展速度。这些年来,虽然我国逐渐成为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一直不是电子元器件生产强国。这些年的技术换市场,也没有使我国真正掌握元器件的核心制造技术。

  根据《纲要》,我们相信我国会加大对整个行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支持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预计在06年一些相关的配套的文件将会陆续出台,如新的18号文件,根据我们目前得到的信息,这些政策对行业的扶持力度都相当大。

  在行业投资上,我们看好以下一些子行业和上市公司:

  一是集成电路行业中掌握了高端技术的企业,预计国家会继续大力扶持我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好长电科技的高端封装技术,和士兰微不断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我们看好那些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在业内具有相当地位的龙头企业。如铜峰电子在薄膜电容器上的全球竞争优势,生益科技在CCL上的优势,国光电器在电扬声器上的竞争优势,这些企业通过自身不断的技术创新,逐渐获得了和外资企业竞争的实力。

  4、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前景良好

  行业发展思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制造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制造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行业的发展思路如下:

  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通过技术攻关,基本实现高档数控机床、工作母机、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

  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积极发展基础原材料,大幅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面提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

  我们维持该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

  5、优先主题

  基础件和通用部件。

  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型及特殊零部件成形及加工技术、通用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和高精度检测仪器。

  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

  重点研究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建立若干行业的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平台。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设计方法及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工艺设计技术,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技术。

  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

  重点研究开发绿色流程制造技术,高效清洁并充分利用资源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相应的工艺流程放大技术,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系统集成和自动化技术,流程工业需要的传感器、智能化检测控制技术、装备和调控系统。开发大型裂解炉技术、大型蒸汽裂解乙烯生产成套技术及装备,大型化肥生产节能工艺流程与装备。

  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重点研究开发以熔融还原和资源优化利用为基础,集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作为循环经济的典型示范。开发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冶金过程煤气发电和低热值蒸汽梯级利用技术,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等。

  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

  基础原材料。

  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复合结构部件的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塑料,轻质高强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高纯材料,稀土材料,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催化、分离材料,轻纺材料及应用技术,具有环保和健康功能的绿色材料。

  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运输装备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当前,我国主要运输装备及核心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要求,交通装备科技面临重大战略需求。

  发展思路:

  提高飞机、汽车、船舶、轨道交通装备等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提供顺畅、便捷的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发展综合交通运输。

  优先主题: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

  重点研究开发轨道交通、跨海湾通道、离岸深水港、大型航空港、大型桥梁和隧道、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深海油气管线等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及装备。

  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系统成套技术。开展工程化运行试验,掌握运行控制、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技术。

  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

  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新能源汽车实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等。

  重点研究开发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大型高技术船舶、大型远洋渔业船舶以及海洋科考船等,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飞行器、高黏原油及多相流管道输送系统等新型运载工具。

  重点开发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汽车智能技术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重点开发交通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处理技术,开发运输工具主动与被动安全技术, 交通运输事故再现技术,交通应急反应系统和快速搜救等技术。

  政策支持力度巨大

  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纲要》提出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的目标任重道远,但从中我们更应该看到要想实现这一艰巨的目标,今后15年国家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将是非常巨大的。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围绕着自主创新,十一五规划给优势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在本行业中,主要受惠的上市公司有:轴研科技、龙溪股份、

沈阳机床、G秦发展、振华港机、G合力、G重机、G晋西、东方电机、东方锅炉、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国电南瑞、G许继、置信电器。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此前相关报道:

  科技发展纲要出台 百余家科技类上市公司将受惠

  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纲要出台 高科技企业上市将有更多便利

  专家解读科技发展纲要八大亮点

  聚焦11个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

  聚焦16个重大科技专项

  68项任务明确可能在近期获得突破的优先主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