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资源价格改革箭在弦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3:3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电价、油价等资源价格再度走到一个敏感的节点上。

  管理层频频针对资源价格表态,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数月的持续走低更被视为价格改革的绝好时机。

  在水、电、石油天然气、土地、煤炭等资源价格改革的呼声中,电价改革和成品油定
价机制改革无疑是呼声最高的两个——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正将这两个行业的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向亏损的困境中。

  然而,资源型产品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细微的波动都将引起巨大的扩散效应。对于呼声已久的电价、成品油价格改革亦是如此,在纠结的部门利益和社会承受力的担忧下的价格改革注定是一个艰难的持续博弈过程

  作者:本刊记者 李恒春/文

  油价: 仍是调控为主

  藤峰阁近日来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及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政策动向,藤是石炼化(000783)的董秘,他所在的企业与其他炼油同行一样,正深深地陷入亏损的困境之中。

  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对石炼化来说亦喜亦忧,该报告预计下一阶段国际原油价格呈继续回落的趋势,但跌幅有限,价格将在每桶50美元以上的相对高位运行。

  “每桶50美元的原油价格是炼油企业避免亏损的成本底线。对于价格的变动来说,我们更希望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能早一天出台,这才是解决炼油企业亏损的根本。近期,外界对油改的各种说法比较多,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藤峰阁表示。

  炼油困局与日前被中石化(600028)回购的镇海炼化(1128 HK)一样,石炼化也是中石化旗下一家从事炼油业务的上市子公司。

  石炼化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石炼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95亿元,同比增长41.40%,而主营业务利润与净利润却双双告亏,亏损额分别达到6.43亿元、7.51亿元,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亏损高达0.65元。石炼化同时预计,如果四季度状况不能改善,2005年全年度业绩亏损额将继续增大。

  石炼化是炼油行业的一个缩影,整个炼油行业今年以来均陷入亏损的困局之中。据石油与

化工协会统计,由于进口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国内炼油行业累计亏损60.86亿元,同比下降145%;亏损企业数达到256家,同比扩大41.44%。1-9月,上游的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实现收入4291.86 亿元,同比增长44%,利润达到了2214.3 亿元,同比增长74%。处于中游的原油加工业实现收入7378.5 亿元,利润却是-149.94亿元,同比下降184%。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牛犁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炼油企业普遍陷入亏损之中,由于上游原油和产品成品油价格变化的不同步,这种亏损基本上是一种政策性的亏损。

  “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确存在着种种弊端,定价机制改革在短期内具有急迫性,长期内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牛犁说。

  目前,我国成品油定价依然沿用的是2001年11月份形成的机制。“这种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当时所面临的是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国内石油供应相对宽松,油价相对保持平稳。而自2003年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后,现有定价机制便不堪重负,而且,人为压低零售终端价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刘满平表示。

  据统计,1999年至今国际油价涨幅已超过400%。国际原油价格从2002年每桶24美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57美元左右,今年年内更是一度逼近70美元。

  “低油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社会要适应进入一个高油价、高成本的年代。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原先在石油价格平稳时期所形成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变化,需要重新审视和改革。”刘满平表示。

  根据入世承诺,2006年12月11日我国将全面放开成品油市场,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余日不多,而年内以来部分地区发生的“油荒”以及炼油企业的亏损等更使得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油改难题

  有报道称,财政部即将出台的相关成品油进口的税优政策,将目前实行的成品油进口关税5%至6%的税率,改为全部免除,意在鼓励油品进口。此举被视为即将到来的定价机制改革的先行一步。

  “取消成品油进口关税和定价机制改革是两码事,取消进口关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国内外成品油价格长期倒挂的现象。”牛犁表示。

  牛犁认为,当前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倒挂虽然是油改矛盾的核心,但只是问题的表象。在价格问题的背后,是整个石油行业管理体制问题,是如何调整好国家利益、国有垄断企业利益、中小民间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的关系。

  “在近乎垄断的情况下,国家对价格不管制是不行的,但也因此不可能由市场全说了算。单单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我国油价机制改革议论了很多年,到现在也没有出台的主要原因。”发改委能源所一位人士表示。

  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指出,在当前油价改革问题的这种复杂局面中,核心问题是要找到政府在重点产业管理中的位置。实际上,在国家这一投资主体下,设立几家国有大公司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市场垄断问题,还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问题。

  发改委能源所人士也认为,如果油价机制完全市场化,在油价过高的时候,社会各界受损利益,会有人来找政府;在油价过低的时候,行业发展受到威胁,还是要政府出面解决,政府仍要面临两难抉择。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甚至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短期内政策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说法,但定价机制本质上是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变化的,会在具体的措施上做出一些调整。”牛犁表示。

  “而且,近两个月来,国际原油价格已从70美元下降到57美元左右,下跌了近20%。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却要上涨,这也是件说不过去的事情,反而也是另外一种压力。”

  路径选择

  央行《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谈到油价改革的思路时认为,我国将坚持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方向和原则,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时要建立上下游企业间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对部分弱势行业和弱势群体适当补贴的机制。

  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赵小平表示,在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中,要改进采价期的计算方法,调整成品油调价参考的外部条件,灵活反映国内外市场供求和价格状况,抑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滞后可能带来的投机行为。

  他同时表示,要解决成品油供应的问题,在推行价格改革的同时,还要通过财税手段调整石油行业内部上下游的利益分配。“市场不能完全说了算,要不就没有企业去炼油了,采取一定的财税手段,对石油上下游利润进行调节也是有必要的。”牛犁表示。

  “发改委认同市场化是油价改革的大方向,但是又认为目前我国没有完全放开石油市场的条件。因此,此次油价改革的出发点,仍然是政府调控油价。也就是说,根据目前的思路,我国油价近期不会放开。”他说。

  刘满平认为,没有政府定价的风向标,完全依靠分散市场自主地形成价格,势必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因此,近期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取向只能是在政府主导下逐步走向市场化定价。

  刘满平认为,要想最终解决成品油的市场化定价问题,必须经过以下几步: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解决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等现实问题;其次是切实放开批发环节,在对外开放之前先对内开放,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第三,要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现竞争;最后,配套进行成品油市场准入、油源和市场监管等环节的改革。

  电价: 近期难以调整

  煤电联动欲说还休“我们还来不及缓口气,煤炭价格就又上去了,目前依然比较艰难。”漳泽电力(000767)董秘王一峰对此感慨。

  因煤炭价格的上涨,漳泽电力今年三季度的毛利率已由年初的22.46%降至16.56%,但漳泽电力所在的火电行业还不是情况最糟糕的,热电行业已陷入全行业的亏损之中。

  今年前三季度,热电行业9家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19%,但净利润总额仅为4970 万元,同比下降了80%,环比降幅更是达到了584%。

  当煤炭生产企业在享受煤价上涨好处但却仍在抱怨价格受到管制的时候,下游的火电、热电行业更是怨声载道了。

  2004年下半年,国内煤价开始迅速飙升,到去年年底,煤价的平均涨幅已有20%-30%左右,火电企业业绩大幅下滑。考虑到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国家发改委于去年12月决定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2005年5月,煤电联动条件达成,全国电价平均上调2.52分/千瓦时。

  国家发改委在其印发的《关于建立煤电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

  目前,距第一次“煤电联动”已有半年时间,按照规定理应进入了新一轮的测算期。而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统计显示,根据煤电联动第二周期(2004年12月-2005年5月)的测算,电煤价格第二周期比第一周期(2004年6-11月)平均上涨40.23元/吨,涨幅为17.43%,上涨幅度最高达122.76元/吨,比上一周期上涨59.11%。

  “将电煤价格第二周期平均上涨40.23元/吨代入到“煤电联动公式”计算,第二周期上网电价平均应上调1.54分/千瓦时。” 联合证券分析师王爽认为。

  然而,电力行业期待的年内第二次调价却迟迟没有了下文。“近期发改委到火电企业进行过调研,但至今我们并未听说关于二次提价的消息。”王一峰说。

  11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正式下发《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宣布正式启动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该意见规定,当煤炭到厂价格变化超过10%后,相应调整热力出厂价格。煤热价格联动将以不少于一年为一个联动周期,若周期内煤价变化达到或超过10%后,相应调整热价。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刘满平表示,煤热联动只是为了解决热电行业普遍面临的亏损问题,与煤电联动并无太大关系,更不意味着电价会在近期会有所上调。

  明年供需决定电价调整

  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相比,电价改革的路径则更加清晰。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电价在此基础上已经有了明确的改革思路。今年4月5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等三项文件,对《电价改革方案》进行了细化。

  “电价与燃料价格联动也被正式纳入电价决定机制当中,与之前单纯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相比,新机制更能促进电力行业内部的资源优化和结构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认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认为,当前电力行业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电价决定机制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电价不能起到平衡供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剧了电力短缺,而电力的短缺反过来又使得煤电价格的矛盾趋于白热化。过分担心电价上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用行政手段扭曲能源资源的价格,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电价比油价管制的还要厉害,更关乎社会大众的利益,而目前社会大众对价格的满意度并不高,近期内不会轻易进行调整。”刘满平认为。

  刘满平表示,发改委对电价调整的态度要取决于明年的电力需求形势,如果电力供需继续吃紧,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会做出调整。而从近期来看,全国发电量增速一直呈下降趋势,10月份增速更是下降到10%以下,据中电联预测,明年电力需求增速将降至10.5%左右,在电力需求减速的情况下,全国统一上调电价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有所上调也是区域性的。

  背景资料

  11月9日,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生产资料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受企业亏损上升的影响,水、电、燃气、交通等调价压力越来越大,资源价格改革即将展开。其中尤其提到应该按照市场化方向,改革我国油价形成机制。

  11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撰文指出,不改革资源价格机制,就难以实现要素投入模式的根本变革,也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10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出席“全国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时表示,当前要认真研究水价、电价、石油天然气、煤炭、土地价格等方面的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干预,逐步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是次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题为《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报告中也表示,“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8月份,国内CPI同比仅上涨1.3%。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就此表示,当前通胀率低于原先的目标,今后将加大价格改革力度。随后的9月、10月,CPI分别上涨0.9%、1.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