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全面气荒隐现华南 > 正文
 

气荒警报拉响 上市公司面临不同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3:55 证券时报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李国洪

  多个城市拉响“气荒”警报

  从10月下旬开始,西安、重庆、成都、郑州等地相继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10月15日上午,郑州燃气(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有限公司公开宣布:郑州今冬
将再现“气荒”,供气缺口近6000万立方米。近日,成都的日供气量也突增到230万立方米,为缓解用气紧张的局面,从12月1日起,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已从德阳方面紧急调气近10万立方米入蓉。同时,中石化还加大新都气田的开发力度,并计划将新都气源尽早引入成都。

  在我国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于去年12月30日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之后的今天,为什么一些地区冬季天然气供需矛盾依然紧张?

  “气荒”警报的根本原因同“油荒”一样是由于价格调节机制失灵,导致天然气消费结构不合理,天然气需求过快膨胀,引起市场的严重供需失衡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气荒”问题,就要全面进行天然气改革。

  天然气改革大门全面开启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近日表示,中国天然气行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我国天然气上游开采、中游管道建设和下游市场整个产业链都将对外开放,鼓励外资来华投资,中国将在“立足国内、适度引进国外资源”的原则下,适度进口海外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分类、分季、分步定价体系即将形成。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平均年增速高达11-13%,而国研中心的报告认为,明年天然气国内需求增速将达到21%。另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

  但是,天然气的生产增长却远低于需求增长,而目前我国天然气50%的对外依存度必将带来能源安全隐患,最终演变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此问题,在我国有限天然气资源条件下,除了“走出去”策略,只能改革目前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由开采价、净化费及运输费组成的分用户定价天然气政策的不合理性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年年初,国务院下发的《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最近,国家发改委领导亦明确表示,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要逐步提高天然气价格,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的机制。

  分类:保护农民和城镇居民

  此次天然气定价体制改革保留了原有的分用户定价政策,天然气定价继续执行分用户不同气价的原则,主要分为化肥、居民、商业等多种类型用户区别气价,充分体现中央“保护农民、体贴城镇居民”的原则。天然气定价体制改革会保护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益,对于农民用气主要体现在化肥用气上,化肥用气价格不会大幅上升;对于居民用城市燃气价格会继续保持稳定。

  分季:引入季节性调价政策

  执行取暖季非居民用户和非支农用气价格上调实际就是执行季节差异性天然气价格,在我国电价执行季节性调价政策后,天然气季节性调价顺理成章,高峰季节涨价有助于使

化工用天然气在冬季减少生产,缓解冬季高峰用气紧张。

  在我国天然气使用结构中城市燃气占40.57%,化工用气占40.72%,工业燃料占15.21%,发电占3.5%。而在世界整体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化工仅占4.1%,可见我国化工用气比重较大,最适宜采用季节性调价政策,因为在当前化工全行业开工率不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在冬季减少产量。通过引入季节性调价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冬季“气荒”的不利局面。

  上市公司面临冷暖不同机遇

  由于此次天然气定价体制改革不会上调化肥用气价格,对云天化(资讯 行情 论坛)、泸天化(资讯 行情 论坛)、赤天化(资讯 行情 论坛)等气头化肥生产企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相反,由于受惠于国际油价高企油头尿素企业纷纷退出造成国际尿素供需关系失衡以及国家继续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农业需求的持续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高涨,2006年气头化肥企业会继续保持2005年高增长的运行态势。目前此类企业市盈率已经远低于国际水平,应重点关注。

  由于居民城市用气受到保护,城市燃气供应商不会因气价改革而受益。受益较大的还是天然气生产企业,主要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中原油气(资讯 行情 论坛)等。

  受气价改革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主要是非居民用户和非支农用气公司及冬季用气大户,主要有沧州大化(资讯 行情 论坛)、京能热电(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上市公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