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分析师:闪烁在聚光灯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4:47 证券导刊

  ——写在 《2005年中国证券分析师论坛暨2004十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之际

  本报记者 于明娥

  星光璀璨

  当荣获2004年“十佳证券”、“盈利预测最准”、“投资评级最优”大奖的近30位分析师,依次登上领奖台,当台下爆发出阵阵潮水般的掌声,当央视等媒体的荧光灯与获奖分析师们手捧的水晶奖杯交相闪烁的瞬间,你不得不承认,一个日益散发出明星效应和璀璨光茫的群体——证券分析师团队正在冉冉升起。

  在过去4年无比暗淡的市场里他们是唯一光鲜的群体。中国股市的价值归途,不但重塑了股票价值,无形中也为证券分析师完成了价值重估。中国本土证券分析师虽然还没有华尔街大师们呼风唤雨、一言九鼎之力,但已日益成为资本舞台上一个领衔的角色,一个定价系统的核心。这是本月9日,由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联手中央电视台《中国证券》、中国证券报,三方在京举行的《2005年中国证券分析师论坛暨2004十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研究真的能够创造价值吗?今日投资财经资讯公司董事长康晓阳在致辞中为我们提供的两组数据有着相当的说服力:整个2004年,指数跌去15%,但全年有295家股票在上涨,其中有86.78%的股票受到证券分析师持续跟踪;在涨幅前50名的股票当中,有三位以上分析师跟踪的占80%,有十位以上分析师跟踪的股票占64%。它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年的明星股很少会逃脱分析师的“慧眼”,分析师“扎堆”的地方大(资讯 行情 论坛)多富藏金矿,而被分析师冷落的公司中彩几率也微乎其微。

  他们中的确涌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分析师。如分获2004年“投资评级最优证券分析师”冠亚军的华夏证券分析师郑贤玲和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分析师于军成绩显赫:今日投资所作的统计显示,郑贤玲分析师2004年给出评级股票10只,平均年涨幅20.73%,表现最好的三只股票平均涨幅53.43%;于军分析师评级股票较多,涉猎18只股票,平均年涨幅也达到了15.89%,前三只股票平均涨幅52.5%,与第一名难分伯仲。虽然国内分析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他们无时不在接受来自投资者的考问,但其中的佼佼者已经用自己的报告充分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先生这样形容:不管是经济上升也好,经济下降也好,伟大的分析员就在于什么时候都能够找到机会!

  分析师与一个时代

  当下,证券分析师倍受机构投资者追逐,许多基金经理阅读研究报告通宵达旦,他们需要通过分析师这个窗口认识公司,而且证券分析师也渐渐被大众投资者所认同,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翻阅分析师们厚厚的报告。央视主持人在会上披露:如果用google搜索引擎,键入证券分析师的话,你会找到多少相关信息呢,98万8000条!而在不到一年前这一数字是29万。膨胀的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分析师的影响正快速地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扩散,与之相对比的是,昔日的股评家正渐渐退出舞台的中心。

  分析师取代传统的股评家,标志着一个庄股时代、一个以散户为主体、资金推动型市场的终结,和一个以价值为导向、基本面分析为依据、机构为主体的投资新时期的来临。中国证券报副总编杜跃进在致辞中说:证券分析日益受到重视,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的一个客观需求,是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由发展初期的无序和低效走向有序和高效的必然表现。我们坚信证券研究和证券分析师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如果说一个高效的资本市场有赖于高度透明的话,那么最大程度的减少信息不对称,致力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就成为必须,尤其在一个弱有效或无效市场当中,分析师所担当的信息传递和解读的角色,使其在增进市场有效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证监会和高等法院在一份判词当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证券分析师对于整个市场价值是无庸置疑的,他们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活动,显著提高整个市场定价效率,从而促进了所有投资者利益。

  一次评价模式的创新

  为促进分析师队伍的快速健康成长,促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对分析师的社会评价体系也将随之建立并日臻完善。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凭借《在线分析师》这一权威的分析师研究交流平台,为实现评选全流程数据化,排除人为扰动因素,保证评选结果的公正、客观性,提供了可能和数据支持,本届评选活动就是这一全新评价模式的尝试。公司董事长康晓阳在介绍最佳分析师产生过程时强调“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他举例说,如对盈利预测的评估,当愈临近上市公司公布年报时,分析师的预测往往愈趋于准确,因此我们要设置时间的权重,时间越远权重越高,时间越近权重越低;又如,我们的评选规则中,对每位分析师跟踪的企业数目、评级次数、时间跨度都设置了一个基本量,不达到这个量就没有资格参加正式评选活动。这些规则的设立均有助于提高评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将对分析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帮助。

  身价与行业的兴衰

  “在现在台湾证券市场上,台湾本土券商分析师没有资格研究前100支股票,前100支股票的研究资格都在外行分析师手里”中信证券研发副总经理徐刚先生在大会演讲中,表示了他对中国分析师前景的一丝忧虑。

  我们与海外大行分析师相比差距到底在哪里?徐刚认为这个差距并不是水平的差距,更多的是体制上的差别,海外大行分析师有非常高的社会知名度,同时也有很高的身价,他的身价要远远比我们国内的证券分析师身价高得多,他的影响力和身价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更多来自于他对公司业务的创造,他们给海外证券公司、海外投资银行带来大笔收入,这恰恰就是中国本土与海外市场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差异。为机构提供的服务与收入倒挂,没有相应的盈利模式,很可能未来会出现泡沫化趋势,就如同台湾所发生的。

  这与中国证券业协会分析师委员会主任林义相先生,在会上提到的中国证券分析发展“五化”之证券分析运作商业化的要求不谋而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