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油价突破60美元后将何去何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1:04 证券导刊

  华 声

  提要:

  油价突破60美元后﹐职业交易员期待能有新的数据或消息继续推高原油价格﹐但看跌油价的声音也从未停止。

  随着油价超出每桶60美元﹐职业交易员们期待能有新的数据或消息继续推高原油价格。但在市场中也仍有一个声音正在努力不被淹没:油价将下跌﹐而且是大幅下跌。

  几年来﹐这一小群分析师﹑行业观察人士﹐乃至石油业内管理人士一直声称﹐相对于供应﹐原油的需求水平并不足以使油价创下历史高点。过去一年﹐原油价格攀升了大约60%。

  这些认为高油价无法持续的人士举出了几个理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们认为﹐原油需求将随着中国经济的降温而降温。

  其次﹐这些看跌人士还列举了几个促使油价下滑的因素﹐例如未来几年应有新油田投入生产﹑替代性能源的重要性将日益上升﹑中东动荡等地缘政治担忧将不再会轻易造成石油市场的惊慌等。

  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看来结果将是油价的暴跌﹐不过他没有对油价的跌幅作出预测。

  谢国忠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最近油价的大涨“很可能是最后的疯狂”﹐是需求回落前石油交易员们的疯狂投机。他预计随着供应充足的证据越来越多地显现﹐这些推高油价的投机者将陷入慌乱﹐“末日已经不远了”。

  纽约商交所﹐美国基准的石油期货周二收于每桶60.54美元﹐为纽约商交所1983年引入石油期货以来最近交割月合约创下的新的收盘高点﹐虽然这个水平仍大大低于1980年代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历史高点94.77美元。油价屡屡创下新高使得看跌人士要自圆其说困难重重。

  看跌人士在石油供应方面的观点﹐与“全球石油市场已经历了一次结构性转变﹐由此油价将多年保持高位”的普遍观点背道而驰。普遍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全球闲置产能有限──事实上﹐目前全球几乎是生产多少石油就消耗多少。闲置产能的缺乏意味着全球石油生产体系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很快导致油价的上涨。

  一些看跌人士对这样的预期一直不以为然﹐即使是在过去几年油价增长了一倍多的情况下。与此同时﹐看涨人士则预计油价将继续攀升。今年春天﹐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的默提(Arjun N. Murti)将油价的预期上限调高到了每桶105美元﹐理由是供应吃紧。

  再者﹐是全球炼油产能的紧张。全球有充足的所谓重油供应﹐许多都来自沙特阿拉伯﹐但全球大多数炼油厂的设备无法处理这类高硫石油。结果就是炼油厂推高了轻质低硫原油的价格。

  咨询公司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nalysts(简称CERA)认为﹐从非洲到伊拉克的石油项目到2010年﹐将使全球石油日供应量增加1,640万桶至1.015亿桶。根据CERA的计算﹐这将较全球日需求预期明显高出750万桶。目前﹐日产能仅比日需求高出150万桶。

  “油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大﹐”CERA负责石油行业研究的主管杰克逊(Peter M. Jackson)表示﹐但CERA认为2007年前不会有显著的下跌。花旗集团(Citigroup)的分析师库柏(Kyle Cooper)称﹐目前看涨油价的供需基本面预测根本就是错的。

  马萨诸塞州咨询公司Strategic Energy and Economic Research Inc的总裁林奇(Michael Lynch)表示﹐到年底油价可能跌破40美元﹐造成油价下跌的部分原因是石油生产地区出现供应中断的风险似乎已下降。林奇表示﹐去年恐怖组织基地(al Qaeda)计划摧毁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的担忧充斥市场﹐今年这些担忧已基本烟消云散。

  其它看跌人士称﹐需求将放缓﹐特别是如果中国的经济降温──虽然今年可能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称﹐预计今年中国的石油日需求将增至689万桶﹐去年为643万桶。(美国的石油需求也在上升﹐虽然增幅相对较低﹐美国的石油消耗依然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

  摩根士丹利的谢国忠表示﹐今年头5个月中国的石油进口减少了1.2%﹐显示中国的发电能源将开始转向煤炭。他说﹐去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15.8%﹐高于2003年的7.7%﹐但去年的石油需求受到了电力短缺的扭曲﹐电力短缺使得许多工厂不得不自己开动柴油发电机组。

  “关键问题是中国石油需求的上升是长期趋势﹐还是只是周期性经济过热的表现﹐”谢国忠表示﹐“我认为是后一种情况。”他预计2006年油价将大跌。谢国忠列举了加拿大油砂等被认为拥有全球最高产储备的项目。将石油从砂石中分离代价高昂﹐在几年前油价不足每桶30美元时这些项目毫无经济意义。但随着油价升至几年前的两倍﹐能源公司开始重视起加拿大的油砂项目。

  油砂并非是未来将新增的唯一能源供应。在卡塔尔﹐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等公司也在投资几十亿美元﹐将天然气转换成一种柴油燃料﹐虽然不久前中东地区丰富的天然气储备还一直被认为是鸡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