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医药行业投资报告 关注行业细分龙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14:51 证券时报 | ||||||||
投资要点: ●医药制造业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现处于效益型增长阶段。预计2005年医药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均为17%。药价下降及成本上升等导致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下滑的压力将缓解,企业规模扩大、管理能力提高使得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制造业利润增速将达20%。
●2005年除医药流通业外,各子行业将维持较高增速。生物制品业尤为突出,增速将达27%,利好政策有望提升其长期成长能力;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中成药收入增速在16-17%之间;医药流通业经营环境不佳。 ●从长期看,医药上市公司成长性优于A股平均水平。根据美国医药上市公司估值情况,我们认为国内医药行业合理市盈率应该介于26-32倍之间。根据2004年的预测业绩进行计算,目前医药公司平均市盈率为31倍,给予医药行业“中性”的评级。 ●医药业部分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具备快速稳定增长能力,目前股价未能反映其内在价值,建议重点关注天坛生物、北生药业、康美药业、天士力、白云山、九芝堂、山东药玻、现代制药等龙头企业。此外,在行业资源整合取得成效、生物制品业利好政策出台、SARS及禽流感重新爆发、治疗性乙肝疫苗二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也将有部分公司受益。 新疆证券研究所 夏侯文浩 韦峻海 优势企业更有投资机会 2004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共实现收入2269亿元,利润总额194亿元。 2004年前三季度生物制品收入增速为26%,其余三个子行业的收入增速在15-18%之间,相差不大。预期2005年生物制品业仍为增速最高的子行业,增速将达27%,其余子行业增速在16-17%之间。 生物制品最具增长前景 生物制品业相对其余子行业具有技术及性能优势,中国生物制品业处于成长初期,历年维持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生物制品业收入将达327亿元,增速将达27%。此外,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针对生物技术产业提出包括投融资、税收、人才、出口等一揽子的专项政策,将提升生物制品业的长期成长能力。 中国生物制品业正逐步从仿制向研发转变,创新产品将带来大量利润,行业利润率有上升空间,2005年将在11%左右。目前中国投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制药项目有近150个,其中10种药品有望成为一类新药。而且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一批生物技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成长后,将为市场带来较多新药。未来上市的新药将带来生物制品业收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中国基因诊断市场快速成长,国内企业的技术与世界同步。中国疫苗市场年用量增长率达15%,且国内企业在治疗性乙肝疫苗等领域取得进展。目前生物制品上市公司的治疗用药创新能力较弱,但在疫苗和诊断领域具较强实力。在向仿创转型的国内生物制品业中,具技术及市场优势的上市公司前景乐观。 化学原料药利润增速回升 在人力、能源、环保等综合成本优势的作用下,中国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由于原料药销售主要面向化学制剂药企业,在国内化学药制剂市场增长趋缓、国际化学药制剂市场增速只有9%、大宗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难以扩大等因素作用下,化学原料药增速趋缓,且如果2005年人民币升值将对其出口造成不利影响,预计2005年化学原料药业收入1083亿元,增速为16%。 导致2004年化学原料药毛利率大幅下滑10%的主要原因是:1、产品价格回落幅度较大,如青霉素等从2003年的最高价12美元/公斤下降至目前的6美元/公斤;2、能源及化工原料价格上升;3、出口退税率减小2-4个百分点也降低了化学原料药整体毛利率近1个百分点。 2005年在原料药价格接近成本价的情况下,价格难以大幅下滑。且能源及化工原料价格大幅上升的动力不足,加上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较小,推动2004年化学原料药毛利率下滑的压力消除。预期2005年化学原料药业毛利率将稳定在22%左右的水平。预期利润增速将回复至15%以上的水平。 2005年虽然化学原料药行业盈利能力难以全面提升,但在部分细分行业中仍然存在投资机会:皮质激素、D-泛酸钙等早期原料药,国内外需求维持稳定增长,国内部分企业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正走向垄断,行业有较好盈利前景;晚期原料药的单一品种需求不大,但保护期满的国际专利药数量从2000年开始快速增加,国外制剂厂商所需的原料药及中间体60%是外购或合同生产,每年合同总金额约在80多亿美元左右,总体市场需求较大,抢仿到期原料药能快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化学制剂药类关注领先企业 化学制剂药业主要面对国内处方药市场。生物药品的发展将压缩化学药制剂在国内处方药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国内化学制剂药市场需求增速相对前期放缓。我们预计2005年化学制剂药收入增速将略微下滑至17%,收入1130亿元。 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通用名药主导市场的格局不会改变。但随着仿创性质的药品数量增加及部分企业的退出市场,产品同质化降价竞争压力有望缓解,加上上游化学原料药价格仍将处于较低水平,化学制剂药毛利率将稳定在20.5%左右。企业并购及内部业务整合降低费用,费用比率将下降至31.0%。2005年行业整体仍将保持较高盈利能力,利润率将会稳定在2004年的11.0%左右,利润将保持与收入同步增长。 从找寻领先国内通用名药产业的化学制剂药企业出发,我们将更加关注以下企业:1、技术升级路线处于仿创阶段的公司,以及部分具有创新产品的企业;2、市场升级路线中具备国内细分市场龙头地位的企业,以及部分向国际市场进军的企业。 中成药类关注优势企业 中药具有药品与保健品的双重属性,在OTC市场上的前景尤为乐观。未来,在自我药疗需求增加及非处方药管理全面实施的带动下,OTC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出整体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而中药作为未来OTC市场的主导者无疑将分享这一高速增长。国家推动中成药在处方药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扩大。在2004年公布的新医保目录中,中成药与化学药数量之比上升到28 : 35,而之前这一比例为20 : 35,未来列入医保目录中的中药仍将较具成长能力,将提升中成药在处方药市场中的份额。 国际市场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向好。目前天然药物销售额达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我国在植物药资源及认识上具有优势,拥有系统而且不断完善中的中医体系、丰富的药材资源及对药材的深入认识、丰富的中成药配方和应用经验、大量的中医药人才,在世界植物药的热潮中占有优势。 在技术尚未取得突破的2005年,中成药收入难以快速提升,预计收入将达784亿元,增速为16%。中成药在OTC市场上面临着价格竞争压力,且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也给产品价格带来了下降的压力,但中成药业走向集中,有利于企业费用的降低,利润率将保持稳定在11%左右,利润增速将继续保持与收入增速同步。目前中药行业正处于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新发展阶段,中药行业中具有品种、品牌、技术、资源优势的企业将分享这一成长。 医药流通业投资机会不大 2005年医药零售企业经营环境不佳。中国的医药流通市场已经对外资开放,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将受到外资冲击。此外,根据处方药分类管理规划,到2005年末,除部分处方药外,药店不能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出售处方药,这将压缩医药零售业原有收入空间。影响零售药店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为进行中的医药分家改革,成功的改革能够促使医院处方外流到药店从而扩大药店的收入空间。在医药分家改革尚未全面推行,医院处方难以外流到零售药店的情况下,我国医药零售业在2005年还将继续举步维艰,连锁店稍占优势。 重点关注价值低估的龙头公司 在从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由于医药行业持续稳定增长的特性,收入增速低于周期性行业,这是在经济周期特定阶段出现的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医药仍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中部分优势公司具有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能力,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参考近三个月美国医药股定价:利润增速在15%的健康护理产业平均市盈率在28倍左右波动;净利润增速为25%的生物制药企业平均市盈率在43倍左右波动;而大型药企三季度利润增速为6%,二季度利润增速为14%,市盈率在20-25倍间波动。 预计2005-2007年国内医药工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在15%-20%之间,高于美国健康护理产业净利润增速,相应的市盈率也应高于美国健康护理产业的市盈率,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应给予一定的折价。综合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国内医药工业合理市盈率应该介于26-32倍之间。根据我们对医药工业上市公司2004年每股收益的预测,按照2005年1月4日的收盘价计算,得到目前国内医药工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为31倍,给予医药行业“中性”的评级。 如下表所示,医药公司间的市盈率差异较大。由于医药上市公司基本面差异大,建议给予不同公司以不同的市盈率定价,如:具备核心竞争力,未来三年利润增速能稳定在15%-20%间的公司,市盈率应在26-32倍左右。 2005年,虽然医药行业将重入效益型增长轨道,但医药企业盈利及成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医药上市公司利润增长仍将走向分化,相应的二级市场股价也将走向分化。我们认为2005年医药板块中存在两类投资机会:1、长期投资机会:医药上市公司中,部分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具备快速稳定增长能力,而目前股价未能反映其内在价值,应受到重点关注。(参见右表) 2、部分不确定因素有望给市场带来短线机会:我国医药行业处于资源整合期,其中,广州医药集团的业务整合已全面启动,该集团控股广州药业(资讯 行情 论坛)和白云山(资讯 行情 论坛)。白云山、广州药业等公司的股价有望随业务整合的进度影响而活跃。生物制品业的利好政策有望在2005年出台,相关上市公司有可能成为短期热点。SARS及禽流感等仍有可能爆发,相关上市公司有可能成为短期热点。如治疗性乙肝疫苗临床研究进展顺利,疫苗类公司的股价有望受此影响而活跃。 2005年将稳定增长利润增速迅速回升 医药制造业为非周期性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且领先于GDP增长。从1991年到2003年,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17%,约为GDP增速的两倍。到了2003年,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已达2880亿元。 在人均收入增加、消费升级、人口增长、老年人口增加、农村消费增加、城市医保支出增加等需求向好因素的作用下,预期2004-2005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仍然将维持稳定增长,增速为17%,200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766亿元。 目前,医药制造业仍处于效益型增长轨道,利润增速将快速回升至20%。从1995年起,医药制造业进入效益型增长阶段。1995-2000年,医药制造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9%,首次实现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01-2003年,医药制造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24%,医药制造业在效益型增长轨道中运行良好。2004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长17%,但由于医药制造业毛利率只有34.28%,同比下滑2.37个百分点,较期间费用率1.65个百分点的下降幅度高,最终导致利润率从2003年同期的9.28%下降到8.53%,使得利润增速落后于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只有8%。 虽然医药制造业毛利率自2000年以来逐年下降,但通过较好的费用控制,目前的利润率水平仍处于8.4-9.4%的正常范围内。2004年只是一个短期调整年,2005年医药制造业还在效益型增长轨道内运行,利润增速将迅速回升。 预期导致2004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压力将在2005年得到缓解,医药制造业毛利率将会稳定在34.2%。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来自政府的降价压力减弱:在前期药品招标推动药价下降之后,2005年药品招标继续推动药价下降的压力减弱;在前期大幅下调主要品种价格后,2005年发改委下调药价的力度将减弱。 其次,需求增加带来市场容量增加,预期产能不会有明显增加,企业降价竞争压力得到缓解。由GMP认证带来的产能扩张已基本于2004年停止;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把维生素C、青霉素原料药等项目列为限制类,还把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列为限制类,制约企业盲目新增产能;部分竞争力弱的企业将退出市场。 其三,新品种上市减少产品同质化竞争压力,从而减小企业降价压力。近年来获批临床研究数量迅速上升,从90年代后期每年不足千项上升至2003年的4000余项,未来上市的新药将不断增加,药品创新使企业的价格竞争压力变小。 此外,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将仍处于高位运行,但继续快速提升的可能性不大,相关生产成本也不会出现快速提升。2004年GMP认证带来大量新增资产折旧,化学原料药出口退税率减小也提高了成本。在带来成本基数上升后,2005年这两因素对医药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将不再加大。 同时,随着企业购并增加、经营规模扩大、管理水平提高,加上加息对财务费用的影响有限,期间费用率将下降到25.3%。预计2005年医药制造业利润率将回升到8.7%左右,利润增速将快速上升到20%,实现利润总额达32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