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新建商品市场经营现状的调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13:58 《中国市场》 | |||||||||
建市迷局--对北京新建商品市场经营现状的调查
“是肥肉,当然惹人馋”,但“吃多容易腻住胃”.在“金九银十”的商业旺季来临时,北京绝大多数的新建市场正面临痛苦的招商难题与经营困境。要么开业时间一延再延,要么摊位空置人潮冷落。惨淡,是这些新市场共同的真实写照。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笔:本刊记者 陈亚南 建市,美丽的陷阱 一问,北京的小商品交易市场有多少家?北京市市场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北京5000平方米以上的小商品市场目前已有200多家,且每年仍以20%的速度迅猛递增着。 二问,北京的电子市场有多少家?无独有偶,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也发出首部电子行业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关村科贸电子城的开业,是中关村电子卖场历史上供过于求的明显标志。今后,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一定会使电子卖场行业出现恶性竞争的状况。 三问,北京的服装市场有多少家?除去三大服装商圈已成气候的近百家大型服装市场不说,仅在2004年,金开利德服装市场开业,投资近9亿元是温州人一个“豪迈”的大手笔;百荣世贸商城开业,22亿元的身价足以号称亚洲航母;再说开业前广告满天飞的巨库、搜秀城等这类号称新业态经营的时尚卖场也来此领域一展拳脚,京城的服装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再问,北京的建材市场有多少家?北京市建材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士指出,北京建材市场早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饱和,但进入者仍然非常踊跃。统计数据表明,北京的建材市场以每年新增3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速度急剧膨胀,目前已经超过200万平方米。供大于求,投资增长的幅度和速度都明显远远超过消费水平和区域布局,使得整个建材市场陷入“你死我活”的纷争状态。 还用继续再问么?...... “投资”与“商品市场”是经济领域永不会过时的两个词儿,而投资市场似乎更成了近两年来炙手可热的赚钱新门路。即使是很多久战沙场的投资老手儿,面对“投资商品市场”这四个字时,仍然怀着刚出茅庐愣头小伙子的激情与热血。 市场商机无限,分一杯羹者众。可问题是,市场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分羹是否能永无止境? 据市场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商业格局迅速变化,伴随着老一代百货商场的没落,新兴的超市、品牌专卖店、综合性购物中心、家居家电等大大小小的专营店迅速崛起。而消费群体两极分化现象的日益严重,不仅使得每天每平方米租金在20元以上的万通、天意、天乐、海隆等老的批发市场空前火爆,也使得紧随其后发展起来的诸多商品市场建设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资本的涌入,导致行业竞争的白热化。 投资市场有钱可赚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另外一个残酷的现状是:由于发展过快,总量过剩,在“金九银十”的商业旺季来临时,北京绝大多数的新建市场正面临痛苦的招商难题与经营困境。要么开业时间一延再延,要么摊位空置人潮冷落。惨淡,是这些新市场共同的真实写照。 案例篇:新建商品市场常态,怎一个“惨”字了得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