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行业专题--家电业 > 正文
 

国美害怕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16:16 《竞争力》

  国美害怕谁

  在8月初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中国前30家商业连锁企业排名中,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分别以148.3亿元、105.5亿元的销售额(销售额数据与相关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并不一致,以下文中若无特指,提到的企业皆指上市公司)排在二、三位,而上海乐电器也第一次跻身前十,排在第九位。

  十强占其三,可见家电零售专业店发展之快。而对于总体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的家电市场,即便是老大国美,也不过占有5%的市场份额,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尚未形成领导性品牌。在这种格局下,与其说是在跟对手竞争,不如说是与自己赛跑。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包括国美、苏宁在内的家电连锁企业,才急切地不断扩张地盘。

  海外对手没什么可怕

  2003年12月,国美电器最大门店——北京首体店开业,由于该店选址于家乐福超市楼上,当时有媒体渲染此事为“国美向家乐福叫板”。

  国美与家乐福固然都是零售企业,但经营重点的不同使得它们之间的竞争性并不强烈,反而会有互相促进客源的作用。

  倒是在国美今年初“长城峰会”召开前4天,有一则消息或许会令国美稍感不安。2月21日,全球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Bestbuy集团高层集体抵达北京,宣布“今年拟在华采购12亿美元家电及计算机类产品”。尽管Bestbuy尚未有明确的在华开店计划,但正像沃尔玛、家乐福之于超市,百安居之于建材连锁,国际巨头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让还没发育成熟的本土企业紧张。

  国美总部采销中心总经理华天曾如此表述:“国美的第一个市场完全来自于旧有家电渠道撤退留下的空间;第二个市场是在旧有渠道退场之后,从相同业态的对手手中夺取;而第三个市场则是随着产品技术的发展,消费形态发生转换后出现的类中国香港产品的市场,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市场。当然,这第三个市场是要从跨国家电流通品牌手中争夺的。”

  从目前的局势看,旧有业态基本不再具有竞争力,相同业态的本土企业仍然可以相安无事,在黄光裕的脑子里,或许真正在意的也是迟早会进入的外资家电零售巨头,这些资金雄厚、善于挥舞收购大棒的巨无霸才是国美真正的竞争对手。仅仅从简单的数字对比上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差距,2003年,国美电器的净利润不过1.78亿元,而Bestbuy为8.3亿美元,相差数十倍。

  而2003年9月国美在香港开店,也迈出其试水海外市场的第一步,其面临的第一个对手便是李超人旗下的丰泽电器。近期,国美又传出消息,很可能会在今年底进军东南亚市场。与其坐在家里等待对手,不如主动走出去,倒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战略选择。

  苏宁与国美可以共存

  而在外界看来,习惯于将国美和苏宁放在一起,毕竟它们是目前最为大众知晓的具有全国布局的家电连锁企业。

  国美电器的大本营在北京,目前已进入二十余个大中城市,全国一级市场布局完成。目前正在考虑向二三级市场推进。苏宁电器的老家在南京,目前也基本完成全国性布局。

  从主营业务收入上来看,国美电器上市公司部分2003年的数据为93.46亿元,而苏宁电器上市公司部分的数据为60.34亿元,相差1/3。从目前已公布的数字看,苏宁电器200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80%以上,达到43.12亿元,而国美电器在第一季度的业务收入也达到了29.18亿元,都保持着较为迅猛的增长。

  实际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了在它们的大本营及少数几个地区之外,国美和苏宁都缺乏强劲的对手,而一个行业是足够容纳两个巨头的。在北京,大中电器长期盘踞,是不可忽视的本土对手,其发展稳扎稳打,低调务实。而苏宁在长三角地区更要面对上海永乐和江苏五星电器的挤压,容不得有半点喘息之机。在它们走向全国的过程中,直到目前,很少听到有走麦城的情况,毕竟这是没有巨头的行业,谁走在前头谁就是领导者。

  永乐的可怕之处

  有消息人士称,黄光裕个人认为,尽管苏宁电器现在的势头跟国美类似,但在本土企业中,他更看重的是上海永乐。

  上海永乐创建于1996年,至今未满10年,初期一直在上海发展。其真正引起外界关注是在2002年中,永乐董事长陈晓和北京大中董事长张大中一起,联手河南通利、青岛雅泰、成都百货等几家区域性家电零售商,于7月23日成立了家电零售采购联合企业——中永通泰电器营销有限公司,稍后这一联合体在9月24日又正式吸收了4位成员——广东东泽电器、深圳铭可达、武汉工贸和浙江五交化。10月23日,重庆地区的两家家电销售企业——重庆商社、重庆百货成为中永通泰的新成员。

  中永通泰吸收成员的硬标准是各区域家电零售业的领导者。实际上,这一联合体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上海永乐与北京大中相互参股5%,而这一消息并未对外宣布。

  在中永通泰成立之初,或许并未引起国美方面的足够重视,时任国美总经理李俊涛曾把这个联合体喻作“假、大、空”,说“即使一时好看,也必定不能长久”。“9巨头虽然在业态上和国美相似,但在规模上根本无法与国美相提并论。它们争的毕竟是同一块蛋糕,所以这面大旗能扛多久就是个问题。”他进一步说:“联盟不同于连锁。形象一点说,这个联盟就像是一驾马车上拴了9匹马,而每匹马又听命于不同的主人,虽然希望让整驾马车跑得更快,但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句话,这些企业并没有资本关系,利益如何协调?

  但陈晓等人也不是等闲之辈,难道他们竭力要做的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到一年的时间,局势有了实质性的变化。2003年5月,上海永乐注资4000万元获得河南通利电器50%的股权,进入中原市场;2003年末上海永乐又斥巨资获得广州东泽电器51%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广州永乐电器”。

  就在今年9月,上海永乐与成百家电各出资1000万元合力打造的“成百永乐”家电卖场,以5家门店同时亮相的方式出现在成都。这一次,国美电器方面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成都国美总经理赵飞表示,在此前的一个月里,国美天天都在研究对付上海永乐的策略,且每周固定两个晚上召集所有的骨干开会。最后,国美决定投入1200万元对成都的店面进行改造,并且由上海国美对永乐总部发动攻势,以牵制后者在成都的动作。

  虽然知名度尚不及国美、苏宁,但在销售额上三者并无量级上的差别,仍算是处于同一起跑线。在永乐的大本营上海,其更是占有60%的市场份额,具有绝对优势。就连Bestbuy尽管两年前就在上海浦东设立了一个家电零售处,至今仍没有什么大动作。而这一绝对优势也使其增长空间有限,选择走向全国市场势在必然。

  与国美、苏宁依靠直营和早期的特许加盟方式迅速建立起全国销售网络不同,上海永乐选择的路径如今看来可谓深谋远虑。先是与各区域的领导性企业建立其联合体,而后再逐步扩展至资本层面的合作。无论是参股河南通利,入主广州东泽,还是与成都百货合资,永乐的合作伙伴都是中永通泰中的重要成员,这种基于相互了解的合作显然会消除很多整合上的难题,而且借助这类并购,可以迅速扩大门店数量和零售网络。

  在永乐的扩张计划中,要在2005年使门店数量达到350家,销售额达到450亿元。今年的永乐就要新增130多家门店。从1996年成立至今,上海永乐一直保持着飞速发展,而如果其借助中永通泰的作用顺利完成整合的话,其发展步伐将会进一步提速,而这种扩张方式显然比自己开店的风险小得多。也许这才是黄光裕重视上海永乐的原因,而国美很可能也会选择并购,以加速自身的拓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美电器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