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增持平安引发控股悬念 对管理层将产生压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18:13 南方周末 | ||||||||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吴传震 汇丰增持,使其股权比重首度越过平安职工持股会,并为未来控股平安埋下了伏笔。这家崛起于中国南方的明星保险企业将由此步入汇丰主导的时代吗?
5月9日,汇丰控股(行情 论坛)集团(0005.HK)宣布:旗下汇丰保险将斥资86亿元人民币(10.39亿美元)购入平安保险(行情 论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18.HK)9.91%的股权。 是次向汇丰转让股权的是平安保险的两大策略投资者———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由于平安股份一年上市禁售期要到6月24日才结束,加之还需中国保监会等有关部门的最后批准,因此整个交易预计最快也要延至6月底才能最终达成。 显然这些都只是技术环节的问题,汇丰增持平安已成定局———在是次交易后,汇丰持有的平安股权将增至19.9%,达到单一外资企业持有国内保险公司的上限,成为平安的相对控股大股东。 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再次笑逐颜开,他毫不忌讳地表示:汇丰对中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乐观,并相信借平安的优势,将会在保险业的发展中得益。 汇丰集团是全球第二大银行,2002年10月以6亿美元的代价取得平安保险10%股权,去年6月在平安保险首度公开募股中汇丰又通过额外认购股份,使持有的平安保险股份维持在9.99%———必须指出的是,这个9.99%的股权比例当时就已经使汇丰列居第一大股东。 观察家们当时就相信,雄心勃勃的汇丰集团决不会就此止步,必将谋求进一步增持平安保险的股份,他们也大胆猜测,彼时累计持有14.02%股权的平安保险职工持股会会成为平安控股权的有力争夺者。现在看来,这个判断至少对了一半。 平安保险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第一家外资参股的金融机构,最近数年更成为一家明星保险公司,拥有寿险、产险双牌照,并且日益向染指证券、信托、银行等多领域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转变。 汇丰取得平安保险相对控股大股东地位后,平安保险的未来将向何处发展,中国保险业的未来格局会进一步发生何种变化,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 汇丰高价增股 根据协议,在是次交易中,汇丰将以每股13.2港元购入6.1亿股平安股份,较平安5月6日收市价每股12.1港元有9%的溢价。受消息刺激,5月9日,平安股价大涨5.54%,收市于每股12.75港元。 从目前来看,这桩交易堪称多赢。 平安保险的两大策略投资者———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是最明显的赢家。在是次交易后,二者仅象征性保有0.2%的平安股权。高盛和摩根1994年各以3500万美元参股平安,本次股权转手后,大约可获得15倍的投资回报。 对平安来说,收益的计算要复杂得多。可见的直接短期益处包括:第一,汇丰选择这一时机高溢价收购,赶在了高盛和摩根两家持有的平安股票结束禁售期、从而上市流通之前,熨平了可能带来的平安股价波动;第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戴祖祥表示,平安目前尚有22亿美元的外汇资产,汇丰的增股,将有助于平安将这些资产交给汇丰投资。 对平安保险长远的益处就不言而喻了,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在是次交易声明中特别表示,感谢大摩和高盛为平安作出的贡献,也期望与汇丰继续加深合作。马明哲更是多次在内部表示,平安要学习汇丰的标准和效率。 当然最大的赢家很可能是汇丰。 此次收购,是汇丰第三次投资平安。2002年10月,汇丰以6亿美元的代价入股平安,获得10%的股权。此后,平安进行10送10扩股,汇丰再度注资。加上本次投资,汇丰对平安的投资总额达到144亿元。 与巨额投入相比,平安对汇丰的回报也不逊色。有分析人士根据平安年报估算,2002年开始,汇丰在平安的收益至少达到10亿,而这一次增持将使汇丰更大比例地分享平安的股权收益。 “我们认为,中国是未来10年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庞约翰是在今年2月汇丰公布2004年年报时作此表示的,在2004年,汇丰实现创纪录的赢利水平,税前利润同比提升37%,而中国是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这解释了汇丰为什么不惜重金下注中国市场。除了持续几年在平安保险上投下的144亿元外,汇丰去年也以差不多的代价———144.61亿元人民币———购入交通银行19.9%的股权,这个股权比例同样是单一外资企业持有银行股份的最高限。 借道平安 “汇丰必然这样干,这是它战略的自然延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陈道富说。近两年,汇丰已经将中国作为主要投资地,在战略上实行从银行、保险到基金等业务的集体进入。 而平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令人垂涎的猎物。 多年来中国寿险市场一直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除了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行情 论坛)遥遥领先外,平安和太平洋人寿一直在争夺寿险领域的第二把席位。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寿险的发展速度通常快于该国GDP的增长。从2004年年人均保费332元和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仅为3.4%这两大衡量寿险业务前景的指标来看,中国寿险行业的增长潜力都是巨大的。 实际上,十余年来,寿险业务持续维持高幅增长,也早已经成为各家保险公司激烈争夺的优质业务。 从1992年友邦人寿保险进入中国开始,觊觎中国保险市场已久的国际保险巨头就先后入华,它们先后与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了多家人寿保险公司,例如首创安泰人寿、中宏人寿、中英人寿、信诚人寿等等。 2004年12月11日,入世三年保护期结束,这些合资保险公司不再面临经营的地域和业务的品种限制,接连发力,成立新的分公司和推出新业务,使寿险市场的竞争迅速升温。 戴祖祥介绍,尽管平安有多方面的综合经营优势———同时拥有产险、寿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种金融牌照,毋庸讳言这是雄图大略的汇丰觊觎的重要一点,但是平安首要的还是一家寿险公司———寿险业务收入占了平安收入的约八成,并且是一家有着良好品牌形象、不低的市场份额(约17%)、盈利前景良好的寿险公司。这就是为什么平安保险通常被业界首先视为一家寿险公司的原因。 戴祖祥分析,汇丰此次增持平安股份,不仅有助于巩固投资者对平安的信心,确立汇丰在平安的强势地位,而且可以使汇丰在当前阶段直接分享平安寿险收益,以及分享未来潜在收益。 多种迹象表明,汇丰此前早就展开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2003年,联手平安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将之改组为平安银行,推动平安证券进入综合券商行列,协助平安销售保险产品等。此外,市场传言,汇丰还将会协助平安收购广东省发展银行。现在,增持平安,更有助于推进这一进程。 控股悬念 对于此次并购,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认为,对于三家外资股东的股权变动,平安方面属于被动反应。 平安目前的股权结构十分分散,除汇丰外,主要股东如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深圳景傲实业、新豪时投资、源信行投资、宝华集团、深业投资、汉武新实业、恒德贸易发展等持股比例都未超过10%。其中,深圳景傲实业是平安证券及平安信托工会委员会控股企业,新豪时投资是平安保险(集团)工会委员会控股企业。之前市场一直猜测,二者可能会与汇丰争夺高盛和摩根股权,但是这一猜测最终落空。 股权变动必然带来平安董事会的席位变化,但是具体安排还不清楚。汇丰(上海)的新闻联络人张丹丹解释说,因为,交易尚需等待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尚无法透露后续的安排。 根据平安2004年年报,平安董事会席位共有19席,其中马明哲和孙建一为执行董事,另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4名非执行董事。其中,汇丰占两席,高盛和摩根各占一席。 戴祖祥分析,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汇丰在平安董事会的席位有可能从原来的两席增至四席,这对平安的管理层将产生压力。 不过盛瑞生却表示,虽然汇丰的股份将会超过平安的“员工投资集合”即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景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平安所持有的股份,但对平安管理层的构成不会有太大影响,平安的管理层已经十分国际化,并且得到了董事会的认可。 即便如此,汇丰此次增持还是引发了各方对平安未来命运的关注。 汇丰能在十多年内,将一家排名靠后的老字号,打造成全世界排名第二的金融巨头,其市值迅速由700多亿港元巨增至10000多亿港元。其成功的主要手段是高超的收购财技。 在这种情况下,汇丰未来会不会进一步控制平安并将之完全收入旗下?这种可能性目前并不能完全排除。 目前国家对外资持股的比例限制,让汇丰在短期内有心无力,不可能取得平安的绝对控股地位,但是根据中国入世后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2006年年底之前,外资对保险业的持股可达到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