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携5巨头过冬 借梦幻外援队伍跑马圈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0日 10:3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陈挺 北京报道 如果有一个燃气公司,能够把中国的市场和新加坡的管理、韩国的技术、印度的经验、俄罗斯的资源进行完美地配置和组合,将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答案是:中国的NO.1。
这是法国里昂证券在今年1月份对中国燃气(行情 论坛)控股有限公司(0384.HK,以下简称“中国燃气”)在未来两年发展的评判。 这应该也是中国燃气内心深处自定的目标。 但一直受资金困扰的中国燃气能否挺到那一天,还是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梦幻外援队伍 2月1日,中国燃气宣布与印度燃气(GAIL)签署相关合作意向:GAIL同意认购中国燃气总额不多于本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总额10%之新股份,成为中国燃气的策略性股东,其所持股份将有两年禁售期。 而在此前的1月份,中国燃气先后与新加坡燃气、韩国燃气签署了类似的合作意向,并将分别向对方出售不超过10%的股份。同样,在三个月前的2004年11月,中国燃气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0386.HK,以下简称“中石化(行情 论坛)”)定向发行2.1亿新股,募集资金1.281亿港元。认购股份占中国燃气已发行总股本的11.87%、扩充后总股本的10.61%。 这样,在短短三个月里,中国燃气先后引进四家共占总股本40%左右的战略投资者。 而这四家股东都是世界级的巨无霸企业。 中石化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截至去年6月,总资产为4729亿元人民币,其探明的天然气储量高达1037亿立方米。 GAIL公司是1984年由印度政府成立并控股的印度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拥有超过534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和世界上最长的、达1922公里的液化石油气管道,并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建有全球最大的压缩天然气公共汽车加气系统。 新加坡城市燃气是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全资拥有的城市燃气公司,是亚洲第一个将6希格玛管理系统引入城市燃气行业中的燃气公司。 而韩国燃气是韩国居主导地位的燃气供应商,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公司之一,200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5644亿元人民币。 如果加上2004年5月7日签署的另外一个战略投资者——拥有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资源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公司”),中国燃气的外援队伍如梦幻般显赫:中国的市场和新加坡的管理、韩国的技术、印度的经验、俄罗斯的资源,五者的结合,“将会开创亚洲能源项目合作的新纪元,使公司成为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集团。”这是中国燃气内部的一个评价。 为此,中国燃气将分别与GAIL、韩国燃气、新加坡城市燃气和俄气公司成立不同的合资企业。业务范围遍及居民、工业和车用燃气的建设、经营、管理、销售和后续服务等所有业务的所有环节。 中国燃气的明天,灿烂得似乎触手可及。 跑马圈地 中国燃气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直属事业单位——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的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和供应业务,是一家天然气利用工程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公司,也是中国最早的民用压缩天然气和石油产品供应商,1995年成立。 中国燃气由于进入行业时间较晚,加上原来主要业务分布在一些中小城市,所以,此前在业界一直比较低调。但随着国内燃气市场的逐步开放,各地燃气市场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煤气市场因为环保,正在逐步萎缩,天然气的份额因其的环保性正逐步加大——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已覆盖了中国主要的发达地区和市场,西气东输工程指从西部四大气田向中、东部地区输送利用天然气,主要干线有四条:塔里木盆地-上海管线、柴达木盆地涩北-西宁-兰州、四川忠县-武汉、陕京二号线。 此外,中国的天然气运输线还有东北的俄气南下和来自印尼的LNG项目经南中国海传输到东南沿海诸市。因此,城市燃气运营商大量集中于天然气和LNG干线附近,在天然气覆盖不到之处,由LNG补白。 一个市场替代商机开始涌现。 为此,中国燃气开始发飙,尤其是在2002年4月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海峡集团(0384.HK)33.1%的股份,成功实现借壳上市后,开始跑马圈地,并相继进入北京、南京等发达地区的市场——2004年5月和北京燃气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北京除市区外的6区(县)的管道天然气项目,联手共同拓展北京燃气市场。 今年1月,中国燃气夺得南京江北天然气30年特许经营权,这是一个极为超大型的工业用户集中区,江北区是国内知名的化工城,拥有数十家中外超大型化工企业。设计这地区的天然气用气量在未来10年内将达到每年20亿立方米。为此,中国燃气还特地发出了2005年的第1号嘉奖令,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嘉奖。 据中国燃气董事、总经理刘明辉介绍,截止到2004年12月,“中国燃气在国内累计投资了54个天然气利用项目,其中35个拥有城市专营权。”从2004年开始分批为高达200万居民用户以及过千家企业和商业用户提供天然气供应服务,预计到2008年中国燃气的天然气年分销量将超过18亿立方米。 而随着后来者不断加入,中国燃气开始将未来业务发展的重心转向发展大的工业用户,公司规划五年后管道燃气的销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9倍,而且以这种发展趋势,中国燃气在未来两年之内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燃气供应商。 为此,中国燃气也开始进行系列的“独资”运动:2004年5月,中国燃气和淮南燃气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中国燃气将对方握有的合资公司30%的股份回购,将该子公司变成独资子公司,由此拉开公司独立运动的序幕。为此,公司还准备了巨额资金来完成这些回购。 而在新的投资项目中,也基本上以独资形式完成,如惠山项目和南京江北项目。 资金压力 中国燃气似乎患了资金饥渴症:从2004年3月31日到2004年9月30日,中国燃气的负债率由134%增加到136%。但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流动比率却由2.65大幅下降到1.6,这意味着公司的现金流出大幅增加——公司的应付账款由2004年3月31日的10.89亿元增加到2004年9月30日的12.93亿元,但现金流入反而减少——公司的现金量从2004年3月31日的4.7亿元猛然下降到2004年9月30日的2.159亿元。 “从上面的数据看,它的财务比较糟糕,资金周转已经不灵活。”一位证券公司的行业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实际上城市燃气作为公用事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行业,所以现金流的差是跟它的步伐迈得太快有关。”据中国燃气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中国燃气在2004年,新取得了12个新城市管道项目,此外还有超过20个新项目正在接洽中。 “城市燃气这个行业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必须要有气源,所以国内的城市燃气尤其是天然气市场主要分布在有气源的西气东输、忠武线等沿线城市。而这些沿线的城市是有限的,机会是很短暂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快速抢跑。”2月18日,中国燃气内部一位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目前,国内城市燃气市场几乎已被各种背景的资金瓜分殆尽。在国内市场除了老牌的香港中华煤气(0003.HK)、新奥燃气(行情 论坛)(2688.HK)、百江燃气(8132.HK)、百仕达控股(行情 论坛)(1168.HK),以及国内的长春燃气(资讯 行情 论坛)(600333.SH)、燃气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000793.SZ)、申能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642.SH)、石油龙昌(资讯 行情 论坛)(600772.SH)等上市公司,除此之外还有新华联燃气、中原燃气这种尚未上市,但正积极准备上市的公司,还有当地的国有垄断企业。 “竞争太激烈了。三四年前,跟我们一块去竞争项目的有三十多个公司,但到现在这些公司也只有五六家还活着。”上述这位人士介绍。 因为城市管道燃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直是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不仅对资金投资规模巨大,资金回收周期也长。 但这种快速扩张,也给中国燃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燃气虽然在2002年成功地实现了借壳上市,而且随着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工程的完工,大部分项目都分布在西气东输、忠武线沿线地区的中国燃气开始步入了投资回报期——截至去年9月30日,由于大量的管网项目开始投产通气,中国燃气开始陆续收取接驳费——在2004年的半年报中,接驳费收入占公司年总营业额的75.2%。同时,在燃气销售中,工业用户也已经占到了一半左右的份额。这一年,中国燃气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整体毛利率也从当年3月31日的44.8%,提升到9月份的62.7%。 但公司似乎真的到了山穷水尽处——而在公司的对外借款中,有42.2%是一到二年的短期借款,还有25.3%是二到五年到期的借款。 而股价的长期低迷,也使得公司配股的价格大幅缩水:2002年5月,中国燃气向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配股价为0.90港元/股,而到了2003年11月,中国燃气向国际基金机构配售的价格为0.84港元/股。但在一年后,中国燃气向中石化定向增发新股的价格却只有0.61港元/股,较协议签订前一天收盘价折价40%——而2003年公司亏损为1600万元,但2004年却有6600万元的盈余。 随着2004年11月份中石化等战略投资者的相继进入,中国燃气似乎守到了“柳暗花明”的时刻。但关键的问题是,除了中石化在去年12月份真正签署了协议并付款外,其他三位战略投资者,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意向,对于极度缺钱的中国燃气而言,多一天就多一份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