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出手大规模套现 外资猛抛香港中资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08:55 每日经济新闻 | ||||||||
杨勣 NBD 上海报道 分析人士认为,其大规模套现行动可能具有风向标意义 12月22日,香港联交所公布了2004年度(1月1日至12月15日)市场统计数据,多项纪录被刷新。香港证券市场走过了火爆的一年。特别是H股指数屡创新高,但外资机构也加快了减
H股指数两年涨幅逾172% 据统计,报告期内主板新股集资额达910亿港元,较去年的570亿港元高出60%,创业板新股集资金额约为30亿港元,高出去年的20亿港元50%。 分析人士指出,这与今年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行情 论坛)、平安保险、中国网通(行情 论坛)和国航股份等内地重量级航母在港上市是分不开的,仅这四家企业今年在港集资就超过了500亿港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H股成交达9142亿港元,创历史新高。H股指数已从2002年10月的1754低点涨至目前的4774点,涨幅超过172%,H股的确是风光无限。 外资实践“相反理论” 在香港,中资股已成为赚钱的代名词,但“相反理论”告诉我们,当大部分人的看法趋于一致时,市场的趋势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行。 近期在港股市场已初显外资减持中资股的苗头,如12月20日,蒙牛乳业(行情 论坛)(2319)就公布,三家外资股东共计减持16823.8371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约12.3%,套现金额超过10亿港元。而12月10日,这三家外资股东的3个月禁售期刚过。随后,机构投资者减持中国人寿(2628)股份,套现5.8亿港元。 实际上,摩根大通在12月10日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减持行动(主要是H股),减持中资股达19家,市值约40亿港元。 资料显示,摩根大通旗下的国企股组合超过20只,涉及金属、消费、公路、电力和化工等多个行业,市值达250亿港元,其中多只股票的持股量达10%以上,其动作对中资股未来走势往往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大行操控中资股 业内人士指出,少数外资基金对中资股的广泛参与性及持有股权的集中性,使得外资在操控时得心应手。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外资大行在香港市场的交易行为具有明显的默契性。 况且,外资机构在此前的一年多时间内,已赚得盆满钵满,未来继续抛售的可能性较多。而且临近年底,由于会计结算或急需现金的原因,机构投资者愿意将一部分股权投资变现。 规避宏观调控风险 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减持也反映了外资大行对内地宏观调控风险的一种规避。在经济高增长阶段,几乎对所有行业来说,都是利润增加阶段。 相反,当经济增速下降后,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增幅将下降。因此,在持续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各行业的利润都将放缓,甚至走下坡路。原先包含在股价中的利润增长系数也相应降低。理论上,必然导致中资股估值水平的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