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屠夫黄光裕遭遇杀价 国美电器香港低价套现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08:05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刘冬 在内地有“价格屠夫”称号的国美电器(0493,HK)董事局主席黄光裕,终于在香港领教了被基金经理“杀价”滋味。在今年6月国美电器借壳黄光裕本人控制的中国鹏润,在香 港上市后,4个月内两次配售3次减价,其配股大计一再被基金界要求减价。9月底,黄光裕终于得以低价套现,而此时的集资额较7月足足少了10亿港元。卷土重来 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于7月配售国美旧股失败后,决定卷土重来。9月28日市场传出消息,黄光裕拟以每股3.975元配售2.4亿股国美旧股,集资9.54亿元,配股价较国美停牌前大幅折让15.4%。相当于国美今年市盈率的15.21倍。被市场人士认为是零售股中的超级便宜货。 据预期,国美在本年度(2005年3月止)每股赚1.08元,即使按照5.85港元的高位收市,预测市盈率亦只有5.4倍,仅为上述23倍(联华超市 980,HK)及38倍(北京物美 8277,HK)同类零售股的1/4至1/7。 国美以仅15倍的市盈率套现12亿港元,远较内地零售业一哥联华超市IPO融资6亿港元和物美融资4亿港元要斩获多多,这还是要拜黄光裕已经现行一步将自己的资产证券化,并在市场上制造出一个巨大的泡沫,留给自己和投资人之间巨大的议价空间。 黄光裕委托荷银洛希尔(ABN AMRO Rothschild )进行配售2.4亿股发行股份,以及额外配售最多6000万股股份,价格不少于每股3.975港元。根据交易记录,国美有3亿股发行股份以每股3.98港元在市场出售,成功为黄光裕套现近12亿港元。黄光裕配售的股份在收市后2小时就获得足额认购。 今年6月,黄光裕将其私人全资持有的家电连锁业务,注入到他掌控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鹏润(0493,HK),并将公司更名为国美电器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在是次注资中,中国鹏润透过旗下全资子公司Eagle Decade Ivestments Limited以83亿港元(约8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向Gome Hodings Limited收购Ocean Town100%的股份,83亿港元全部以发行新股和可换股债券方式支付,不涉及任何现金。Gome Hodings Limited和Ocean Town皆为黄光裕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其中后者的惟一资产是国美65%股份,国美其余35%股权仍由黄光裕私人直接持有。 83亿港元的代价股和可转换票据,使“中国鹏润”的股本,瞬间增大了十余倍,如果可转票据都行权的话,黄的个人持有量将高达97.2%,为了维持上市地位,黄必将重演他的拿手好戏,在这轮利好消息刺激下,把一部分筹码,转让给所谓的“公众机构”投资者,最终的结果仍是一石三鸟——维持上市地位,继续一股独大,套现融资。 黄光裕配售手上2.4亿股国美电器旧股,占国美已发行股份15%,配售后仍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2%,为了符合交易所的要求,黄光裕于日后还要减持手上国美股份。 事实上,这是黄光裕于6月6日宣布将国美借壳前称鹏润上市后,4个月内两度尝试在市场配售旧股,共3度减价,配股价由最高的每股6.53元调低至最低的3.975元,高低幅度相差约40%。黄光裕早于7月中旬尝试配售国美股份套现,首次拟以每股4.85至6.53元,配售5.75亿旧股,占已发行股本35%。安排行荷兰银行当时见反应欠佳,已将配股价调低至每股4.05至4.85元,配售规模亦缩减至4亿股,惟仍未获足额认购,最终被迫取消配股行动。 接盘者 据联交所股权披露显示,黄光裕的集资逾11亿元的行动中,基金成为最大的接盘者,包括惠理基金(Value Partners)、摩根士丹利及Fidelity。 惠理基金在是次承接中,共购入4250万股股份,占总配售股份的14.2%,以每股配股价3.98元计,共斥资1.69亿元。 除购入承配股份外,惠理基金还在市场中购入248万股国美股份,每股平均作价4.276元。 摩根士丹利亦在国美的配售中,购入2200万股,占总配售股份的7.3%;而Fidelity购入股份的数量则达420万股。 显然,内地实力不断增长的零售企业正在受到国际投资人的青睐,良好的现金流,不断增加的市场购买力都构成零售业未来稳定的增长前景。还有一个因素是零售业、消费品行业不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分享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成长收益正是国际投资人的利益所在。 联华超市在10月4日进行的快速凌厉的配售印证了这一点。是时,香港H股上升势头明显,联华超市立即在开市中途停牌,乘势配售集资,以7.4%折让价,每股8.8元,集资3亿元。配售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就告完成,并获得5倍的超额认购。联华超市将会把集资额用于大型综合超市及便利店的收购、以及提升物流支援,为铺设全国网点做好准备。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以联华目前财政状况而言,根本无需集资,因为单以其所持有的现金,及日后营运现金流,足以应付未来发展需要。但在WTO承诺的零售业开放的最后关头备足“弹药”,对内地的零售商至关重要。而对内地急于扩大网点版图的零售商们,在国际资本市场即吸引来投资基金壮大资本实力,又在最大程度上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这是他们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现实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