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民生先发交行先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20:27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H股之路险易因人而异 □ 本刊特派记者 卢彦铮 发自香港 交行与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的H股之路,因其背景与财务重组的力度差异,命运迥然不同。
出于补充资本金的需要,民生银行于2003年底已经率先提出发行H股计划。由于资产规模快速膨胀,民生的资本充足率连年下降,从2000年底的21.5%一路下行至2003年中期的7.11%,已低于8%的监管标准。 为补充资本,已于2000年在A股市场上市的民生银行,在2003年2月发行了40亿元可转债。但由于不符合银监会于2003年底发出《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有关要求,这笔可转债不可计入民生银行附属资本。急于补充资本金的民生银行,不得不另谋出路。 由于发行可转债,一年内民生银行不能在A股市场融资,遂将眼光投向海外。 2004年1月8日,民生银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H股发行上市方案的决议。不料一个月后,却爆出民生银行在2000年A股上市前“董事会决议”伪造为“股东大会决议”的不良事件,这在暴露出公司管理漏洞的同时,也影响了H股发行进程。 作为A股上市公司,民生银行发行H股的计划还有其他更多的掣肘因素。在市盈率水平相对较低的香港市场发行H股,势必会摊薄A股投资者的权益。为此,民生银行曾强调将实现H股估值的最大化,以及向A股股东派发股息和分红等,以消除境内投资者对H股计划的反对。然而A股股东一直期许H股发行价格达到2倍以上市净率,这在香港市场是一个远离理性的价格:与民生资产规模和市场地位较为接近的香港上市银行东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其市净率也不过1.65倍左右。价格之争,也是民生银行的软肋。 2004年11月,民生银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58亿元次级债券,暂时缓解资本金之渴。当月,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受让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持有的4.55%民生股份。外资机构入股,被认为将对公司治理有积极影响。 2004年12月25日,民生银行通过临时股东大会,将发行H股的有效期延长一年,至2006年1月8日有效。但2005年2月,民生银行又被卷入一起股权拍卖案的纠纷之中,令市场对民生能否顺利赴港上市再生疑虑。一个月后,民生发行H股的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的通过。但至2005年5月中,因路透社报道,市场又盛传民生的上市申请在香港联交所聆讯未获通过。此后,民生只在继续与联交所方面沟通的同时,接受了交行率先在H股市场上市的“政治安排”。 相比之下,首次上市的交行显得从容得多。这家成立于1908年的内地第五大银行,在2004年上半年被确定为首家海外上市的国有银行,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先进行了一系列重组,包括不良贷款剥离、注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 从2004年6月到8月间,交行将530.2亿人民币的坏账,以207亿元的价格剥离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使其不良贷款率降至3.43%。 此后,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以票面价格注资50亿元和30亿元,社保基金委员会则以100元价格获得56亿股股权。此外,交行还出售了120亿元的从属债务。这些举措使交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到了8.82%,核心资本重组率提高到5.89%。 在此基础上,交行引入了汇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2004年8月,交行向汇丰发行77.7亿股新股,作价144.6亿元人民币。这样,交行将原本极其分散的股权相对集中,变成一家资本充足、资产质量良好的商业银行。具有出色银行经验的汇丰银行的入股和参与管理,则有助于银行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 一切准备就绪,交行展开上市之旅,此时的交行并无融资的燃眉之急,新入股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对此也并不热衷。但交行承担为未来四大国有银行上市铺路之责,并一度欲采取A+H方式,成为首个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同时上市的银行。这一方案的试验性,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交行的上市日程,最终也难获执行,至今改为单独在H股市场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