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权证操盘手浮沉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6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香港权证以它的交易灵活性、较高的杠杆比例吸引了大批散户及小规模的私募基金进入交易,2007年香港股市极为火爆,有大批内地投资客转战香江,其中不乏对权证投机兴趣浓厚的冒险家。

  在深圳某私募基金的办公室,记者与该基金的发起人张先生进行了交谈。张先生原本是内地一家证券机构的部门负责人,后离开公司自行建立私募,其在2000年即开始接触香港权证,是最早的一批内地炒家。

  张先生告诉记者,该基金的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在香港投放了约2000万港元资金,其中专门用于香港权证的资金约350万港元。

  “其实2007年6月份入场的启动资金是100万,高峰时期这笔投资膨胀到1100多万,今年上半年亏损了约200多万,回拨分红了550万。”张先生向记者表示,公司的投资策略比较保守,杠杆产品投资比例严格控制在20%以下。

  兖州煤业(1171.HK)的认购权证是该基金在权证上最出色的一次操作,在2007年9月下旬,兖州煤业H股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约25%,相挂钩的权证升幅高达600%。

  担任该基金港股操盘手的陈先生回忆,当时公司内部认为,在市场憧憬“港股直通车”开通的大背景下,煤炭股份的投资价值凸现,A股市场煤炭板块有启动的迹象,显示出H股即将有一波大的行情,权证的爆发力更强。

  在此预期下,该基金从9月6日开始逐步建仓,将持有的港元现金全部买入了3只兖州煤业的认购权证,到10月中旬出手时的盈利接近10倍。

  “权证有一个特性,在正股上涨的初期其涨幅并不明显,在正股涨势的末期反而是爆发力最强的时候。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多看少做,炒权证比的是耐心和切入的正确时机,从2007年6月开始至今,我们的权证的买卖次数不超过30次。”陈先生说。

  陈先生提醒,权证交易有三大忌,一是短线频繁入市买卖,二是借钱炒权证,三是买快到期的末日轮。香港权证是T+0交易且采取做市商制度,炒家进出方便,表面上是短线投机客的冒险乐园,但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时候会成为新老炒家的滑铁卢。

  据了解,内地投资者到香港买卖权证多数喜欢频繁炒短线,特别是当天多次买卖的Day trade,有些甘愿冒风险的内地投机客更是中意风险系数极高的末日轮,甚至向香港券商借钱买,企图在一夜之内暴富,在资金放大效应下,末日轮的杠杆比例甚至可以达到50倍至100倍。

  2008年1月份深圳圈内一位小有名气的个人炒家4个交易日内在权证上输掉了800万港元,该人士当时判断股市即将有反弹,向券商以1∶1的比例拆借资金,在市场上买断了3只快到期末日轮的所有市场流通股股份。

  但事与愿违,美国股市再次大跌使得该人士根本没有出逃机会,其在券商逼债的情况下被迫全部清仓,800多万的本金结算后仅剩10多万港元;为了博回亏损,目前该人士向朋友低价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此事在深证权证炒家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李亚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