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余华莘:中美股市的政治经济分析

2012年11月13日 16:09  德银 

  (作者:余华莘,DWS大中华基金经理,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公司无关。)

  自年初以来,全球投资者对于中、美两国的政治环境与经济政策的关注程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尽管在本周过后,中、美两国的最高决策领导人选举都将尘埃落定,但是由于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其中包括:美国财政悬崖、中国经济转型、欧洲步入衰退,全球量化宽松,零利率和央行负债表巨额扩容等因素) 和政府换届干扰,不仅2012年余下时间的政策与经济环境仍会不明朗,而且这样的市场格局在明年仍然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

  就美国股市而言,由于投资者对“财政悬崖”问题再次感到紧张,标准普尔指数自奥巴马的竞选连任胜利之后,已经从1428点下跌到本周一的1380点。虽然这次大选的结果表明,美国人民更倾向于保持现状,但不断加深的政治分歧,以及分别由民主党主导的白宫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对未来美国财政政策的走向添加了不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经验观察表明,美国总统选举对美国股市几乎不会产生一个较长期的影响。由于奥巴马总统的胜利是来自于他获得了比第一任时更广泛且高于预期的选举票,这可能使得众议院的共和党政治家们更容易作出妥协。目前,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John Boehner)已经暗示,他愿意接受更高的税收政策,来作为赤字削减协议的一部分。对于奥巴马总统而言,赢得了比预期更大的胜利,也意味着他被赋予了一个使命去解决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这样的政治资本和使命感,可能强化奥巴马总统在同共和党进行谈判时的做法和态度。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第二个任期的原因,奥巴马总统可以不用像之前那样,太过关心他的政治基础。后者,将使得他更愿意同共和党进行协商谈判。目前,很难想象两党谈判在“财政悬崖”问题中将发挥出怎样的作用。但是我认为,美国政治家信奉的“实用主义”最终将占上风。

  至于奥巴马总统的经济政策,对​​股市而言,则可能利弊参半。一方面,征收股本和股息利得税对于股市来讲是一个负面坏消息,同时,两党谈判的困局对股市也是不利的。然而,奥巴马总统的连任将确保美联储仍然保持温和的货币政策。他或者重新任命伯南克为美联储主席,或者选择一个具有非常类似经济理念的人来接任。另外,由于奥巴马再次入主白宫,中美关系也会相对更顺畅。问题在于,新的白宫主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出他的政治能量,而这表明未来政治的不确定性还将敞开一段时间。

  因此,我认为,美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持续的调整压力,直到投资者看到“财政悬崖”可以得到解决的一些明确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讲,预测市场的短期移动是徒劳无功的。市场的焦点应该回到经济基本面。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三大主要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到达2008-2009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高点,而这显示美国居民消费开支有望在未来保持强劲增长。但是美国三季度批发库存与库存投资数据均大幅超预期,显示过度补库存可能已透支部分未来经济长空间。由于库存投资大幅超预期,四季度美国GDP增速可能需要下行修正至1.1%。同时,十月以来的美国ECRI经济领先指标和标普500指数均出现回落,同时标志金融市场波动性于恐慌程度的VIX指数趋势上行。这三个指标显示美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均出现见顶回落迹象。不过,我建议投资者还是应该继续留在市场内,因为通货再膨胀政策还将持续。从股市历史的角度看,美国股市往往新的总统选举产生后,创出新高。当然,我并不是说,历史一定会重演。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股市的表现与总统竞选状况的进展仍然很吻合。

  回到中国方面,本周三的记者招待会将会揭开万众瞩目的未来十年的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最高领导层的谜底。就总体政策基调,今年以来,李克强副总理在讲话中保持了相对一致的调结构政策方向。因此,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应该是已经定论,唯一的不确定性在于其推进节奏。短期内,投资者虽然不停得听到“稳增长”,而且9、10月份的经济数据也体现出一定成果。但在某种程度上,市场还不能判断是“稳增长”还是“稳政治”。未来的12个月内,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内政策发布时点有两个 --- 1)今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增长和通胀问题的定调; 2)明年3季度末- 4季度初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和股市的最大看点在于,新一届政府如何对中长期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并辅之以恰当的制度改革。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到明年3季度才能逐渐明晰。在此之前,我认为预判明年政府换届结束后,会再搞一轮投资的假设并不可靠。过往的经验观察显示地方政府换届对投资的影响并非总是加速,而是在当时宏观经济周期上的放大。在全国宏观经济处于上行周期(如2002年)时,地方政府换届往往导致投资加速;反之则可能导致相对减速(如2007年)。

  展望未来几年,如何在调结构的同时稳增长,是新一届中国政府最紧急且棘手的任务。过去五年,在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和国内不作为的共同 作用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从2007年同比增速超过14%的峰值下降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7.4%。另外,经济增长三大支柱中的出口 ,在2002-2007年间的年均增速曾接近30%,并创造了数千万个就业岗位。但是在过往的三年中,由于工资水平的日益增长,人民币的走强,以及可供开发的新市场有限,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正在受到打击。同时,以大幅信贷扩张为背景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已经走到了尽头。2012年前10个月的新建住宅施工面积下降了12.7%。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曾经支撑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随着已经达到最大化的中国劳动力规模,正在开始减退。据联合国[微博]估计,2000-2015年间,中国增加了1.03亿劳动年龄人口。激增的劳动力压低了工资标准,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但从2015年到203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减少6900万,因此在工资和出口竞争力方面也面临相反的效应。这令人进一步质疑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是否合理,并且因最新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报告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另外,国有部门和企业的改革已经基本停滞,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倒退。过去几年,民营企业无法进入电力、石化和银行等战略性产业参与竞争。

  总之,中国经济需要改革,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也盼望改革。但改革总是意味着风险。问题是,如果没有改革,中国经济已经无法实现高速增长。对于投资者来讲,未来投资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许不仅仅是货币升值,而更多的是,中长期制度性改革政策逐渐释放带来相关行业和整个市场的估值提升。

  (THE END)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詹皇38分热火胜火箭 禅师称湖人变卦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王石婚变爆料者曝光 称是为大家高兴高兴
  • 科技微软Windows业务主管离职
  • 博客钟楚红:封面写真(图) 吉林突遭暴雪(图)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
  • 西向东:社会发展要几条腿儿走路
  • 罗善强:怎样找寻股市中的金表
  • 赵伟:昆山汇报流露的区域发展偏向
  • 罗天昊:中国应该学越南
  • 洪平凡:中国经济展望
  • 叶檀:房价为何降不下去
  • 文显堂:美国财政悬崖悬在何处
  • 于晓华:林毅夫比较优势理论的现实错误
  • 章玉贵:全球性失灵与彼此算计
  • 安邦智库:监管部门该对股市承担什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