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雷曼苦主苦尽甘来 港版救赎堪称完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8日 03:05  证券时报网

  正是由于多家香港的市场监管部门机构相互配合、积极作为,才让雷曼迷你债苦主等到了挽回经济损失的曙光,这种勇于面对、积极应对的做法非常值得内地相关监管部门学习和借鉴。

  扰攘已久的“雷曼迷你债事件”最近终于让苦主们看到了一线曙光——香港参与分销雷曼迷你债券的16家银行日前联合宣布,同意让24个系列雷曼迷你债的持有人取回70%至93%的本金;同时,银行也同意额外提供最多15%的“特惠款项”。也就是说,部分雷曼苦主最多可以拿回85%至96.5%的本金。

  经过将近两年多的苦苦煎熬,终于有望可以取回近9成的本金,这对于已是身心疲惫的雷曼苦主来说,可算是一种解脱了。回顾雷曼苦主的追讨历程,支持他们坚持向分销雷曼迷你债银行追讨的理由,就是这些银行涉嫌违规销售,例如刻意隐瞒雷曼产品的风险、甚至误导令他们以为投资雷曼产品就等同于在银行存款一般安全。

  其实,这种现象在目前内地的个别银行也同样存在,笔者就曾见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刚步入某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两三个身着与银行职员几乎完全一样工装的销售人员就上前将其团团围住,极力推销一种保险理财产品。老人耐不住软磨硬泡,最终将本想存进银行的几万块钱全部买了保险理财产品。时隔不久,老人的孩子赶到银行,在问明几个销售人员的真实身份并非银行职员后,当即以老人被误导为由要求退还款项,但此时那几个销售人员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对老人及其家属的要求百般推搪、不肯退款。最终,由于周围有很多群众对他们的销售手法大为不满,纷纷予以指责,他们这才勉强退还了款项。

  从投资角度而言,债券其实应当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品。不过,这次令不少香港投资者差点血本无归的雷曼迷你债却是打着“债券”旗号的高风险衍生产品,本质上就是一种与信贷挂钩的票据,是一种高风险的结构产品。按照国际市场的监管惯例,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一般只允许卖给“专业类投资者”,因此部分香港银行将此类“危险品”销售给中小市民的做法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

  事件发展至此算是暂告一个段落,从中我们可见:当金融海啸来袭时,雷曼苦主显然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资产一夜蒸发;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在雷曼事件被曝光后,包括香港特首办、金管局、证监会、港交所以及香港银行公会等在内的行业监管机构纷纷介入,积极为苦主们挽回损失。

  我们不妨对其中的重要环节做一个简要回顾:在雷曼事件被曝光后,香港特首曾荫权就曾多次公开敦促有关方面介入调查,并向参与销售雷曼迷你债的银行发出警告,提醒它们管理层“已经发觉有些个案有不正当售卖的嫌疑”,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是否接受回购的建议;时任香港金管局总裁的任志刚也撰文公开表示,金管局会彻查有关银行以不当手法销售的投诉,并保证如果有银行或其职员被查明确实有不当销售投资产品,金管局会非常严肃地处理并采取适当的纪律处分措施;香港证监会随即宣布,审查证监会持牌分销商在发售与雷曼兄弟相关的零售结构性票据时的操守,并查证每个迷你债券系列的发行商及其顾问在提交销售章程和推广材料给证监会审阅时,是否未有披露任何理应披露的事实、事项或情况;香港联交所则配合证监会,连发“三道金牌”限制雷曼迷你债继续交易——首先,在香港证监会的勒令下,雷曼兄弟(亚洲)不能进行任何资产交易;同时,港交所决定暂停美国雷曼证券亚洲登入第三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及期权交易系统的权利;港交所还宣布暂停雷曼期货亚洲在旗下市场的交易,也暂停了雷曼期货亚洲连通HKATS电子交易系统的权利及该公司的期交所参与者资格……

  香港证监会总裁韦奕礼近日表示,在雷曼兄弟倒闭后的初期,一般投资者都认为没有可能取回任何的抵押品款项,但是现在雷曼苦主们却能取回最高近9成的本金,这显示监管当局在市场发生问题后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迅速落实有效而稳健的应对措施。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多家香港的市场监管部门机构相互配合、积极作为,才让雷曼迷你债苦主等到了挽回经济损失的曙光,这种勇于面对、积极应对的做法非常值得内地相关的监管部门学习和借鉴,将监管整治工作做在前面,以避免出现类似于香港雷曼迷你债被曝光后的乱象时才去采取亡羊补牢的对策。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