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产股:抄底的机会到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 09:3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陈艳红

  “2007年的刹那芳华,2008年的哀鸿遍野,再到2009年的柳暗花明。”万科在2009年年报中将房地产行业近三年的季节冷暖描述得淋漓尽致。然而面对“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万科又将如何描述注定并不平凡的2010年?

  在国家一系列房产新政的打压下,地产股成为了市场的“重灾区”。随着政策的频频打压,地产板块的估值不断下降。作为带动市场向上的三驾马车之一,地产股抄底的机会来到了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跟多位券商、基金人士和投资者交流发现,“观望”已经成为当前市场中的最主流的心态。但“观望”的同时,“逢低吸纳,耐心持有”,却是多数投资者的观点。

  “重灾区”

  进入4月份以来,地产利空频出,近期更是频频加码。

  4月14日,相关部门宣布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第二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以综合政策遏制高房价。4月17日,国务院再出重拳,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而被称为“新国十条”的上述通知,被市场解读为房改以来涉及面最广、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调控。

  与不断创出天价的房价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市场率先做出了反映。面对频出的调控政策,房地产板块以连续下跌承接着一轮又一轮的利空打击,两市房地产股票哀声一片。

  4月19日,对房地产板块来说,无疑是“黑色的星期一”。受国务院出台房地产新政调控楼市的影响,地产板块50只个股跌幅超过5%,板块跌幅达7.59%,处于各行业跌幅榜首,成为当天大盘暴跌的主要推手。板块内20余只个股被砸在跌停板上,105家房地产公司一日之内市值蒸发近600亿元。

  而据Wind统计,上周申万房地产指数累计跌幅10.75%。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次“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已经开启了地产股中短期的调整行情。

  那么房地产上市公司如何看待这次“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房价过快上涨无人受益,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万科负责人在回复本报记者时表示:“个别热点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将被扭转,亢奋情绪向其他城市蔓延的情形将会中止。”

  观望

  “现在很难说地产股已经跌到位了,从目前的情况看,房地产市场依然很热,而政府希望控制房价,如果房价上涨没有得到控制,不排除再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可能,到时房地产股还可能下跌。”国金证券一位资深的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而上述观点也得到了其他业内人士的赞同。上海证券金融地产行业分析师沈莉对本报记者说:“目前政策力度较大,后续地方政策也会陆续发布。所以短期内房地产板块的影响因素较多,投资者还是以观望最好。”

  中金研究院白宏炜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后续还将有其他配套政策出来,包括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等,政策风险还没有释放,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尽管地产股调整幅度较大,我们仍维持房价不跌,地产股不会涨的观点不变,下半年地产股将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逢低吸纳,耐心持有。”

  中投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少明对本报记者说:“预计2010年开发商的销售业绩不会好,2011年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滑坡是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举步维艰,将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释放和行业估值。目前我们难以判断行业估值中枢,这期间板块累计跌幅可能有小幅反弹,但我们仍不建议介入。”

  “地产板块经过中短期的大幅调整后将逐步走平,但却使反弹仍缺乏可操作性,建议投资者仍然保持观望态度,特别需要回避京沪深渝等热点城市的区域性开发商和高端地产股。”中银国际房地产行业分析师田世欣表示。

  逢低吸纳,耐心持有

  眼下的地产股,已然成为了“烫手山药”。然而,巴菲特有句名言“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那么现在是否到了“我贪婪”的时候?

  “像房地产这样的强周期行业,选择时机比选择股票重要。现在进场吸筹,就是套牢没商量。”上海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说,政府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现在仍在进行中,不排除后续还有更为严厉的措施出台。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考虑进场?有着十余年股龄的民间炒股高手苗女士对本报记者介绍了三点经验。

  在苗女士看来,首先当政策进入真空期时,可以逢低吸纳。当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开始萎缩,房价下行幅度加大时,表明政府的调控政策已见成效,而后续政策的出台可能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其次,当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明确的时候,地产股或将成为受益板块之一。

  最后,机构投资者占流通股的比例大幅降低。其逻辑是,当筹码由分散到集中时股价会上涨,而当筹码分散的时候就有待集中。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