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1992年英镑危机犹历历在目,当前新的货币经济危机已是山雨欲来。继赤字债务危机全面曝光,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公众对经济前景信心黯淡之后,前次英镑危机的“主谋”之一———索罗斯在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再度建言:5月6日选举产生的新一届英国政府应当考虑允许英镑进一步贬值以重新平衡该国经济,推动经济复苏。
从表面上来看,索罗斯的建议似乎是为了英国经济稳定着想。英国相对于希腊等欧元区债务危机国而言,的确在货币汇率政策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在理论上通过英镑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出口,增加外汇盈余和政府关税收入,从而降低政府部门的财政赤字、以及私人与公共部门的偿债能力。这也是希腊等欧元区债务危机国一度尝试退出欧元区,重拾原先本国货币的主要动力。
然而,这一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实际上是基于很严格的假定条件的。本国货币贬值推动外贸出口增长的前提是本国内部的出口产业结构合理,出口产品竞争力仅在相对价格上处于弱势;且外部贸易对手国不会选择竞争性贬值与设置贸易壁垒,以此来阻止英国商品的进入。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英国政府如果在此时干预英镑货币贬值,很难不牵涉到恶意操纵本国汇率问题,其他主要贸易对手国极可能上诉WTO等国际仲裁组织,申请对其进行联合制裁。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上述内外部条件似乎很难全部满足,甚至可以说基本满足都不能实现。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自2007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英镑早已累计下跌25%以上,但是英国的对外贸易与整体经济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甚至可以说不断恶化。截至2010年初,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2%,达欧盟标准临界值3% 4倍之多;而债务占GDP的比重也超过了欧盟60%的临界值,达63%。
即便是苛刻的假定条件全部满足,英镑贬值的汇率政策也会与国内抑制通胀的经济政策相冲突。
从已有的媒体披露信息来看,目前针对英镑与欧元的做空投机力量已达1992年危机时的八倍之多。从1992年英镑危机的历史来看,受益最大的绝非英国政府与公众,索罗斯所代表的国际炒家无疑是新英镑危机的主要受益人。
□陆志明(上海 金融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