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黔:今年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 04:12  证券时报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王黔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

  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令全球陷入悲观氛围中,2010年全球经济会否出现二次探底?大宗商品飙涨会否带来全球性通胀,各国货币政策走向如何?中美贸易关系将如何演绎?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黔。

  今年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证券时报:您如何看待2010年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

  王黔:总体而言,全球经济增长相对较好,今年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2010年,预计全球经济将保持3.4%的增速,美国经济将保持3%以上的增长。但今后10年,美国经济有很大的风险,只有2%左右的潜在增长率。

  全球经济的好转对中国经济也将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在出口相关行业逐渐复苏的时候,出口的关键在于恢复得是否有力。2010年,预计中国出口将有25%到30%左右的增长率。7、8月后将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证券时报:您认为美国经济中长期增长面临很大风险的理由是什么?

  王黔: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中长期增长乏力一方面在于,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消费意愿下降。同时,这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将会导致对银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为了保持资本回报率在15%左右,银行产品价格必须提高。最终,银行监管很可能会增加经济活动的成本。因此,意识到过度监管的风险以及随后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显得非常重要。

  市场对希腊债务危机反应过激

  证券时报:您认为市场对希腊债务危机反应是否过激?

  王黔:我们一直强调,市场对希腊的债务问题似乎反应过激。希腊的问题主要不是流动性的问题,与之前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危机没有太多相似之处。首先,希腊没有严重的货币错配风险,这意味着债务的波动比之前发生债务危机的新兴市场国家要小,当时新兴市场国家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导致外债占GDP比重急剧上升。其次,尽管希腊债务占GDP比重在115%左右,平均债务成本只有5%多一点,平均期限为7.4年,是欧元区第二长的期限,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只有英国和丹麦超过这一数值。因此,希腊的债务动态只是受基本财赤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不是任何重新融资导致成本增加的影响,因为希腊的债务只有一小部分需要借新还旧。这表明希腊重点仍需放在基本财赤多年的调整上,以确保债务占GDP的比重逐渐降低。

  证券时报:欧债危机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王黔:希腊的财政危机恰好给了全球各国未来几年里迫切需要进行财政调整的一个提醒。为了使全球经济走出衰退,政策行为的杠杆已从包括家庭、公司和银行在内的私人资产负债表,转移到公共的资产负债表。纠正财政失衡的努力可能需要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而这又很可能抑制未来数年的经济增长。

  新兴市场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

  证券时报:大宗商品近期的飙涨是否带来全球性通胀压力?

  王黔: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基于新兴市场的强劲复苏,输入型通胀加大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忧虑,这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升值也形成了一个周期性推动。

  中国今年将是温和的通胀局面,食品价格上涨,要素价格上涨及对于环境的保护都会使得中期通胀在3%到4%之间,通胀率顶点是3.9%或4%,匹配经济增长10%的速度。

  我们认为,中国今年从4月初开始全年将加息三次,加息目标将接近于全年通胀水平3.2%左右。加息太多则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证券时报:美国会否紧随中国出台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

  王黔:我们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政策目标都在保增长,在通胀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美联储今年不会加息,还将保持低利率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最准确的定位是货币环境正常化,而不是紧缩。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今年首先要确保增长。去年出台的相关政策主要强调流动性,今年则强调灵活性和针对性,国家看中的是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加强的是微观管理而不是宏观调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的流动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