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09:56 新浪财经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谭淳:央行货币政策中性,11月将是人民币贬值高峰期 - 2016/09/02

  本周银行间流动性改善,SHIBOR中、长端利率有所回落,中、长期资金面逐渐回归宽松,但SHIBOR短端利率持续攀升,短期资金面依旧承压。央行资金投放态度谨慎,公开市场操作再现净回笼。央行本周连续5日展开“14+7天”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逆回购的投放规模较前期大幅缩减;在平稳跨月后,央行整体的投放力度亦明显下降。加之周一到期的515亿元央票,央行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1735亿元,结束连续三周净投放。央行近期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短期内宽松的可能性不大。本周A股市场活跃度持续减弱,虽沪股通资金流入小幅加速,但融资余额增幅持续缩窄,上行后劲不足,高管减持规模大幅增加,减持压力再起。同时,各板块的换手率持续下降。但本周港股流动性良好,港股通周度资金净流入规模创一年来新高,香港市场的换手率亦有所回升,交易活跃。本周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虽8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的概率小幅下降,但于12月加息的可能性依旧较高。如果美联储9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12月加息预期将逐渐升温并推升美元走高,人民币将在11月迎来贬值高峰,年底贬值压力加剧;但在加息落地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将逐步释放。(双双)

责任编辑:李双双

相关阅读

被商业包裹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透明,然后被商业深深包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们亲手打造了它,然后终身被之缠扰。

G20让中国人的钱更稳、更值

如果G20层面上能够就人民币的价值与稳定性取得重大战略共识,老百姓出国必须要进行的 兑换、消费、支付也将更便利。粗略估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每年至少能为中国贸易、老百姓出国消费额年均至少省下3000亿元的交易成本。

未来将发生的五大趋势性变革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应用于重工业,为保证安全其往往远离人类作业。而在如今的战场或工厂,机器人已经开始与人类并肩工作。可以想像,未来十到二十年,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应该克服人民币浮动恐惧症

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别人都在拼命让自家货币贬值,我们却用掉数千亿美元来维持汇率稳定,回头来看,这有些得不偿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