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3日09:45 财华社

  信报报导,A股能否顺利“入摩”,答案在后天(15日)便揭盅;不过,证券商却众说纷纭,个别“好友”如高盛已经将A股“入摩”的机会率提升至70%,但是,亦有证券商对此不表乐观,认为即使今次成事,A股所占权重也会较低,估计A股“入摩”的机会也是“五五波”。

  今年MSCI就纳入A股提出两大质疑,包括随意停牌复牌,以及反竞争条款。

  瑞信发表报告指出,国际投资者仍然关注干预A股的问题,加上预料短期内未必能解决“预先审批”问题,预料A股“入摩”“挞Q”率高达60%,“原则性纳入”机会率为30%;确定纳入机会仅得10%。

  银河证券亦表示认同,今次A股“入摩”机会率不高,因为外国投资者难以适应各种中国特色的市场举措。

  另一方面,汇丰证券相信,MSCI有可能只会将5%的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占该指数的权重约1.1%。

  汇证则预期,A股要完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大约需5至10年时间,届时市场会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A股,指数权重将提升至超过18%。

  中金指出,中国监管机构在过去一年多以来,针对MSCI所提出的诉求都有积极回应,该行认为A股纳入MSCI将会是大势所趋,并认为MSCI在今年决定纳入A股的概率将明显高于去年,机会率在六成左右。

责任编辑:自然

相关阅读

银行反映不良贷款不能打马虎眼

商业银行能否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操守”,更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博得社会广泛信任和获得源源不断社会资源。商业银行应要认真对待此事,把它纳入重要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目标,将不良贷款真实性全部展现给社会和全体股东,以消除各...

银行应摒弃庸俗短视的信贷文化

银行“收杀自有银行“收杀的苦衷。面对企业诚信的堕落,面对信用环境的恶化,银行“收杀的确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理直气壮“雨天收杀的理由,不是我们可以不分企业实际情况盲目抽贷、压贷的遁词。

中国开放型经济仍存坚实基础

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贸易、消费和投资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最坚实的基矗要看到中国走出去的基储优势和机遇,要心中有数,而不能因经济下行而失去信心。

重出江湖的索罗斯在赌什么?

索罗斯买入黄金和抛售股票,可能只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全球风险降至,请着手应对。至于索罗斯在赌什么,我想,他很难离开自己的老本行,只有国家债务和货币市场酝酿出来的波动,才是难以阻止的,索罗斯赌的,可能依然是更多国家的命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