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炒股与学历挂钩纯属八卦 丁蟹效应起哄港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1日 07:20  华夏时报微博

  古月

  上周,股指在2300点上方反复折腾,市场成交渐少,人气低迷。中石油创下10连阴新纪录,股价逼近历史低点;交通银行股价逼近净资产值,最低时只差1分钱。蓝筹股乏人炒,中小盘不提倡炒,于是,大多数股民成了市场看客。

  就在股民们百无聊赖之际,一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让大家重新找到了兴奋点。

  这份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据说历时3年(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进行入户调查,最终获得8438份有效样本。报告称,不同文化程度的股民,炒股盈利的占比也显著不同,没上过学炒股盈利的股民占33.33%,小学占37.04%,初中占9.84%,中专/职高占20.59%,大专占25.4%,大学本科占19.31%,硕士研究生占22.22%。

  显然,该报告是想强调,高学历与炒股赚钱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但不少人却由此推断出如下结论:炒股成绩与学历高低成反比,于是,“硕士炒股拼不过小学生”之类的报道纷纷登场,市场各方人士也就这一推断纷纷发表意见。

  将学历高低与炒股业绩挂钩,如果是当做财经娱乐话题炒作,博大家一笑,倒是无可厚非;相反,如果将这种炒作当真,相信学历越高股炒得越烂,那谬误可就大了去了。硕士不会炒股,文盲就一定是股神吗?果真如此,那基金经理干脆直接招农民工好了,这样人力成本肯定会大幅降低,岂不皆大欢喜?

  其实,无论是针对哪个领域的调研,最后得出的数据,充其量只是一个概率现象,不能依此随意下结论,更不意味着现象与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果简单地依据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在现实生活中按图索骥,最终恐怕会四处碰壁。

  比如,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先富起来的人群中,低学历者比例一度很高。如果家长根据这一数据,就强迫孩子退学打工,以为读书越少成为富豪几率越大,估计很多人都不会认同。

  学历高而炒股烂,这种人肯定有,但不值得大惊小怪。之所以在媒体上闹出这么大动静,本质上是知识无用论的另类翻版。曾几何时,我们不是也听到过如下论调:学问越多越愚蠢,知识越多越反动,学历越高越贫穷,文化程度越高创业越容易失败……这类观点,说穿了,就是极端功利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典型的以成败论英雄。以此去嘲弄读书人,尤其是学历高学问大的人,并不见得高明,充其量不过是阿Q精神的新变种,暴露的不过是一种自卑甚至阴暗的心态,无论对于家庭、社会还是个人,都没有什么建设性。

  无独有偶,内地硕士炒股不敌小学生说法出现的同时,香港也在拿所谓“秋官效应”起哄。

  所谓“秋官效应”又称“丁蟹效应”。1992年10月,香港无线电视台播放电视剧《大时代》,郑少秋在剧中饰演一位叫丁蟹的市场投资人士,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通过做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而当时,正好是香港股市暴跌,由此有了这一说法。此后几乎每次郑少秋参演的电视剧或节目播出时,港股都会出现显著下跌,迄今有十几次。而今年5月初,郑少秋恰好有新剧《心战》在港播出,而恒生指数恰巧又大跌了一把。于是,“丁蟹效应”更加甚嚣尘上。

  其实,“丁蟹效应”属于“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不排除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股坛现象,从而在郑氏新剧开播之际减仓做空,引发港股下跌。但如果没有当时股市内外的其他种种因素,比如,目前欧债危机因为希腊与法国政权更迭而加剧,所谓“丁蟹效应”顶多是死水微澜,掀不起什么大的波浪。毕竟,出钱让郑少秋拍一部戏,并在特定的时间播放,对于很多大机构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丁蟹效应”完全可以人为制造。

  股市如海,无风也起三尺浪。对于股坛上的种种奇谈怪论,投资者不妨当个乐子听,不可当真,否则真会贻笑大方。(作者为本报记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