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指港股显现估值洼地 机会可能在四季度呈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2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近期,美国债务谈判取得新进展,市场对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正不断消化,投资者的忧虑似乎已渐渐淡化。时至下半年,海外市场似乎依然迷雾重重,不少机构投资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香港市场。

  随着海外中概股做空风潮波及效应的减退,6月20日之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跟随A股迎来了阶段V型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震荡上扬了1.84%。

  有业内人士认为,欧美市场的压力舒缓,对港股或能形成利好。国信香港高级分析师邱海燕更于日前表示,香港市场存在大量的被低估的股票。同时,港股多家上市公司,经营稳健、增长态势良好,相比A股市场,这一估值水平之低无法想象。而在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基金经理周欣看来,目前港股中资股的PE约10-11倍,估值优势决定其下调空间有限,但上涨空间仍取决于通胀情况,主要的机会可能在四季度呈现。

  周欣进而指出,考虑到欧债危机有可能仍将拖延一段时间,美国在QE2结束后能否持续复苏也待观察,他下半年更看好新兴市场的表现。他认为,新兴市场受工业化、城市化、人口红利等因素带动,经济成长速度明显高于成熟市场,在通胀受到控制的形势下投资机会应该更多一些。

  具体到港股市场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中小盘公司近期在两地出现不同的估值情况。截至2011年6月30日,香港中国中小盘指数的市盈率约12.2倍,市净率约1.7倍,而内地市场上代表中小盘股票整体走势的中证500指数市盈率近50倍,市净率约4.5倍。

  根据彭博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成份股最近一年的盈利增长分别为35%和42%,而同期中国中小盘指数的盈利增长率为67%。“中国中小盘估值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速度快,二是境外资金对于中资和中国概念的上市公司缺乏深入研究和发掘,相当数量的优质企业估值偏低,形成了估值洼地。”南方基金对此指出。

  另一方面,南方基金产品开发部鲁力博士介绍道,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市场传统上是境外资金主导的,由于以往境外资金对于中资和中国概念的上市公司缺乏深入研究和发掘,相当数量的优质企业估值偏低,形成了估值洼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