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光控唐焱:内银股业绩显示行业前景依然光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12:36  光大控股

  光大控股 唐焱

  中资三大银行:工商银行(01398-HK)、建设银行(00939-HK)及中国银行(03988-HK)先后公布了2009年的业绩,纯利分别录得16%、15%及26%的增长。如果仔细分析,投资者当发现其中几个共通点。

  一) 净利息收入下降。虽然2009年的新增贷款急速上升,但始终未能全数抵消不对称减息所带来的净息差收窄的影响。其中以中行于净利息收入下调的幅度最小,因为其在2009年迅速扩张其贷款业务,贷款增加几近五成,明显地较市场及同业的增幅。投资者当会留意,人行在去年底已开始调控贷款增长速度,所以2010年的贷款增速总不能与2009年相比。如此一来,银行要对抗净利差带来的冲击,就有一定难度了。

  二) 净息差见底回升。有幸的是,净息差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已见底回升,虽然幅度不大,但总是扩大之中,预期2010年的净息差会再有10点子-12点子的扩大,主要因为贷款结构由短期转向中长期,利息收入会高一些;其二是市民存款偏向活期,而不是以往的定期,利息支出会少一些。另外,中央货币政策偏向收紧,市场利率亦会因而上调,同样是有助净利差扩大。

  三) 补充资本。同样是贷款急速增加的问题,投资者近期看到银行类股的消息,总是离不开资产充足比率,或者是银行需要增发股本等等。如果详细地说清楚甚么是资本充足比率,如何计算,内部结构等问题,需要写一本书。投资者不是银行专家,亦不是银监会的官员,相信不需要如此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生意做大了(贷款急速增长),本钱不足了,需要筹集资金(增发股本)而已。如果不是象2009年那般急速扩张,今次增发之后的资金,足够未来三年的发展。

  四) 两个支持点,支持2009年盈利增长的有二点,一是非利息收入增长,二是拨备减少。中资银行发展至今,主业仍是借贷为主,非利息收入占比只有一成多,与先进国家银行的三成以上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预期未来三年至五年,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会是一大亮点。至于拨备方面,2008年金融海啸引发的大幅拨备只是一次性,2009年自然会是大幅减少。换言之,2009年的盈利增长的本质,属于单一的事件。展望2010年,拨备方面最多只会是平稳。当然,亦有部分投资者担心2009年的急速扩张,会引起资产质素转坏,只是在经济增长周期向上的时段,出现资产质素大幅转坏的机会甚微,不在考虑之内,预期在几年后才可能出现。

  总括来说,在中央四万亿的支持下,中资银行以高难度动作避开了金融海啸所带来的问题。渡过了这个难关后,不说今后发展一路平坦,起码可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一致,前景可说是光明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