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2月23日消息 独立财经评论员黄元山昨日对新浪财经称,下一阶段金融海啸将以国家形式出现。以下是黄元山的分析:
新浪网:这里是新浪财经,我是主持人黄晓峰。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独立财经评论 视频:黄元山称金融海啸将以国家形式出现 媒体来源:新浪财经 员黄元山。黄元山先生原来曾经在雷曼兄弟、瑞银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做过衍生品的业务,而且官居高职。现在黄元山先生回到香港投身慈善事业,但是始终关注金融市场,今天特别想请黄先生谈的第一个问题,金融海啸是否已经过去?
黄元山:其实我从两方面来看,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金融海啸”,金融海啸的本质其实是信贷的泡沫,过多的信贷,泡沫爆破以后,才会产生金融海啸。很多人说金融海啸已经过去了,因为泡沫已经爆破了,经济已经复苏了。但是我的看法是现在大部分的信贷,我们刚才说信贷泡沫破裂了,其实现在信贷市场还是非常的疲软。如果看美国消费者的信贷,我们知道美国人比较喜欢超前消费,就是先用未来的钱。为什么他以前能够消费,因为他有消费信贷,比如刷卡。现在刷卡比例还在下降,就是说以前美国消费者能够借钱去消费,但是现在他借不到钱,不能消费。为什么借不到钱呢?不是因为他不想借钱,不是因为他们突然之间改变了,变成很节俭的。在美国商业银行,因为在信贷泡沫破裂以后,他们没有能力再给这些消费者贷款。如果这些美国银行没有能力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能力?因为有很多坏账,它的资本也要提高,资本提高的时候,意味着他借钱额度比较小。这也是有关系的。所以不是美国银行不愿意借钱,而是他不能借,也不是因为美国消费者改变了习惯,他不想超前消费了,而是因为他借不到钱,他以前借钱消费的模式改变了。
新浪网:谢谢黄先生的解读。目前一直在谈热钱,金融市场是否还存在泡沫?
黄元山:什么是热钱?为什么有热钱?其实很简单,热钱就是因为全球政府在金融海啸以后,他们在“印钞票”,包括一些所谓流动性的项目,比如你有很多资产那来给我典当,我就借钱给你。其实借钱也是一个流动性的作用。你有了钱以后能够借出去,所以银行运作,第一是印钞票,是为了流动性;第二是量化的宽松。美国不是印钞票,其实“印钞票”的机制也是一个信贷的机制。
说起“印钞票”的机制,比如我是美国央行,我突然告诉银行欠你100元,银行突然之间多了100元,你可以把这100元再贷款出去。所以印钞票的机制,不是我们一般想象的直接印钞票,是一个信贷过程。从这个信贷过程,美国资产市场的信贷萎缩,因为信贷泡沫破裂以后,造成信贷收缩。但是美国政府就代替了私人政府的信贷市场,印钞票的一些举动其实也是一个信贷机制。
现在信贷市场没有复苏,就是私人市场。政府市场当然复苏了,因为代替了政府市场,用流动性,去印钞票的过程。所以突然之间热钱就暴露出来了,因为是政府印钞票的过程把这个热钱引出来。
如果货币理论来看,印的钞票肯定会引起通胀。美国联储局也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他们说我们看CPI,就是消费物价通胀,没有上升,他就觉得没有通胀,其实这只是个补充数。在他们的理论里,他们觉得通胀只要看消费物价指数CPI,不用看其他的,他们看CPI没有上升,就认为没有问题,再多印一点钞票也没有问题,多印一点钞票也不会引起通胀。他觉得信贷泡沫破裂以后,就造成像日本80年代通缩的黑洞,这个黑洞能把所有印出来的钞票吸进去,我就算狂印钞票,通胀也没有到来,就证明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其实我们看通胀不单单看CPI,也应该看资产的价格的上升。比如中国跟欧美央行控制货币理论最大的不同。比如美国控制货币,就是看CPI,说这个CPI没有上升就没有通胀,他不觉得要控制资产价格,这个资产价格是一个市场机制,跟我完全没有关系。中国比较关注资产价格的上升,就是通胀预期。两个理论是不同的,一个是也看通胀,包括资产的通胀,一个说不包括资产通胀,所以对他们货币供给有很大的影响。
有人问:明年美国会不会退市?我说它不会退市的原因:1、他觉得没有把CPI引出来,没有通胀。2、现在市场经济比市场认为还差。一般认为经济已经复苏,特别是美国很多的经济学家,一般说经济复苏了,其实没有。这两个原因说明它可能要继续印钞票。
当然很多人问会不会退市?很多人只是看美国的央行会不会加息。其实加息是靠很多手段当中的一种,印钞票的手段是其中一种。我们刚才说印钞票只是增加美国政府的信贷,如果这块没有减少,其实它还没有退市。我觉得但是美国很快会退市,它可能会萎缩一点,但是它实际行动没有那么快,因为美国政府很容易意识到经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我为什么认为经济没有复苏呢?一般经济学家觉得美国一些工厂生产的库存已经回升了,而且工厂的订单也多了。随着这个势头的发展,以往所有的衰退也是这样,如果工厂的指数上升,库存下降,你的失业率就会下降,以往的衰退也是这样。我认为现在衰退跟以往衰退不一样的地方是美国消费者需求下降的问题。不能说很多工厂在生产,赚很多钱,能减少失业率。这是一个层面去看。我更重要是从需求层面去看,有可能有很多供应,但是如果没有人去买就是没有需求。
在美国的失业率会不会下调?很多人说美国的失业率很快会从10%下降到5%,下降到历史的平均数。但是我觉得这也太乐观。为什么?现在在美国差不多有1500万人失业,要把1500万失业人减少到一半,就是要增加700万的就业岗位。如果要在五年内减少700万的失业,增加700万的职位,在五年内平均每一个月差不多要增加15万个新的职位,才能够消化这700万。
15万其实不小,而且美国每年也有新的人加入这个市场,有学生、移民,还有10万。所以总过要25万新的职位,才能够把失业率从10%拉到5%。25万其实是很大的数,因为平均在美国牛市最好的时候,不到1万的职位而已。GDP的增长可能要降低一点,通胀没有可能,可能会每个月增加20万的职位。要把它的失业率从10%降到5%,一个很漫长的道路,可能它在10%、9%,或者更高的百分比停留一直比较长的时间,也说不定。很有可能再停留很长时间。如果这样,肯定对消费压力、肯定对需求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对需求这一块比较悲观,我不认为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可以用以前的经验说看它的工厂订单多了,就等于需求复苏。现在失业率不是一个滞后的指标,可能是很主动的指标。有人说订单多了,失业率慢慢会下降。我觉得未必这样,因为我们觉得是需求的问题。
新浪网:现阶段,金融市场可能出现比较大的风险吗?
黄元山: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我们没有解决金融风暴,其中一个问题是信贷过度,有太多的信贷,是人、企业借了太多钱去投资,这是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是持续了十年、二十年的问题。美国从80年代初期到现在,负债差不多增加了3倍,而且它的货币、信贷也增长了很多,这些增长其实是信贷泡沫长期的原因。很多人以为信贷泡沫破裂是一个短期的原因。其实不是的,90年代开始,全世界有很多经济危机,比如1995年南美墨西哥的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危机,2003年在一些所谓的小型信贷危机,最后最大的借贷发债人也倒闭了,2007年有次贷危机。
一连串的事件不是偶然的,也是有关系的。它的关系就是过多的流动性,过度的信贷。现在政府的态度是把金融市场的信贷,从金融市场的问题变成政府的问题。金融海啸过去没有?如果定义金融海啸是金融机构会不会倒闭?我觉得它肯定不会倒闭?因为现在政府把它揽上身,所以现在是政府的问题,不是信贷市场的问题。这是它的第二集,第一集我们已经看完了,第一集是从2007年2月,汇丰银行会为它的次贷拨备,2009年政府大幅度救市,这是金融危机的前部分,因为主要是关于私人银行、私人市场一些危机。金融危机下部分其实是从冰岛政府开始,接着是爱尔兰也出问题,然后是希腊,再数下去,可能包括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这些一连串的国家会在财政上出现什么问题呢?肯定会有越来越大的问题出现。
新浪网:如果国家把风险揽到自己身上,那现在不是企业出问题,不是金融机构出问题,而是国家出问题?
黄元山:对。大家也听过系统性的风险,AIG为什么会破产,雷曼兄弟为什么会破产,现在政府把风险揽上身,但是是不是代表这个就消失,完全没有了,突然间就消失了,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里面没有爆出来,但是不等于它消失,我觉得全球政府在救市的时候把这个问题隐藏下去。我们可以说它只是买了时间,希望它慢慢复苏。政府救市像急诊室,不能在医院里面把一个快死的病人,让他能够重新很活跃的恢复,药物只能把他救醒、救活。政府只能让这个市场完全崩溃,但是不能让这个市场突然之间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所以他只能把这个问题隐藏起来。
怎么隐藏?印钞票这个最大的后遗症是什么?吃了政府药的后遗症是把资产本身价格也隐藏起来。这可能是有毒的资产,在银行里面还有很多。但是它印了很多钞票,突然之间出现很多流动性,资产价格也提高了。看起来以为它没有事。这些有毒资产到最后,借钱的人还是不能还钱,就有亏损,所以为什么银行现在还有很多有毒资产,在未来还会爆发。因为这些有毒资产还没有到齐,等到到期的时候,才会发生问题。我估计这些资产到期的时候,有很多没有钱还,因为不能再借钱去还这些钱。
金融海啸的前部分是关于私人金融机构,金融海啸下部分可能是关于各国政府,政府把整个金融市场揽上身,没有解决问题,问题还会找机会爆发。当然政府比私人机构大很多,不会突然之间倒闭。像美国政府肯定比雷曼兄弟强。所以我觉得下部分不会是一年、两年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一代去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解决政府欠下那么多钱,政府现在还有很多经济问题也要去解决。
所以很简单地说,金融海啸第二部分发生的机会率可能概率低一点。但是万一发生,它的破坏力就会比金融海啸第一部分破坏力大很多。一个小小雷曼兄弟已经引起那么多风暴,如果一个政府倒闭,我可以想象它的破坏力肯定会比之前雷曼兄弟倒闭大很多。比如英国政府没有AAA的评级,其实已经对金融市场有很大的冲击,因为有很多国家的央行买资产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有AAA的评级才能买。当然他们可以改变,因为到时候可能什么东西也没有AAA的东西了,可能会改规则。但是现在很多规则说不能买AAA的东西。如果英国没有AAA的时候,它的国债可能小一点的时候,它的息口可能会上调。比如英国、美国不用倒闭,只要它的经济财政再有一点下调,就可以了。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