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湘/文
“香港投资者最担心的资金流出的现象并没有发生。”香港信诚证券投资部经理刘兆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香港金管局披露,5月间,该局共入市干预9次,其中,动用资金最多的一次接近100亿港元,干预主要在欧洲法兰克福外汇交易时段的末期和纽约交易时段的初期进行。虽然香港金管局并未披露干预的全部耗资额,但从已逐渐显露的数据看,干预资金总量接近500亿港元。
而在6月初的4个交易日内,香港恒指的走势就有3次与美股和A股的走势背离,最典型的表现是6月2日,美股在前一日的交易中大幅下跌,A股也一蹶不振,而恒指却大幅上扬,代表H权重股的恒生国企指数也飙升至10600之上。该点位,早已超过此前高盛给予的次高目标位10300点。
法巴香港分行零售衍生部执行董事翁世权告诉记者,最近的5个交易日内,有资金明显流入权重的H股。申银万国证券(香港)公司联席董事郑家华认为,进入香港的国际资金,极有可能来自欧洲,在进入债券市场前,资金只能流向股市。而有香港专业投资人士认为,在A股的权重股行情尚未全面启动的情况下,H股已逐渐升上高位,则意味着国际资本正在重新给中国定价。
资金全面流向中资权重股
“与5月下旬资金流向三四线甚至五线股不同的是,这一次资金明显是冲着权重的中资股而来。”翁世权告诉记者,他刚刚作过一个研究,在最近的5个交易日内,中资权重股的权证,尤其是认购证,几乎都有纯粹的资金净流入。
譬如中国人寿(02628.HK)权证,5日内有1.3亿港元净流入。中国移动(00941.HK)权证,5日内有1亿港元净流入。工商银行(01398.HK)和建设银行(00939.HK)权证,5日内也分别有5000万和2000万港元净流入。而其他诸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权重股,都有不同程度的资金净流入。
“这些资金与过往相比,对个股所属的具体板块并没有选择,不论是能源板块,还是金融板块,抑或电信板块,几乎都能吸收足够的资金。只是在个股的公司背景上,资金偏爱中资的权重股。”翁世权说,在香港本地蓝筹中,近期只有汇丰控股(00005.HK)有资金大量流入。
欧洲资金涌入香港?
事实上,资金推动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是,几乎所有的A+H系列股差价都在缩小,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个股甚至出现了股价倒挂,即H股比A股还贵。翁世权说,现在H股与A股的差价已从几个月前的40%缩小到现在的20%。许多H股与两个月前相比,股价已上扬超过1倍。
申银万国证券(香港)公司联席董事郑家华预测,涌入香港的资金中应有大量欧洲资金。他关注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5月之前,香港金管局并没有入市干预。而在欧洲央行宣布也会实行量化宽松的“印钞票”政策后,香港市场立即见到大量的资金流入。并且这些资金还具有欧洲传统资金的共同特点,青睐债券型资产。
郑家华说,此前渣打银行发行逾10亿美元的5年期,年息为5.5%的债券,竟然在公开发售45分钟后就录得超额认购3倍。而阿联酋的阿布扎比酋长国一投资公司发行的总额30亿美元的债券,一个下午就超额认购5倍。更重要的是,这些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国际著名的私人银行认购,众所周知,欧洲的私人银行全球闻名。
不过,交通银行(香港)首席分析师罗家聪则认为,流入香港的资金中不乏内地资金。而国内某基金公司人士也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运用可赴海外投资的地位,研究在适当时机重新增购H股。翁世权则认为,资金的来源尚难推断,然而,近期海外投行几乎一致看好中国经济的复苏,许多难以进入内地市场的海外资金只能在香港买入相关的中资股。
基金成近期主力
与此前买入中资股的主力是海外投行不同的是,据记者观察,近期基金的出手更加频密,基金在各大中资股中的持股比例以增加的居多。
譬如,6月1日,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就增持了安徽高速公路(00995.HK)66.4万股,持股比例从4.96%上涨到5.09%。第二天,邓普顿基金又增持华晨中国(01114.HK)1240.2万股,持股比例从12.77%上升至13.02%
而在6月1日,哈比资产管理(Halbis Capital Management)也将 江西铜业(00358.HK)的持股比例从4.82%上升至5.12%,增持约41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