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恒丰证券:港股半通车意义深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 10:54  新浪财经

  自07年港股直通车被临时叫停一年以后,最近,香港与中央又签署了CEPA补充协议,共推出29项市场开放范围,尤其是关于两地证券市场的合作方面,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别称“港股半通车”。

  “港股半通车”大致内容包括两点:一,符合特定条件的两地证券公司,可合资在广东省设立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港资持股比例最高不超过30%;二、在内地引入港股组合ETF。

  目前,市场人士对此举的出台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笔者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来看它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在这点上,似乎众多人认为对A股市场是弊大于利,且不说上述第一条,一谈起要在国内发行港股ETF,第一反应就是资金将会流出本地市场,尤其在目前港股受金融海啸的冲击,若在上海发行恒指的ETF产品,等于变相让A股资金为港股托市。一旦发行ETF等同于在A股发行便宜的大盘蓝筹股,其对A股将产生扩容与资金抽离双重效应。笔者认为,这种担心当然是存在的,但并不是长期的。最近A股市场就没有出现类似严重反应,如果说那是因为还没有发行,所以A股不跌。那么就算是07年港股直通车试行时期,确实有大量资金出逃香港,但也不见得A股下挫的有多厉害,最后在7月中旬还是重拾升势,总不能把后期的上证指数从6000点深度回落算到“直通车”的头上。再者,我们国内对新兴产品的推出一贯的做法是“循序渐进”,引入港股ETF很大可能是先在国内单独发行,供内地投资者买卖,发行初不可否认会抽取市场资金,但日常买卖属于开放式的,在市场内交易,不存在资金逃离。当然,以后就很难说,如果类似的品种越来越多,难免会分流市场资金,但总得来说,无论资金与盈利逃离不了内地证券公司的手心。而且,推出这样的新兴产品,一者有利于拓展国内市场的交易品种,活跃市场的交投气氛,二者,能够令更多的国内投资者亲身参与港股投资,更有利参与者深刻的了解香港股市的大致状况,这比QDII来说,更具有间接意义,正如之前很多投资者感叹的那样,“如其买QDII基金亏的不明不白,还不如直接参与一把,至少知道自己亏在哪里。”而最重要的一点,这有利于A股市场逐步向国际化靠扰迈出了一大步,我想现在做A股的投资者不单单只是关注本地市场,很多时候都会看看美股、香港市场的走势,为什么呢?我不说都知道,现在A股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在不断增强,引进这些境外市场的品种有助于内地投资者更切身的去关注,相信以后,做空机制也会登陆A股,这些都有利于平衡目前我们A股单边市场的弊端。所以,我们不能说,为了保住搓衣板市场,而不引进洗衣机是一个道理,市场在发展,投资者的需求在增加,引进创新品种,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是市场发展的规律,这是挡不住的风情啊。

  此外,对于香港市场来说,笔者认为是长远意义大于短期效益。从长远来看,中央推出这样的政策,实际上是扶植香港证券市场的繁荣,或者是平衡上海与香港两大金融中心的利益。尤其多年以来,香港市场一直依赖于国际资金或通称大户资金,并对国际大行过于迷恋,经过金融海啸的洗礼后,一直凌驾于香港本地证券业的外资投行简直是不堪一击,相反备受挤压的港资证券行倒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过,总的来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有限,香港证券业面临着客户源和资金源的双重枯竭的境地,这也是近年来有不少港资公司偷步来内地开拓市场的主要原因。允许两地券商成立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通过内地投资者教育与宣传,一来可以使内地投资者更充分理解香港市场的法律法规,监管机制,交易规则等,二来可令投资者对港资券商的品牌与实力深入了解。最直接的是通过于本地证券行的合作,可以更有功效地推广香港证券业务,更容易接触内地投资者,将触角伸向内地各个营业网点,更合法的开辟国内市场。而从短期来看,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不显着,因成立证券投资咨询公司需要烦琐的手续,最起码需要排队等候中国证监会申请牌照,而且筹备工作也不是十天八天就能搞定,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是其一,其二,目前港资的入股份额只占30%,而且仅限参与国内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不大可能会直接涉及两地证券业务,即使可能涉及港股业务,但相比A股资金进出而言,投资港股存在相当的瓶颈,每年的额度只有5万美金,而这种情况一时半会是不可能解决的。其三,在内地投资者不太了解香港证券公司的情况下,可能更倾向本土券商,毕竟比较熟悉、维权也更容易。权衡以上的利弊,在笔者看来,作为证券人士,我们还是需要顺应历史潮流,任何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都离不开创新与开放市场,我们所要的是把眼光放远一点。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