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陶冬: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危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 10:31  新浪财经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发表博客文章称,国务院决定全力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消息传来,笔者认为香港金融业至少减寿五年。

  香港负责财经事物的高官表示,经过内部评估,港府不担心来自上海的竞争,对香港维持金融业的繁荣持乐观态度。陶冬称,要么港府为维持公众信心而故作镇静,要么港府作内部评估的人士脱离现实、误判形势。笔者认为此项决定对香港经济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港府采取驼鸟态度,于事无补,只会进一步错失机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文章称,当年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如今只剩下一个半。真正还称得上支柱产业的,仅剩下金融业。不过所谓金融业,香港只有股市,近年撑起股市的是中资股,令资本市场赚钱的是中资IPO。

  文章称,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更有中国经济自身的全盘考虑。中国的国力日强,对世界的影响愈来愈大。建立起与国家实力相适应,与商业需求相配合的国际金融平台,既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作为世界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中国需要在商品市场有更大的话语权。美元信用扫地,贬值风险大增,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有必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过程。

  文章称,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在成长,完全有可能容得下两个金融中心。其实随著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一批交易所已经在被边缘化了,有生命力的股市在减少而不是增多。

  他表示,今天国内既有大量企业有集资的需要,又有大量资金寻求投资的机会,国际金融机构和人才纷纷进驻上海,香港的垄断性优势在减弱,甚至消失。

  文章称,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前,香港股市还有几年好光景。假如香港能融入珠三角的经济转型,并成为其金融窗口,与上海还能在竞争中共同进步。但是如果香港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不仅中资公司会在上海两地上市,汇丰、长实也可能到上海挂牌,届时香港金融业就面临著被边缘化的命运。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