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麟读报:国际金融中心的前缀是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 07:19  新浪财经

  新闻:

  1 中石化盈利下降47% 首季度盈喜

  中石化(00386)去年虽录得净利润大幅倒退47.3%至297.69亿元(人民币,下同),但该公司昨天同时公布,今年首季已能扭转业绩下滑局面,预计首季净利润按年增长50%以上。

  末期息9分料首季多赚逾5成

  盈利前景改善下,中石化亦将派息率由25%提高至35%,宣派末期息每股0.09元,连同中期股息0.03元,全年派息0.12元,以上周五收市价4.98港元计,息率约2.7%。

  中石化并公布,向母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收购8家成品油管道项目产权、青岛石化及石化纤股权等,涉资18.39亿元,收购代价以现金支付。同时,向母公司出售金陵分公司化肥装置,套现1.57亿元。

  中石化分析,首季业绩有较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首季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境内实施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令公司的炼油板块扭转多年经营亏损的困境,重新成为公司效益的重要来源。

  斥18亿现金购母公司资产

  去年营业额及其它收入虽然增长24%至1.5万亿元,但经营收益倒退67%至281亿元。管理层解释,主要归因于去年国际原油价格高涨,而内地成品油价格宏观调控,令炼油板块承受巨额亏损。

  至于向母公司收购资产,中石化表示,因收购的成品油管道是整个成品油营销体系中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资产,收购有利于提升公司在中国中东部地区加油站的竞争力,并完善产业链。收购青岛石化100%国有股权,则可巩固在环渤海湾地区的竞争优势。另外,收购石化纤41.99%国有股权、收购原由胜利石油化建所持之海底管线电缆检测维修装置等,均为战略布置的重要步骤。通过是次交易,中石化亦可有效避免与母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减少与母公司的持续性关联交易。

  上石化去年转蚀亏损62亿

  另一方面,同系上海石化(00338)公布,去年录得亏损62.384亿元,上石化在2007年度录得净利润16.341亿元。

  评论:成品油加价以及油价下跌等因素都非常有利于中石化,延续上周的观点是中石化股价跑赢中石油。

  2中国铝业盈利减少99% 预警首季度亏损

  【本报讯】早前发出盈警,预告全年业绩将下滑五成以上的中国铝业(02600),昨公布去年纯利从前年的107.5亿元(人民币,下同),急跌99.91%至922.8万元,远逊巿场预期的16.6亿元,派末期息。集团并预告,因经营环境艰难,相信本年度首季将出现亏损。

  纯利仅923万元远逊预期

  中铝去年总经营收入按年下跌9.9%至767亿元。集团业务受多项负面因素内外夹击,除燃料价格及利息支出同步攀升,导致销售和财务成本上涨7.9%及64.4%外,上半年内地天气恶劣令工厂停产,环球铝材价格又在下半年急挫,亦拖累中铝全年业绩几乎出现亏损。

  集团的氧化铝及原铝业务去年盈利均出现倒退,前者下跌近80%至仅15.8亿元,而原铝业务更大跌93.8%至4.84亿元。集团去年氧化铝外部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吨2,710元,按年下跌7.1%;原铝外部销售价格每吨为14,742元,按年跌11.8%。

  至于占整体收入份额较小的铝加工业务,则受定单不足影响,去年亏损3.14亿元。

  管理层料铝价仍低位徘徊

  管理层预计,铝价今年仍会在低位徘徊,集团的生产及经营将仍面临巨大挑战,集团会强化生产组织及财务管理能力,同时优化营销策略,务求减省成本和提高资金周转率。中铝又表示,未来会利用低成本融资方式优化债务结构,并保证现金流稳定。截至去年底,中铝资产负债比率为55.58%,较前年的39.07%为高。

  另外,集团昨亦正式宣布,上周获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的肖亚庆,已辞任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并提名总经理熊维平为执董候选人。

  评论:前一段时间大幅上涨的资源股看来就要小心。

  3  香港可保住国际金融中心吗?

  香港与上海竞逐国际金融中心的“故事”,前后超过十年,到了上周三国务院正式宣布要把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一场争论至此正式结束;以中国政府喜用“举国体制”的方式办事,经中央指令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且时间表明确定在二○二○年完成,往后一切配套建设将逐步在上海落实,香港到底如何定位,日后在金融业发展方面,会否因国家政策向上海倾斜而吃亏,都是特区政府和金融业界应密切关注的要事。回归初期,香港经济还有四大支柱(金融、旅游、物流、商业服务),现在仅得金融业一柱擎天,如果连国际金融中心也不保,香港到底还有什么竞争力?

  跟上海比较,香港仍然拥有诸多优势,例如法治、英语、没有外汇管制等等,但最根本的,是人民币至今仍未国际化,内地的金融市场仍然封闭,而且中介服务水平跟国际距离极远,香港正好扮演了窗口角色,正如一九七八年前内地仍未开放,对外贸易只能经香港进行一样;经过三十多年演变,现在香港在全国的外贸位置仅是其中一个枢纽,重要性早就大不如前,金融业开放相信会走同样的路。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会决定香港金融中心的未来命运;目前人民币仍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的离岸结算只能在香港进行,而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方面,上海也难跟香港竞争,但在未来十二年人民币逐步开放,香港的优势很快就会消失,因为涉及人民币的交易,内地企业为何要舍近图远?上海在全国“辐射”的范围肯定大过香港,而当人民币彻底市场化之后,上海可以提供境外人士所有类型的服务,对香港的冲击既深且广。

  上海是中央政府指定的“国营金融中心”,其在短时间内崛起,完全是拜政府政策所赐,并非市场发展的结果,它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都是政策倾斜之下的产物,香港人熟悉的上海股市则一直在政府调控下运作,沪股是典型政策市,受政府控制多于反映市场供求力量,这种市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有,上海金融业国有资本所占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市场监管水平不足,金融业仍然没有沽空机制和成熟的权证市场。以反映市场资金流向的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数量计,上海不及北京和深圳,反映以市场吸引力衡量,上海其实追不上内地这二个大城市。深圳的吸引力,主要在于跟香港毗邻,北京则由于是国家政策和行政中心,金融机构的总部都会千方百计挤往北京,方便跟各部委打交道,以及第一时间掌握政治和政策的风向,充分反映出市场化程度偏低的地方金融业要打听的是政府消息而不是市场消息,如此格局不改,上海也很难可以成为名实相副的国际金融中心。

  经过金融海啸一役,中国决心发展金融市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摆脱受美元支配的意向十分明显,过去人民银行受制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外部受制于美国联储局,人行主要功能就是根据外汇储备增减发行人民币冲销,央行本身失去了独立决策的能力;可以说,除非未来仍然维持中国出口、美国消费,然后中国储备回流美国这个恶性循环,否则以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大变的现实来看,中国为了发展内需推动经济,继续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已不可能持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是唯一选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